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封道仙途 » 第十七章 玉虚门人

第十七章 玉虚门人

    五龙山云霄洞。

    双抓髻,云分霭霭;水合袍,紧束丝绦。

    仙风道骨任逍遥,腹隐许多玄妙

    玉虚宫元始门下,群仙首曾赴蟠桃。

    全凭五气炼成豪,天皇氏修仙养道。

    野外清风拂柳,池中水面飘花。

    借问安居何地?白云深处为家。

    “好,就当如此。”

    以法力抹去痕迹,云霄洞中,文殊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作为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圣人弟子出门自当有圣人弟子的排面。

    什么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之类的,光是听着就令人心生敬畏。

    自然,作为玄门二代,作为徒孙,自当谨遵道祖步伐。

    何况这恰逢大劫,阐教广开山门以求应劫,这出了门也好叫人知跟脚而自退。

    为此文殊不得不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琢磨琢磨这诗号。

    至于打坐练气,除平添法力之外在无寸进,实为无趣。

    琢磨这些小玩意也是迫不得已,毕竟,圣人老爷说的很明白,十二金仙命犯杀劫,这劫气不散,自然前路阻塞。

    “想来,这日子也快到了。”

    文殊低头望着池中莲花,回想起玉虚宫中老师曾交代过的方法。

    待劫气弥漫,出山收一弟子,传道受业倾囊相助,在由这弟子代师入劫,只待大劫过后,劫气消弭,自然可得大罗金仙之境。

    为此一众师兄弟还齐聚游厉洪荒,只为寻得一位有缘人。

    这诗号便是表明身份的第一层。

    “可是今日为何自己会想起此时?

    还从出关编纂诗号,是心血来潮么?”

    坐在石凳上,文殊沉默不语。

    想当初,途径大商王朝,自己与普贤太乙二位师弟具行至那陈塘关,迄今已过去六年,按照预想,自己那徒儿应是十岁拜入我云霄洞,自己又怎会突然出关似梦中惊醒?

    心中狐疑,文殊微微皱眉,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

    虽说这天机混乱,但即是命定师徒,便是天机混乱应该也能掐算一二。

    念及至此,文殊闭目掐算,然就在一片混沌之中,本该有所感应的机缘此刻却如那镜花水月般缓缓消散。

    文殊还想要更深一点。

    还不等有所动作,突然间,天机虚无,周遭彻底陷入混沌,一股大恐怖顿时将文殊惊醒。

    “这是,劫气所致?”

    云霄洞中,文殊睁开双眼目光骇然。

    虽说天地杀劫恐怖,但便是那巫妖量劫,有圣人大教庇护亦是无恙。

    更何况这封神之劫乃天发杀机,为的就是补齐那天庭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之位,按理来讲不能够……至少,不应该。

    可如今,是为何?

    念及至此,文殊豁然起身,一到清光流转整个人便于云霄洞中消散。

    ……

    昆仑山、玉虚宫。

    作为大教弟子,最大的好处便是有师门庇佑,尤其当你的老师是天地圣人,生灵巅峰的时候,一切劫难自然化解。

    在感受到大恐怖之初,文殊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毕竟圣人老师就在那,还有什么问题能难住圣人呢?

    按下云头,望着天阶尽头的玉虚宫,金钟玉磬再侧,遥想当年,自己便是这般一步一个脚印的攀上天阶敲响金钟,一如这山下凡人般。

    “可惜,沧海桑田!”

    文殊轻叹,不在理会这昆仑山中的慕道之人,遁光架起,下一刻便出现于玉虚宫前。

    “噫,文殊师兄?”

    宫门前,一身雪白的白鹤童子正百无聊赖的打着呵欠。

    圣人老爷悟道,平日里这宫中杂事自然不用他这个老爷贴身童儿处理,眼下这没到千年讲道之机,久而久之,这白鹤童子自然有些闲了。

    今日猛的一见文殊师兄,倒是让白鹤童子颇为吃惊。

    似是察觉语气不对,白鹤躬身作揖。

    “文殊师兄,此番前来不知何事?”

    “老师可在宫中?”

    “回禀师兄,老爷参悟练器之道,此刻正在宫中打坐。”

    “既如此,白鹤童儿,快去禀报,吾有要事请教师尊。”

    “师兄稍候。”

    白鹤童子作揖转身便进了玉虚宫,不多时,只见宫门大开,白鹤拱手而立。

    “文殊师兄,老爷于后殿请您入内。”

    文殊微微颔首,衣袖一摆便踏入宫中。

    快步穿过前殿径直走向后殿寝宫,刚一入内,便见一中年道者盘坐于蒲团之上。

    道者衣襟繁复,虽是道袍,黑白纹饰在辅以金线使其看上去尤为华贵,黑发黑髯,头以玉冠相束,虽未睁眼却是威严天成,直教人心生敬畏。

    文殊不由自主的放缓脚步,收敛心神。

    几个呼吸间,心中燥闷不负,心境如常。

    “文殊,见过老师!”

    缓步上前,文殊躬身便拜,执弟子礼。

    听见说话,中年道者也不睁眼开口道:“何事?”

    “见过老师!”

    文殊再次躬身作揖。

    “学生心中有惑,拿捏不定,此番前来特向老师求教。”

    “可!”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见状,文殊便不再犹豫,三言两语便将自己心血来潮之事悉数告知元始天尊。

    “……弟子推算,然天机混乱,冥冥之中孕有大恐怖,弟子不才,敢问老师,此番可是与那封神大劫有关?”

    “天发杀机亦是自然。”

    元始天尊点头。

    “我且问你,此番出山,可曾收徒?”

    “回禀老师,当日离了玉虚宫,徒儿便以天机推断,如今距离我那徒儿上山还需四载,然此番推断,却是天机混乱一片迷蒙之相,还望老师出手指点一二。”

    文殊躬身不起,半响,元始天尊方才开口。

    “可。”

    话音落下,只见元始天尊以手掐诀,不过数息,元始天尊古井无波的脸上便生出不解之色。

    “你说你那徒儿还有四年便可上山,但依为师掐算,不知为何,观你周身并无师徒因缘牵绊……”

    说到这里,元始天尊骤然蹙眉,双眸紧闭,也不知是看到了什么。

    “这……”

    听到元始天尊这么说,文殊脸色骤然一僵,连忙掐诀推算,然而天机混沌,除了一片迷蒙之外在无其他。

    “还望老师教我。”

    文殊匍匐在地语气惶恐,毕竟收徒之事关乎前路,若是被人拦腰斩断,岂不是断他仙路阻他成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