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反暗宇宙之宇界窗口 » 第四章 接连现身的易经符号

第四章 接连现身的易经符号

    第二天,在诸恒的组织下,攻关组专家分成了两个小队。一队由钱坤和赫然带领,从月壳内部晶体层上驱车前往光源位置;另一队则由诸恒组长带领其他几名专家,乘坐月球飞行器前往振中位置查看月球表面情况。

    由于月球车行驶速度较慢,而月心区域又不受地表环境影响,所以地下行动分队,是提前半天抢先出发的。

    地下行动分队从赶到盾构始发站,到下潜至月球晶体层上都十分顺利。相比于月球地表,车辆在晶体层上行进速度更快,驾驶难度更小。

    尽管月球内部极其空旷,可赫然仍然没有放松警惕。他告诫月球车驾驶员一定要控制行车速度,避免碰到突发情况时,来个措手不及。

    行车途中十分玄幻,迎面是无限宽广、深不可测的黑暗空间,不时还会穿出一个个无比硕大且又顶天立地的巨柱。

    车灯照在晶体层上,泛起了五光十色的光影,其漫射到空中金属层外上,形成了无数的跳动光斑,显得是那么炫彩纷呈,就好像月球车正穿梭于时空隧道当中。

    钱坤还在欣赏着流光幻影,但就在这时,宇航服装置收到了谢小新的语音信息。好像她有了新的发现:“钱教授,经过我的反复观测和推算,月球不明光束的踪迹终于被锁定了。简直是不可思议,它竟然钻入了小行星带附近的暗能量环流。”

    谢小新提到的小行星带暗能量环流,正是当年海冥大碰撞时被钱坤团队发现的,当时还高度怀疑这条带暗能量环流与太阳系星球失踪有关。

    对于这个观测结果,钱坤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就好像这束不明光线有着某种特定功能。比如,月球正在向外太空发送着什么信号。

    钱坤急切期盼着到达前方目的地,或许到了那里,自己之前的这些假想和迷惑就能一一找到线索。

    不过路途确实有些漫长,大家在视觉和体感上都感到有些疲惫了。

    这期间,诸恒带领的专家组小队也开始了行动。虽然他们乘坐月球飞行器是晚一些时间出发的,但却按照计划率先抵达了指定地点。

    月球飞行器先是在预定地点上空盘旋了几圈。

    各位专家看到,在光源和振中位置附近的这片区域里,密密麻麻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月坑。

    陈立教授最擅长于观察,还是他率先发现了异常,他通过对讲系统说道:“大家看一下3:00点钟方向,那里有座颜色稍浅的月坑,是不是它的几何尺寸有些过于规则!”

    诸恒立刻安排飞行器靠近了这座月坑。果然,这座坑体四周出现了明显的扰动痕迹。月坑边缘位置有着极为均匀的凸起,坑内土体还出现了大范围挤压和褶皱。更加异常的是,月坑从正中心位置开始,出现了放射状裂缝,并一直延伸至四周的环形山上。

    从外观上判断,这些情况很可能就是短期内刚刚形成的。

    整体观测后,飞行器选择在可疑月坑内部一处相对平缓的地方实施降落。

    降落地点距离月坑中心位置很近,各位专家都迫不及待的走出了月球飞行器。

    通过仪器测量,这个月坑的直径只有3公里,可坑体边缘最高点位置与坑底高差却达到了600米之多,外型着实有些突兀。

    在各位专家实地勘察过程中,陈立教授还发现了一个特殊情况。靠近中间裂缝的土体结构普遍出现了硬化情况,就好像它们受到过某种高温作用。

    随即,诸恒把这个可疑月坑坐标、地表情况,统统反馈给了位于地下行进的另外一支科考队伍。

    赫然和钱坤收到信息后,立即进行了研判。巧合的是,他们即将抵达目标区域环形山位置。

    在期待和观察中,月球车驶入到月坑地下投影范围。恰好在这时,空中金属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为了能让两支队伍同步开展工作,赫然在对讲系统里进行了说明:“所有人员请注意,我已打开宇航服投屏功能。请月球表面的各位专家抓紧时间连线,和我们一道分析地下情况。”

    借助车顶探照灯指引,地面上的各位专家,全都通过手臂上的数字屏幕,看到了地面之下的实时画面。

    在拍摄视角范围内,月球金属层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接连出现了拱形环状结构,而这些大拱门前后,金属层上又出现了断层。从断层位置开始,前方的金属层结构就整体凹进去了一段距离。随着车辆和视角移动,大家还能隐约观察到,金属层上存在着规则缝隙。

    结合地面上下的对比观察,诸恒分析说:“这是大型洞口的典型结构特点,它应该是一种类似于花瓣式的可移动结构形式。”

    就在大家沉浸在观察和想象当中时,月球车突然毫无征兆的做出了一个紧急刹车。伴随着一道弧形滑移,车体自身也发生了旋转。

    还好各位专家都佩戴了安全带,否则大概率会被抛甩出去。

    月球车继续旋转几周后,终于有惊无险的停稳了。

    钱坤刚准备质询司机,为什么会这么不小心。但他却在一瞬间里,看清了眼前的场景。

    原来,车辆正前方冒出了一个巨大的弧形深坑,而月球车车体已经探到了弧坑边缘。如果刚才司机反应再慢上一拍,车辆很有可能就会跌落下去。

    月球地表上的专家们都被屏幕上的意外吓了一跳,诸恒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各位专家在月球工作期间出现了安全事故,那最大的责任人就是攻关组组长。

    钱坤等人立即下车对所有人员进行了排查,在确认宇航服、携带仪器和随行车辆等都没有出现大问题后,整个攻关组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但很快,所有人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巨型深坑。

    正当大家跃跃欲试,准备开展勘察工作时,钱坤通过对讲系统提示说:“所有人注意!先不要下降到坑内作业。这里结构复杂、用途不明,所有行动务必要时刻保持警惕。”

    在场工作人员布设完牵引防护装置和照明设备后,各位专家才小心翼翼的靠近了坑边。

    果不其然,弧形深坑内部情况十分复杂。第一眼望去就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这里面不仅仅是单一的金刚石结构,还可以隐约看到其内部埋设了各种巨型管道。

    各位专家都不约而同的忙活了起来,有的架设起测量仪器,有的开始调试起探测机器人。

    钱坤则从月球车行李箱后面推出了一个体型相对较大的箱子。打开箱门后,一个探测机器人缓缓的移动了出来。看样子,钱坤是准备控制机器人进入坑内实施探测。

    与其他人携带的各种设备相比,钱坤的这台探测机器人要更加精益和复杂。它有着球形轮胎、灵活的头部以及好几副机械手臂。一经展臂亮相,就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但没有人知道,钱坤的这个机器人到底是用来检测什么的,甚至之前都没有见到过。

    专家们在调试完成各自设备后,都开始了勘查工作。

    可能是因为使用次数太少,钱坤操作起自己携带的机器人时,仍然显得十分蹩脚。弄了好一会后,探测机器人才步履蹒跚的到达深坑底部。然而,还没等钱坤开展什么具体工作,他手里的控制器就突然发出了红色警报。

    稍作查看,钱坤便果断的发出了警告:“所有人员注意!坑内核辐射超标,禁止入内。坑外检测以及坑内取样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作业,工作完成后要尽快撤离这片区域。”

    遇到这种情况,各位专家都没有心思再开展科研工作了,所有人都潦草的做了个记录,便匆忙返回了月球车上。

    这时,赫然却悄悄来到了钱坤身边,他用手上的高强光电筒指向了空中金属层的一小片位置。

    “钱教授,你看这个符号是什么?”

    顺着灯光一看,钱坤瞬间傻眼了,因为又一个易经符号隐约出现在了头顶正上方。他心神不宁的说道:“什么,难道又冒出了一个八卦符号?”

    “真是越查越复杂,不用再怀疑了,这个月球绝对隐藏着高等级文明,我们必须要从长计议。还有,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卦符吗?”

    “有点模糊,只能确定它既不是“乾”卦,也不是“坤”卦。其实,我现在不太在意这些符号的确切含义。我更多是在想,月球文明与Z国古代文明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

    赫然操作起手臂上的智能设备,快速浏览了一下后说:“那是“震”卦,它有一种震动、震撼的意思。依我猜,每一个符号对于我们破译两个文明的关系都十分有帮助。现在看来,符号巧合的推论可以彻底推翻了。”

    “嗯,我赞同这个观点。要说“震”卦放在这里还是蛮贴切的!如果两种文明的符号含义都能一致或者接近,那就更不可思议了。赫教授,可以请你帮一个忙吗?能不能分析一下这些埋设在晶体层内的管子是什么材质?”

    “当然可以,我已经取过样品了,初步判断是“铼”。等返回基地后,我会做进一步确认。说实话,我有种感觉,你可能向咱们攻关组隐藏了什么秘密。”说着,赫然指了指自己手上的核辐射检测仪。

    钱坤立刻做出了一个“嘘”的动作。他知道,赫然教授一定进行了核辐射检测,而且并没有发现坑内有辐射超标的问题。

    由于自己执行的是军方机密行动,钱坤不便透漏具体内容,只是尴尬的笑了笑。作为老朋友,赫然自然是通情达理,只默契的点了点头。

    这一次,钱坤确实发出了虚假警报,但他阻止大家进入坑内的做法并没有错。因为他发现了更为复杂的情况,那就是在坑内检测出了微量反粒子。

    之前,钱坤并不确定是什么产生了月球高能光束。但现在,他有了一些想法,很可能就是月球内部的反暗物质促成了这一次能量喷发。

    在地表内外两支队伍分别完成科考探测后,诸恒下达了返回指令。

    回到基地后,各位专家便开始了紧张的复核和试验。仅仅时隔两天,诸恒便组织攻关专家组成员,开会研讨月球不明事件。

    会议持续的时间很长,会上综合分析了月球不明光束、月球震动、晶体层发光,以及月球文明遗址与Z国古代文明关联性等问题。与会专家充分发表了意见,并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在易经符号等证据下,首先判定了地月文明之间具有着极强的关联性。为了探究更深层次的文化渊源,各位专家讨论并提出了进一步考证方案。

    针对月球不明光束的疑点,各位专家争论的最为激烈。通过对数字仿真模型、现场地形特点、地质环境变化等要素的综合判断。与会专家确定了不明光束的准确发生位置,并证实出月球震动和晶体层发光,均为不明光束喷发事件的衍生情况。

    对于具有“震”卦标识的金属层区域,专家们普遍认为那里就是月球能量发射装置的洞口。该洞口在光束发射前后,具有人为开启和关闭的痕迹。

    一连串论断和判断,又带来了一连串更为复杂的问题。是谁在发射不明光束、是谁开启了“震”卦洞口、又是谁建造了如此庞大的月球结构。

    这些假想问题,让人细思极恐,仿佛大家身边就隐藏着不可见的外星人。

    最终,会议形成了纪要,并将总结报告提交给了国家指挥中心。转天,国家指挥中心便做出了决议:此次不明光束为偶然不确定事件,前方钻探作业任务需要继续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