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明降冤人 » 242晓知真相惊不妙

242晓知真相惊不妙

    吴天畅面色惨白,继续说道:“官军围困一月,待山中义军食尽粮绝,饥匮乏力之时,再破防而入,将义军围灭。明军血洗安门山,将抵抗者血腥屠杀,抓获的义军一律处死,并将尸体肢解,悬挂于树木之上,累累相吊。

    “我也在战斗中负伤,残了一腿。因恩师提前得知消息,料定我军必败,遣两位师弟冒死将我救出,才得以幸免。黎平也是义军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起义平定后,朝廷将‘安门山’改为‘绝门山’,作‘绝门灭患’之意。我们这处小镇地处‘安门山’山下,也被改名为‘绝门镇’。这就是本次起义的大致经过。”

    许青山闻言后面色沉重,半晌不语。过了良久,才激动地道:“官军竟把你们这里一千多人的义军全都屠杀了?”

    吴天畅先是一怔,接着说道:“一千多人?那是朝廷对外公布的人数!单是汉民义军就有两千多人,加上苗族和土家族的人,至少也在三、四千人左右。官军进山后,把这些人全都处决了!由于这次屠杀过于血腥残忍,朝廷封锁了消息,所以知道此事详情的人并不多。”

    许青山闻言大惊,与周中商对望一眼。

    须臾,许青山道:“中商,你带定阳先回去,把这个消息向上传报,马堂主他们还在山里,我得立即进山。”

    周中商:“阁主,我跟随您已近一年。这一年虽然比之前更加忙累艰辛,但不知为何,却总觉心中比之前踏实。我虽每日费心操劳,但夜间却睡得更加安稳了。定阳回去报信即可,我随您一同入山,好歹有个照应。”

    许青山心中感动,轻轻点了点头。

    吴天畅虽不知其中缘由,但通过这‘许先生’与周中商之间的对话,也察觉到事态严峻。

    齐定阳也已反应过来,知道事情的严重,他本是个胆小怕死之人,但被许青山和周中商之间的义气所感,也道:“我要跟你们一起入山,不当逃兵!”

    许青山:“定阳,不是让你当逃兵,你及时回去把这个情况告诉你爹,他足智多谋,定会想办法接应我们。若是我和中商都不济了,还有后援可恃,不至于全无希望。这个事情是我的命令,你不得违抗!”

    齐定阳只得领命。

    许青山与周中商别了吴天畅和黎平,匆匆向绝门山中赶去。

    途经田间小屋,只见一个青衣少年站在田边练功,竟是在运行生力御木之术,正是之前和刘沛一起的那位年轻人。

    周中商上前问道:“年轻人,李舵主他们现在何处?”

    少年答道:“他们入山寻马堂主去了,走了已有大概一个时辰,留我在这里候着。”

    此人正是成材刚。

    许青山急道:“中商,我们速速赶上。只盼他们别走得太快,要是遇上那东西,他们应付不了!”

    却说刘沛和李四昌二人留下成材刚,并行而入绝门山中。

    方入山脚,只觉天似惨嚎云如泪,叶下若泄悲。渐上,又隐闻风中有声,如鬼哀鸣,如魔疯叫,或如怨妇哭夜半,揪心悚毛。

    忽又作杀戮之音惨戚戚,时近忽远,间有或无,莫可细辨。

    再上,则感血气塞鼻闻将呕,浓腥弥漫嗅欲厥,泥土散腐,草树飘馊,周遭空气竟无半丝清新。

    及近半山,只见白骨蔽野,髅积如山,道旁荫下,石间树角,无不堆叠。

    刘沛忽见路旁一块褐石上刻有几行小字,凑近一看,上面写道:“血汇成河骨似山,男丁老幼无生还。尸积绿冢冲天怨,断葬江山或近年。”

    下面注曰:“正统十四年五月,余赶赴此地,然义军已遭官兵屠绝。

    “吾观亡者甚众,而众冤必盛,盛则为魔,魔必为害。虽欲平山中冤气,奈其尚未聚成,无处着手。观其青山白骨,苍天作盖,大地为棺,青草当墓,绿树代碑,故称其为‘绿冢’。

    “视则凄凉,思则不胜其悲,故又作七绝以悼哀,诗名《绿冢奠》。

    “吾思朝廷丧心病狂,灭绝天道,后续必遭天谴。若无经世之奇才,安邦之诚臣扶倾解悬以匡之,江山社稷毁在旦夕矣!”

    下方署名为:“水长东。”

    刘沛看得心惊,暗思:“此人实有远见。去年瓦刺围京,若不是正统阁和反正教共解京师之围,于谦大人力挽狂澜,持危扶颠,大明的江山未必就能够保得住。此人五月题词于此,八月而有土木堡之变,十月继有京师之围。这人既说‘欲平山中冤气’,那也一定是个降冤人了。”

    李四昌也已看到了石上的文字,说道:“原来水堂主也来过此地。”

    刘沛:“此人是反正教的堂主?”

    李四昌:“没错,水长东乃我教第三堂堂主,不但降力了得,且是个文人雅士。”

    二人再向上行,一路上残骨不绝于道,朽褐四散于径,如入黄泉,似临阴间。

    将近山顶时,李四昌睥见路旁有一人斜躺,满身血污,忙上前细察。

    只见那人的身体上并无人头。左右寻视,发现一个头颅落在离尸身丈许处,鼓目张口,神色惊恐,正是第五舵舵主朱有能。

    李四昌大惊失色,惶怒交织,几乎不能相信眼前之所见。

    刘沛识得朱有能。此人在二嶂坳时曾和第六舵舵主杨前奋口角,但杨前奋英勇战死后,他却磕头认错,是个恩怨分明、直来直去的汉子。

    李四昌:“朱舵主是被极其锋锐的力量削首而亡,看样子,这只魔不简单啊。朱舵主尸身略已变味,身亡应有一日以上了,也不知马堂主他们是吉是凶?我们得赶紧找寻!”

    刘沛尤其担心何小沛,道:“多一人多一分力量,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尽快找到他们。”

    二人急上,行不百步,只见一人被齐髋断为两截,身腿异处,两目圆睁,却是第二舵舵主白文华。

    李四昌与白文华感情交好,蹲到尸身之前,哀恸不已。

    刘沛见过白文华两次。其人锄强扶弱,刚毅不屈,《五色奇石功》亦是出神入化。在二嶂坳中临别时,他又主动担责,答应暂时照看何小沛,留给刘沛的印象颇好。此时刘沛见其惨死荒野,不禁神色潸然,红了双眼,心中更是担心何小沛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