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明降冤人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竹墨飘飘字字飞

第一百八十五章 竹墨飘飘字字飞

    吴与伦震响手鼓,以《燥鼓摧心论》发出浑厚的鼓音。

    胡晓知以一个“静”字相对,鼓声立绝,吴与伦的辩力也随音消散。

    刘沛眼见大开,心想:“此人以《百字真文》的功法,在短短数招之内就瓦解了三位强敌的进攻,其实力至少不在七柱薛言盛、八柱封寒松等人之下,怪不得他能与杨中使并位正统阁三使之列!既然能以字意破敌,那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应付不了的。”

    胡晓知对刘沛道:“年轻人,你护太上皇先走,我挡住他们三人。”

    刘沛依言带上朱祁镇,提气便走。

    胡晓知以三个“缓”字牵制三名敌人,意欲减缓三人行速。

    胡晓知运功御字的速度极快,冯大正离得最近,不及抵抗便被击中,顿时变得行动迟缓。

    姜上景以《温火炎罩术》运起炎罩,将自己罩住,“缓”字无法逾过,预力和炎力形成相持。

    吴与伦以鼓音相抗,辩力和预力在空中相交,辩力被预力击破。但“缓”的字型也变得曲曲散散,不再苍劲有力,行速也减慢下来。

    吴与伦连击三鼓,才将“缓”字震散。

    吴与伦又以鼓声相助姜上景,将另外一个“缓”字攻破。

    此时,胡晓知和刘沛已经带着朱祁镇奔出甚远。

    吴与伦、姜上景二人连忙拔腿去追,冯大正却动不起来,坐在地上运寒力驱除身上的预力。

    刘沛运起功法,跑得很快,即使带着朱祁镇,胡晓知也追赶不上。

    胡晓知在竹册中运起一个“速”字,“速”字再化作预力注入自己体内,行速立时大增,便能与刘沛并速而行。

    刘沛好奇心起,问道:“胡右使,刚才你何不以一个‘定’字,把他们三人定身;或者以一个‘倒’字将他们放倒;又或干脆以一个‘残’字将他们废掉?这岂不省事得多?”

    胡晓知笑道:“年轻人,你所说这几个字的立意都是极妙,可惜《百字真文》中没有这几个字。要是《百字真文》中什么字都有,那小说家的功法岂不是天下无敌了?其他各家的降冤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百字真文》中的每个字,都是由小说家的先祖为对付冤物或应付其它各家功法而研习开创得来的,每个字都相当于一招功法,不是随便臆思妄想便可成字的。”

    刘沛:“原来如此,只不知这《百字真文》中是不是真就只有一百个字?”

    胡晓知:“‘百字’仅是概指,其实《百字真文》里远不止百字。就好比小说家还有一套功法叫作《千词真文》,里面的每一个词也是一招功法,名为‘千词’,实则远不足千词。小说家哪里有这么多功法?只不过小说家的预力千变万化,其灵变程度与杂家的博力有得一比。所以,不管是《百字真文》还是《千词真文》,里中都蕴含了极多的招式。”

    刘沛:“这么说来,小说家的功法在降冤人各家之中,也算是很强的了?”

    胡晓知:“多未必强,广未必胜。小说家的字多、词多、句多,功法招式自然就多。至于强不强,那得看个人的修为了。同一家中的降冤人,有强有弱;同使一门功法,也有高有低。不是最强的一家中,也可能出现最强的降冤人。只是从总体上看,儒、道、兵等三家历来都是人多势众,功法广博,实力居上。小说家的实力,总体算是居中吧。”

    刘沛:“今日得前辈指点,晚辈算是大长见识了。”

    胡晓知:“这位小兄弟并不是正统阁中人;反正教也还没有下决定和正统阁联手,所以你也不是反正教的人。你是隐逸派的?如何称呼?”

    刘沛:“晚辈刘沛,也算是隐逸派吧。”

    胡晓知:“你的降力和功法已属一流,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尚不及你。你是医家纪愈山前辈那一支的?”

    刘沛不答,转开话题道:“胡右使举手弹指之间就击退了北日的三名强敌,您的《百字真文》神功,真是令晚辈眼见大开。今日有胡右使在此,我们必能突出重围。”

    胡晓知摇头道:“举手弹指?你说得倒是轻巧。北日十三道一个都还没有现身,现在说这个话,只怕为时过早。”

    刘沛:“我在屋中迎救太上皇时,遇到了北日十三道之一的十道韩中逸,幸得四柱及时出手相助,我才得以逃出。四柱此时应该还在和韩中逸对决,也不知他现在如何?”

    胡晓知:“韩中逸是寒毒水家的首领,《寒力毒诀》的功夫甚为了得。不过,以四柱的修为,即便降伏不了对方,也绝不至于落败,我们不用担心四柱。”

    刘沛:“我见四柱的《御道真经》收放自如,不在杨中使之下,说不定真能对付韩中逸。”

    胡晓知:“你还见过杨中使?《御道真经》不一定能对付《寒力毒诀》,但四柱还另有绝招,配合上《御道真经》,对付韩中逸应无大碍。”

    刘沛:“胡右使说的另有绝招,莫非指的是《异道玄经》?对了,四柱是杨中使的师兄,既然杨中使会《异道玄经》,那四柱也一定会。”

    胡晓知面色惊诧,说道:“杨玄名已经练成《异道玄经》?这个我也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说四柱另有绝招,指的并非是《异道玄经》。”

    刘沛:“我和杨中使同行共事过一段时间,亲眼见他使用过《异道玄经》。”

    胡晓知叹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四柱和杨中使师兄弟二人,一人修炼《时空玄经》,一人修炼《异道玄经》,没想到两人都已练成。尤其是杨玄名,他应该是当今天下第二个练成《异道玄经》之人。”

    刘沛:“杨中使说他的《异道玄经》只练成些皮毛,谈不上什么大成,比起反正教的宁教主来,差了许多。”

    胡晓知道:“‘泰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细流,所以成大也。’没有哪个人是可以在朝夕之间就将功法练得登峰造极的。既已登门入室,只要持之不懈,大成只是时间问题。杨玄名比宁无为年轻了二三十岁,焉知日后杨玄名就不能超越宁无为?埋伏在此处的北日十三道,绝不止韩中逸一人,可惜杨中使奉命到南方去联络反正教,尚未赶回,他若在此,我们今日逃脱的胜算就更大了。”

    刘沛:“我和杨中使一道去的南方。杨中使受了重伤,数月之内难以痊愈,即便在此,也帮不上忙了。”

    胡晓知惊道:“杨玄名受了重伤?是何人所为?他现在何处?前些时日我们折损了游南新,而今又重伤了杨玄名,正统阁接连伤损了两员猛将,局势维艰啊!”

    刘沛:“杨中使与我一同赴京,现在应该已至内城。他之所以负伤,是因为……”

    忽然,一阵巨大的响声打断了刘沛的说话,一只怪物从一处房屋背后钻出。

    这怪物生得像熊如兕,若猿类猴,半立半爬,似哭非笑,身体有一间房屋大小,模样甚是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