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明降冤人 » 247宠辱不惊将之材

247宠辱不惊将之材

    刘沛又何尝不是不忍离开何小沛,但因成材刚的事情尚未了结,心中始终担忧难安,于是说道:“哥有重要的事情,得去办妥了,方始安心。事情办完我便即刻来看你,不会太长时间,你安心等我便是。”

    何小沛蹲在地上,吊住刘沛的腿脚,哭道:“不行,这么久没来看我,见面就走,我偏偏不依!”竟耍起赖皮来。

    李四昌素知何小沛脾性,倒不以为意。

    许青山、周中商二人见何小沛若此,均感诧异,不想这身负绝世奇功的土家少年,性情竟如孩提一般。

    李四昌忽道:“何小沛平日都由马堂主照管,马堂主繁忙时,就由白舵主代为照料,他也只听这两个人的话。现在二人均已离他而去,本堂之中无人能够管照得住他。不如就让他暂且跟随刘兄弟一段时间,一来刘兄弟能管得住他;二来他痛失师长,刘兄弟也可以慰藉他的心绪。”

    刘沛心中犹豫,担心此行会有危险,不置可否。

    许青山却道:“今日之事变起仓促,李舵主回去后和其他各位舵主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善后,确实无力再照看这孩子。让他暂时跟着刘沛,也是个办法。正统阁反正教本是一家,何小沛即便上了五圣峰,也不会有谁难为他的。”

    刘沛心想:“何小沛是反正教的人,现在正统阁要联合反正教,即使我为了成材刚的事情和正统阁发生冲突,正统阁应该也不会难为他。况且许阁主既然都说了这样的话,那就更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让何小沛跟着其他人,我也着实放心不下。他现在降力已经大增,又会了《细沙无尽功》,以他的脾气,一旦稍有不顺,激怒了情绪,发泄出降力来,第八堂中还有谁能应付得了?莫不要生出什么事端来,那才糟糕!”于是说道:“既然许阁主都这样说了,那就让何小沛暂且跟我一段时间吧。”

    何小沛闻言,立时笑颜逐开,跳将起来,向刘沛“好哥哥”、“亲哥哥”地喊个不停。

    众人一齐将白文华、朱有能的遗体安葬。

    下山后,李四昌与其余四人告别。

    刘沛叫上成材刚,一同起程向五圣峰赶去。

    周中商去购了四匹快马,何小沛与成材刚同乘一马,其余三人各乘一匹,连日向泰山疾驰而去。

    途中,刘沛俟机将成材刚之事告知许青山。

    许青山沉默半晌,正色道:“从情理的角度来讲,成材刚并没有做错。我希望成材刚能度过难关,但一切皆当按正统阁的律制规法来判定。我不赞成以免罪金牌来赦免成材刚的办法,要救成材刚,就要从根本上入手,探究问题的是非对错,把对错讲清楚,以确定成材刚到底是有罪还是无罪。我会把我的想法和态度向天柱阐明。”

    刘沛虽感许青山说得有理,但心中还是担忧,觉得许青山的方式方法在正统阁之中未必能行得通。

    一路上,成材刚勤劳任怨,但凡背包负重,洗衣打水的大小诸事都一个人埋头实干,连照顾何小沛的事情他都一人包揽了。

    何小沛本就是不想做也不会做劳活的人,可居然连刘沛也落得清闲,除了有时指点成材刚练功,间或陪同何小沛耍闹之外,几乎无事可做。

    许青山平日却沉默寡言,心中似乎一直都有虑之不尽的烦事在琢磨,忧严之色不离于面,竭虑之情不绝于形。有时和周中商谈论事情,偶尔开怀而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许青山等一行出湖广,途经河南,数日后入山东,再至济南府,终临泰山。

    到天门处,为首一人疾步上前,向许青山行礼道:“许阁主,我等已经恭候多时。”

    刘沛见此人并非“天门八卫”之首李龙城,守卫者也只得四人。

    许青山道:“封师弟,各位守卫,我奉命联络南方反正教四堂,已毕。特回此向天柱复命。”

    姓封那人道:“许阁主回来晚了,天柱已经北上了。”

    许青山惊道:“北上?”

    姓封那人道:“我留于此处,就是要向你传达天柱的口谕。事情是这样的,月前,天部探知消息,北日十三道之首——天道周归心,旧伤复发。同时,北日与反正教在边关发生冲突,次道朱孑然亲赴战阵。天柱认为此时正是进攻北日,铲除外患的最好时机,于是集结正统阁在北方的所有力量,挥师北上,目前应是驻扎在大同一线。

    “次柱、三柱、杨中使等都随师出征。丁左使、八柱、胡右使日前陆续赶回,也已经奔赴前线了。我们‘天门八卫’也有四人随天柱北上。李师兄也带队去了,所以天门处只剩我们四人留守。

    “天柱命我见到许阁主后,向你传令:速至京师,整合儒家分阁大部人马,发兵大同,与正统阁主力汇合。”

    许青山接令,便要急走。

    姓封那人却道:“许阁主且慢,天柱另外还有要令。”

    许青山忙躬身接令。

    姓封的道:“即日起,擢升许青山为正统阁五柱,以补前任游南新之缺。望尔尽心奉职,勿要辞却。”

    许青山再接令。

    刘沛和周中商二人得闻此讯,均感惊喜交集,待要向许青山道喜,却见他铁板着脸,倒似被降职革罚了一般。

    姓封的道:“许阁主荣升显职,为何却不见欣喜?”

    许青山:“任重而道远,何喜之有?”

    姓封的又道:“五柱说得是,高居九柱之列,责多而务勤,不知得平添多少辛忧。”

    许青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何忧之有?”

    姓封的被许青山连驳两句,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表情甚是尴尬。

    许青山:“但以平常之心度之,得而不喜,失而不优,进亦坦然,退亦坦然,吾‘将何适而不快’?”

    许青山等一行五人策马疾驰,出山东后,即至京师。

    儒家分阁阁部坐落于凤凰岭之侧,此地山青水绿,清气畅人,林秀峦密,景致绮丽,是为宜居之地。

    阁部是一片庞大的庄园群落,虽谈不上雍容华贵,玉彻雕栏,但也是绿围翠绕,雕梁画栋,是游南新担任儒家分阁阁主期间,从一位落寞的朱姓王室分支手中接购过来的。

    许青山一至阁部,便立即传下令去,通知儒家分阁各支阁于明日午时之前齐集于阁部。

    支阁是分阁的下属分支,一般由阁员担任支阁阁主。儒家分阁下属各支阁分散于北直录各处,遍布京师,由加急快马下传令谕,半日可达。

    刘沛等旅途劳顿,得了半日闲暇,正好休息。

    许青山却还要处理阁务,接见下属,暂未得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