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明降冤人 » 250得闻前讯知不妙

250得闻前讯知不妙

    “最后,我再讲‘事’字。降冤人最大的事,就是平抑冤物。武清支阁的徐阁主和东安支阁的林阁主在不在?”

    阁员中战战兢兢地并排站起两人来,齐声答道:“属下在此。”

    刘沛见其中一人自己见过,正是“垫院七生”之一的徐书同。

    许青山:“我听说武清和东安交界处三个月前出现了一只普怪,现在应该除掉了吧?”

    徐书同和那林阁主你望我一眼,我看你一眼,都唯唯诺诺地答不出话来。

    许青山:“这个问题由我来告诉你们吧:那只普怪已经被除掉了。谁除掉的呢?不是武清支阁除掉的,也不是东安支阁除掉的,而是我派下去暗查的人除掉的。那只普怪很会选地方,偏偏徘徊在武清和东安的交界之处。

    “武清支阁的人说,普怪不是处在他们负责的地界内,他们不管;东安支阁的人也说,普怪不是处在他们负责的地界内,他们也不管。你们相互间推诿扯皮,让那只普怪在当地硬是横行了接近三个月的时间,其间也不知妨害了多少无辜生命。

    “我派下去的人了解情况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顺手帮你们代劳了。是你们没有能力除掉那只普怪吗?我听说东安支阁近一年内就灭掉了三只普怪,武清支阁还除掉过一只凶怪,你们任中一个支阁想要除掉那只普怪,也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为什么还是让那只弱怪逍遥了三个月的时间?

    “这个问题我再帮你们回答一次:因为普怪所处的地方位于荒山野岭,乃是极度贫瘠之地。若那只普怪是出现在一处沃腴之地,那么,你们去除怪,只怕是去得比谁都快。因为去慢了,普怪让别人除掉了,那当地的田地就没有你们的份了。

    “儒家分阁的主会堂,也就是今天这里,名曰:‘周义堂’。‘周’者,乃‘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之意;‘义’者,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意。

    “除魔平怪,正是利国利民的义行,你们中的有些人却‘放于利而行’,岂不‘多怨’?再这样下去,亡阁亡儒,为期不远矣!

    “我讲的‘事’字,意思就是:为事以义,不以为利。

    “对于今日我之所讲,也许有的人心中不服,甚至还会有埋怨。可能还有人会想:‘出师之际,不鼓舞大家的士气,却打击大家的士气,你这个人是不是连话都不会说,还会不会当阁主?’

    “我告诉你们,就算是我的话会打击某些人的士气,我还是要说这个话。因为如果不把人、财、物、事的问题认识清楚,解决透彻,有的人上了战场之后,恐怕还会一心挂念着他们豪宅、奴婢、香车以及白花花的银两,一旦存了这种念想,必然导致贪生怕死,退缩不前,其危害比之少了几分士气要严重得多。

    “两害相权取其轻,宁肯你们士气低落一点,也要打消你们对身外财物的贪恋。何况,若是我的这番话能让您们有所觉悟,拔高了心性,说不定反倒会增强你们的士气,也未可知。

    “前方战事紧急,今天的事情就讲到这里。大家稍作整备,即刻北上!”

    众人整备齐当,儒家分阁近两百人的队伍在许青山的率领下,向西起行。出京师,入山西,数日后抵达大同府。再向西行约十里,至正统阁营部所驻扎的一座小镇上。

    将入大营,见一人立于营门之外,正是‘天门八卫’之首的李龙城。

    李龙城见儒家分阁人马赶至,忙上前迎接,向许青山行礼道:“五柱跋涉而来,路途辛劳了,快请入营休憩。”

    许青山:“儒家分阁来迟了,许青山已是居于人后,何敢言劳?天柱可在营中?”

    李龙城:“天柱已于三日前率众北进。”

    许青山惊道:“天柱已经出发了?”

    李龙城:“不错。请五柱先入营中,属下再详细禀报。”

    儒家分阁大队人马入得大营,许青山命裘直语等安排众人将息整备,自己入大帐中与李龙城单独叙话。

    李龙城道:“天柱至大同后,在此地驻扎了数日,因探子禀报,已发现北日主力的聚合处,便于三日前率众人分两路出击。”

    许青山剑眉竖起,道:“分两路出击?为何要分为两路?这是天柱的意思?”

    李龙城:“兵分两路是指分为前后两路,并非左右两路。因此行路途较远,补给线绵长,后勤粮草是为关键。所以,后一路人马负责保运粮草。这个方案是次柱提出的。”

    许青山:“天柱也认同这个办法?”

    李龙城:“众人合在一处,托了粮草而行,就难免缓慢。天柱担心延误了时机,万一让周归心得以养息恢复,那就丧失了先机。所以,天柱才决定分前后两路而行,前队突进制敌,后队押运粮草。”

    许青山峻色道:“那一定是天柱领前队,次柱压后阵了?”

    李龙城见许青山神色不对,便道:“五柱猜得没错。怎么,有何不妥吗?”

    许青山愤然起身,啪地一掌拍在茶案上,将案几击得粉碎,激怒道:“次柱误我正统阁矣!万一北日用计,伏兵于途中,如之何?无如之何也!那个时候,纵然合兵一处,犹不能万全,无奈我军却自废武功,自断首尾,岂有不危之理?天柱为成大事,求胜急切,不顾安危,忘己奋前,是被次柱误导了!合兵一处,负粮而进,肯定行得慢些,但即使不能建功,也至少能够无失。现如今却……唉!来人,召集人马,立即起行。”

    李龙城:“兵马未得息,粮草未得行,兵家之大忌。五柱不要着急,前面一路人马有三位上使、三柱、四柱、八柱以及众多阁主护驾,即使有什么变故,也是能够应付的。儒家分阁众位兄弟刚刚才入营驻扎,至少得让大家喝口水、歇口气,马匹也得补食草料啊。”

    许青山又叹口气,对应声进来的侍从道:“那就通知下去,修整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以后,无论如何也务必起程。”

    那侍从刚出帐外,只见刘沛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慌道:“启禀五柱,何小沛和成材刚他们两个不见了,我在营中寻了好一阵子,未见半点踪影。这里地处边关,不比南面,他们二人又都不甚省事,万一遇到敌人,那就危险了。我想请五柱派人帮忙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