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下沉文明 » 第三章 脑中石碑

第三章 脑中石碑

    潜水艇的餐厅十分特别,似乎是为了集中保护而用其他舱室临时改造的,为了照顾来自不同地区学者的饮食习惯,晚餐的种类也花样繁多,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茶点小吃,可即便如此,李博涵也只是简单吃了些面食就和黎平安一同离开了餐厅。

    在黎平安的带领下,李博涵来到了一个更加狭小的会议室,里面的人早已等候多时。

    黎平安安排李博涵坐下后便立刻向众人介绍道:“这位就是李博涵教授。”

    李博涵朝众人点了点头,然说道:“小黎,你和我说说情况吧,我该怎么帮你们?”

    “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的调查组经过调查,成功查到了莫云峰的住处,可当调查员到达莫云峰的住宅时,发现其住宅在半小时前发生了火灾,虽然大火已经被当地消防部门扑灭,可房屋的百分之九十还是被大火给毁掉了,我们在现场还发现了一具被烧焦的尸体,经过DNA比对,确认了尸体就是盛峰科技的老总莫云峰。”

    李博涵听到这,直接闭上眼睛揉了揉太阳穴,一个早上还见着面的大活人,转眼就变成了一具烧焦的尸体,生与死之间的巨大差异化,让李博涵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我们的调查员也对尸体进行了死亡鉴定,但由于尸体被烧毁程度严重,无法判断其是否在火灾发生前就已经死亡,另外……”黎平安补充道,“我们没有在现场发现石碑。”

    “没有石碑的话,是不是可以判断为,有人为了盗走石碑而故意放火杀人呢?”李博涵问道。

    “虽然调查出的起火原因是天然气泄露,不过我们不排除您说的放火杀人这一点,并且其可能性极大。”黎平安点了点头说道。

    “那关于石碑的调查线索不就断了吗?”李博涵叹了口气。

    “以目前状况来看,我们只能以最坏打算来认定莫云峰的死亡。”黎平安说道,“也就是说,莫云峰的死亡很可能是由神秘组织所为,目的就是为了阻断我们对杀手身上的纹身以及石碑上符文的调查,换个角度来想,这说明我们的调查方向是对的,并且这些符文很有可能会成为关键点,所以我们需要李教授您的帮助。”

    “可咱们现在没有石碑,单单从那两个杀手身上的纹身来破译,可以说是比登天还难。”

    “不,咱们有石碑。”黎平安坚定地回答道。

    “你们有石碑?”李博涵惊讶得差点站起来。

    “确切的说,是您的脑子里有石碑。”

    “我的脑子里?”李博涵被黎平安说得摸不着头脑。

    “对,这位是研究神经科学的专家丁绍兰以及她的研究团队,他们也是这次集中保护的对象。”黎平安没有做过多解释,而是介绍起一旁的丁绍兰,说道,“丁博士是脑神经方面的专家,早在几年前就参与了有关大脑记忆方面的研究。”

    “等等,你说的我脑子里的石碑不会是要从我记忆里找吧?”

    “不愧是李教授,我们还没有说,你就意会了。”丁绍兰在一旁捂着嘴笑道。

    “怎么取?开瓢吗?”李博涵也无奈地笑道。

    “李教授,我和你简单的说明一下吧,不然您心里没底。”丁绍兰端正了态度说道,“近几年我们参与了由几家科技公司共同合作的科学研究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叫做‘完璧计划’,主要核心任务是负责研究大脑记忆的消散与增强。”

    “记忆力的增强和消退,这我倒是能理解,可你们提到的记忆提取我还真没听说过,人的大脑居然能像U盘插进电脑里一样随意提取里面的内容?”李博涵想了半天才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

    “可以这么理解,原本‘完璧计划’的最终目标是找到治疗PTS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阿尔兹海默症的方法,我们应对这两种病症的方法便是记忆力的消散与增强。我们通过微电流来刺激大脑神经突触,使其按照我们所想要的方式进行相互连接,从而可以消除甚至创造不存在的记忆。”丁绍兰越说越起劲,就像是教导学生一样,恨不得将要说的内容一股脑展现出来。

    “可这和提取记忆有什么关系呢?”李博涵有些似懂非懂,于是问道。

    “其实叫做记忆再现似乎更加合适,其方法也是通过微电流不断的刺激大脑,使大脑内神经突触的连接方式重新回到特定记忆时所处的状态,说白了就是让大脑重新回到那段记忆形成时的样子,重新进行记忆。”

    “可你们怎么知道我那时的大脑神经形态呢?”李博涵追问道。

    “由于您是今早在与莫云峰见面时看见的石碑,再加上您依稀记得杀手身上的纹身与石碑上的符号类似,所以我们可以认定石碑的样子在您的大脑里处于短期记忆的状态,我们打算将杀手身上的纹身进行信息编码,以信息传递的方式对您的大脑神经进行刺激,这种短期记忆的状态虽然模糊,但是经过微电流的稍稍校对和增强,说不定您的大脑就可以自行匹配进行回忆,毕竟人的大脑是很神奇的。”丁绍兰一边比划一边说着。

    “不懂。”李博涵简单明了的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丁绍兰还想再做解释,却被一旁尴尬的黎平安打断了:“两位,咱们还是继续谈谈计划吧,至于这项技术的理论知识,咱们之后再谈,好吗?”

    丁绍兰和李博涵耸了耸肩表示同意,于是黎平安接着问道:“丁博士,咱们如果需要进行记忆再现的话,需要什么设备或者环境吗?”

    丁绍兰想了一下,然后说道:“这项技术最近几年已经逐渐普及,各大医院以及研究所都有相关仪器,如果要做到掩人耳目,用我实验室里的那台仪器比较好,但是仪器的操作比较复杂,需要我的这几位助理一同操作,并且我们需要对李教授的身体进行一些相关的基础检查,好判断李教授的大脑能否承受得住记忆再现。”

    黎平安听完摸了摸下巴,思索了一番后说道:“那安全方面就交给我们负责吧,我会向长官请示,得到答复后咱们尽快出发。”

    “要快。”丁绍兰补充了一句,“人的短期记忆维持不了多久。”

    了解了这次行动需求后,黎平安朝两位学者点了点头,便离开了会议室,只留下沉默着的众人。

    “你刚刚说要对我的身体进行检查,那是不是意味着进行记忆再现会对我的身体造成一些……影响?”李博涵突然开口问道。

    “肉体上一般不会有什么影响,关键在于精神方面。”丁绍兰喝了一口桌上的茶,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

    “会造成精神错乱吗?”

    “错乱倒不至于,由于我们只是将相似的信息传入您的大脑,匹配和校准全靠您自己,这就有了主观意识下的不可控性,最坏的情况下,我们植入的信息可能会错误的匹配到您其他的记忆,从而造成一些精神上的损害。”丁绍兰试图解释得清晰一些。

    李博涵听到丁绍兰提到所谓的其他记忆,脑子里不由得浮想联翩,突然李博涵想起了什么,握着茶杯的手开始有些微微颤抖,但又瞬间停止回忆,控制住了即将失态的自己。

    丁绍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瞬间,直接问道:“李教授,不如我们现在就对您进行评估吧,您曾经出现过精神方面的疾病吗?”

    “精神疾病的话……抑郁症算吗?”

    “算,还有吗?”

    “好像就只有这个。”

    “是什么时候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呢?”

    “十年前吧,我妻子去世的时候。”李博涵闭上眼睛平静地说道。

    丁绍兰没有再追问,而是朝着一旁的助手说道:“记录一下,如果李教授曾经有过抑郁症,那我们在进行记忆再现的时候,得提高一下被传输数据的精确性,好让大脑更容易匹配信息。”助理在一旁记录着,现场就开始了数据的演算。

    李博涵失了神般看着手里端着的茶杯,他对记忆再现的话题已然没有了兴趣,即使这东西可能会让他的精神受到伤害,他也不在意,因为那十年前的点点滴滴如同堤坝破裂了一般,灌入李博涵的脑子里。

    “博涵……”

    “嗯?”李博涵恍惚地抬起头应道。

    “怎么了吗,李教授?”丁绍兰疑惑地看着李博涵问道。

    “没……没什么。”李博涵喝了一口茶以掩饰尴尬。

    幻听,一种由听觉中枢对信号错误加工而产生的结果,这是当年医生的解释。自从妻子过世后,李博涵时不时就会听见妻子的声音,可当他下一意识回应时,却发现房间里仅仅只有自己一人。如此反复,那时候的李博涵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魂一样,整天郁郁寡欢,也不和任何人进行交流,一直到李博涵主动寻医治疗,幻听才逐渐消退,而这样的长期药物治疗持续了将近二十年。

    “两位。”黎平安突然从门外走进来说道,“上面已经批准了这次行动,我们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

    恍惚中的李博涵瞬间被黎平安的声音拉回现实,而此刻,丁绍兰已经完成了记忆再现时传输数据流的精确演算。

    “我们没问题了,随时可以行动。”丁绍兰说道。

    “我也没问题。”李博涵也说道。

    在随后的两个小时里,黎平安根据丁绍兰所提供的实验室位置制定了行动路线,而沿路和实验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也制定完毕。

    “现在已经很晚了,两位快回去休息吧,明天会有专人来进行安排的。”黎平安说道。

    丁绍兰和李博涵打着哈欠点点头,一同离开了会议室。

    “李教授。”丁绍兰在回休息室的途中叫住了李博涵说道,“对于您妻子的事情,我很抱歉。”

    李博涵摆了摆手说道:“没关系,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丁绍兰还想说些什么,却又止于嘴边,反倒是李博涵突然问道:“丁博士,刚刚在会上你提到的那个技术可以治疗精神疾病是吗?”

    “对,主要用来治疗PTSD和阿尔茨海默病,其作用……”丁绍兰又打算长篇大论起来。

    李博涵连忙抬手示意不用过多解释,随后同丁绍兰简单交流了几句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休息室里。

    李博涵一进休息室就躺在床上,他从钱包里掏出一盒小药片以及一张照片,看着那张许多年前自己为妻子拍下的照片,李博涵将手里的药盒扔到了一边,然后看着枕头旁的舷窗外那漆黑一片的深海,那种刚进入潜水艇的压抑感再次袭来,由于没有吃药,恍惚中似乎又听见了妻子的呼唤,李博涵闭上眼睛,伴着那时不时的轻声呼唤慢慢蜷缩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