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越之王妃修炼手册 » 第四十六章 捣乱

第四十六章 捣乱

    黄油作坊和羊毛制造厂两个作坊相邻,又没有合适的管事

    便让蜜橘一人担任了

    冬柿又从府里挑了几个识字,干练的丫头帮衬着

    虽说不是一帆风顺,倒也没出现大的意外

    制造厂纺织出大量的毛线

    因作坊场地有限和来应聘女工的人太多

    蜜橘询问了一些人的时间精力等

    制定出一个可以让女工们领回家织毛衣的方案

    所有来应聘的女工经过筛选,淘汰掉年纪大的

    其他的统一培训织毛衣的技巧和方法

    学会后便可以把毛线领回家,织成毛衣后再交到作坊

    根据毛衣的大小来结工钱

    大的是两吊钱,小的是一吊钱到一吊五十文不等

    一件大的毛衣,多则两个月,少则一个半月

    这个工钱也算合理,毕竟在家就能把钱挣了

    一时间,城里城外,街上说闲话的妇人少了

    在家里闷头织毛衣的人多了

    街道清净了

    邻里之间和睦了

    家庭和谐了

    毕竟有那个吵架的功夫不如织毛衣

    吵架赢了能当饭吃吗?

    不能

    可织毛衣就能

    制造厂出来的毛线还没来得及销售,就已经空了

    过了段时日,织好的毛衣送到纪凌烟手里

    摸着毛绒绒发暖的毛衣,纪凌烟真心喜欢

    要说缺点就是这毛线都是原色未漂染的

    于是就给蜜橘递了话,让她想办法把毛线染了颜色

    此时已经是深秋了,想起前世自己最爱的羊毛开衫,心里无比痒痒

    连夜画了图纸,让人送给蜜橘,让她找个巧手替自己织一件

    为此还惹得李祐不满,觉得自己在纪凌烟心里还不如一件毛衣重要

    而蜜橘看到送来的图纸,看到这款式自己也喜欢

    便从这些女工里挑了许多干净利落,心灵手巧的妇人专门织这些羊毛开衫

    打算在新年前运一批去豫州,定会让那些小姐喜欢

    于是毛线的颜色也选了红色、原色、鹅黄、碧绿等艳丽的颜色

    过了半个月,纪凌烟的羊毛开衫就送到了府里

    虽说知道她的颜色喜好,还是各色都有

    纪凌烟选了个鹅黄色,其余的让府里的丫头们各自选了自己喜欢的

    “娘娘,这羊毛衫穿到身上又暖和又轻便,还好看”

    得了一件的春杏和荔枝喜滋滋的说道

    “那可不,奴婢还从没见过这样的衣服呢”

    “娘娘,您说是这羊毛衫好,还是狐狸皮的大氅好”荔枝又问道

    “当然是羊毛衫好了”纪凌烟也来了兴致,这几日都在画着各种针织衣服的款式

    “为什么?”二人不明所以得问道

    “这羊毛如同头发,今年剪了,明年还能剪,只要羊不死,羊毛就不止,那狐狸被扒了皮还能活吗?”

    纪凌烟头也不抬的说道

    春杏二人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这个理

    “再说,不管是狐狸皮的大氅,还是熊皮的大氅都不环保”

    春杏二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环保其意

    李祐喜欢睡觉前看书,纪凌烟便给他要了件黑色的开衫

    再看书时就披在肩上

    又轻便又暖和,李祐也很喜欢

    随着天气的变冷,府里的人都穿上了羊毛衫

    而制造厂的第一批毛衣,羊毛开衫等都加急运往了豫州

    不出蜜橘的意料,豫州城中的贵人小姐们果然喜欢这些衣服,没几天便抢购一空

    不少人家的小姐没抢到衣服,纷纷质问豫州的管事

    管事也得罪不起这些小姐,便哄骗道“不如买回去些毛线,自己想织成什么样就织成什么样”

    来人一听,惊喜的问道“真的吗?”

    管事一看能躲过一劫,连连保证“自然是真的,这些也是凉州的妇人们织的”

    来人欣喜的买了许多的毛线回去

    那些织好的衣服虽然好看,可买的人也太多了

    不如自己织着与众不同的

    听闻,毛线可以织成自己喜欢的衣服

    不少的妇人也买了回去让家里的绣娘试试

    就这样,连毛线也被抢购一空

    管事严重怀疑自己定价太低了,口里嘟囔道“不能便宜这帮有钱人,下次得加价”

    接着往凉州传信

    制造厂也衍生了其他工作

    比如说就有人往东突厥人生活的地方收羊毛

    今年没有没关系,明年的也收,后年的也收

    突厥人欣喜万分,以往剪下来的羊毛都是洗干净,装到被子里,多余的都烧火了

    还有人往更远的吐谷浑和吐蕃人的居住地收集羊毛

    刘二最近也是忙得厉害

    现在凉州男的可以去各个矿场,女的可以在家织毛衣

    每个月都能拿到不菲的工钱,这日子不比靠天吃饭省心吗?

    尤其是听说可以用牛羊来换一个院子,能长久的在凉州住下去

    是以越来越多的突厥人携家带口赶着牛羊来到凉州

    于是,凉州又开始新一轮的建房

    天冷建不了房没关系

    先给画出一块地方,让我们有盼头

    纪凌烟听闻后不得不感慨,不管何时,房子永远排在首位

    民间有句老话说:让鸡下蛋,先做窝

    不然这鸡蛋不就下到别的窝里了吗?

    既然要建房,纪凌烟觉得不能像上次那样再见土房里

    安全系数太低

    便向李祐建言直接建成砖瓦房

    再说小周管事找到的那座石灰石和花岗岩的矿山还没动呢

    要建砖瓦房,就得建砖窑厂,好在现在煤矿每日的产量日益增多

    李祐是个说干就干的性格

    小周管事如今管理者铁矿,李祐便招了之前同小周管事一同外出寻找矿上的人

    让他们在凉州附近寻找黏土

    这次没什么危险,几人又知事态严重,当即出发了

    豫州城内,连永乐帝在内的许多人都对凉王府眼红不已

    先不说玻璃厂,温室大棚,酒楼,茶馆的产业

    就是最近出来的点心铺子和羊毛衫在豫州都已掀起巨浪

    原本众人对凉王存了讥笑的意思

    一代战王又如何

    曾被先皇属意又怎样

    还不是窝在凉州那一亩三分地上与外邦斗个你死我活?

    谁承想,一盘死棋竟被他走活了

    不,不是他,是他们夫妻二人

    这才短短的三年,凉州就已经发展到比肩豫州了

    若是再过些年,岂不是...

    不,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否则,自己与自己的后代还能有现在这般的荣华日子吗?

    不是一个人这么想

    稍有些政治意识的高位者都存了这般心思

    能怎么办?又该怎么办?

    来强的怕是不行,听说他们有火枪

    那就看凉州缺什么

    凉州最缺的是人

    人最缺的是粮

    没错,粮食

    纵使他们有兵有银有枪又如何

    没有粮食,一切都免谈

    于是,许多高位者,纷纷上奏为保证关内百姓的生活,应加大出关的税收

    此意正和了永乐帝的心思,当即下旨加大了各项出关物品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