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明降冤人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旧时迷情终得解

第一百六十三章 旧时迷情终得解

    江平野心中苦痛,整日烂醉巷里,病酒窗前,人竟一天天消瘦下去。

    一年之后,江平野竟瘦了四十多斤,生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

    伍氏见儿子命在旦夕,她也知道其中原因,只得依从儿子,让江平野去迎娶阿桃。

    此时房氏又言:“已经过了年许,也不知这女人出嫁没有?不如叫人去打听一下。”

    江平野得知母亲同意迎娶阿桃,身体顿时好了一半。但毕竟还是虚弱,于是江平野让自己在反正教中的一位叫贝兴意的朋友前去打听。

    谁知房氏竟暗中收买了贝兴意,让贝兴意按照房氏的意图欺骗江平野。

    贝兴意打听到阿桃并未出嫁,而且还带着一个几个月的幼婴。回来后,贝兴意对江平野说:“阿桃已经出嫁,夫君是个富裕的商人,现在过得很好。她要我带话,希望你不要再去打扰她。”

    江平野闻言后,又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

    伍氏对江平野道:“既然对方已经婚嫁,你就死了这条心,不要再挂念了。”

    江平野道:“要我不再挂念阿桃可以,但我也有个条件:以后我再不纳妾。”

    伍氏同意了,所以后来虽然江平野与房氏没有子嗣,伍氏也没有再要求江平野纳妾。

    江平野因解了心中之结,身体便渐渐恢复。之后一心专研《破空剑册》,断宇剑的功力大进。又过了一年,因功绩卓越,江平野当上了反正教第六堂堂主。而他的朋友贝兴意因受到利诱,背叛反正教,改投正统阁。

    贝兴意向杨玄名告知了江平野与阿桃的事情,并献计劫持阿桃,以此要挟江平野。

    杨玄名派人核实此事,探知阿桃还是与儿子相依为命,生活甚为拮据。杨玄名是正统阁中的主和派,一直都想调解两派之间的纠葛。加之他见阿桃母子可怜,便以江平野的名义每月接济阿桃母子生活。

    这一接济,便是九年。

    前些日子,杨玄名收到阿桃寄来的一封信,是这八年来阿桃寄来的唯一一封信。

    信中写道:“平野,从你走后,我便怀上了你的孩子。我硬要把孩子生下来,为此阿爹被我气得一病不起。虽然你没有回来,但我知道你心中有我,只是你什么事都必须听母亲的,所以你定有你的难处。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回来的,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等你。但如今我已等你十年,为了孩子,我不能再等了。现在我已嫁人,他对我和孩子都很好,你不用再担心我们母女。这九年你对我们的接济,让我们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现在不用再每月寄来银钱了。对了,我们的孩子我还是让他姓江,名为悠悠。”

    江平野读完这封信,竟险些晕倒,口中暗念:“江悠悠!江悠悠!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泪水禁不住流淌下来。

    江平野得知自己竟有一子,又感怀阿桃对自己的深厚情谊,心中惊喜和愧疚交织。又想到当年被贝兴意欺骗,以致耽误了阿桃这么多年,又愤悔得咬牙切齿。再想到杨玄名对阿桃母子的接济之恩,而自己反断其一臂,又感到分外内疚和感激。

    江平野坐倒在椅上,呆呆发神。

    那边杨玄名却道:“郑堂主,杨某向你请教。”

    郑化龙:“你已连战数场,又断臂受伤。按道理来说,我不应该再和你动手。但今日你们对敌我教四位堂主,连过四关,若我不能把住这最后一关,传了出去,会有损我教的声威。势不得已,我只得和杨中使再切磋切磋。请杨中使先出手吧。”

    杨玄名:“郑堂主的《三色圣火术》已达登峰造极的境界,杨某自知望尘莫及。但为了双方缔盟之事,我也只有硬着头皮请郑堂主赐教。但《三色圣火术》威力太过惊人,我想在比试之前,趁我还有命在,把一件东西交给郑堂主。”

    郑化龙:“今日比试,点到为止。杨中使多虑了。”

    杨玄名:“还是先将东西交给郑堂主,我才能安心切磋功法。”

    杨玄名取出一只锦盒,以玄力向郑化龙送去。

    郑化龙略一感受,突然面色大变,竟站起身来,举起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那只锦盒。

    锦盒中所载之物,正是赤石。

    赤石本是火家降冤人家族郑氏火家的祖传之物,一直传于郑化龙的父亲郑造云手中。后郑造云在衡山与上魔对战,人魔同归于尽,自此这赤石便失去了下落。

    后来赤石被一位隐逸派人士在衡山一山涧下发现。这个消息很快传开,引来正统阁和反正教两派人士的争夺。

    为了这一块石头,不但那位发现它的隐逸派人士死于非命,正统阁和反正教双方在争夺过程中也死伤甚众。最后,正统阁夺得了这块石头,藏放于五圣峰之上。后来才有李终正盗石,又转交刘斌保管的事情。

    郑化龙生平最大的志愿有两件。第一件便是带领反正教驱逐正统阁,重返五圣峰。第二件便是将赤石重新夺回,以祭其父在天之灵。

    此时赤石突兀现于眼前,郑化龙就像看到圣物一般,毕恭毕敬地接过,就差没有跪地而受。

    郑化龙接过锦盒,不用打开都能感觉得到其中之物的真假,于是将之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然后对杨玄名道:“杨中使之意我郑化龙感激不尽,亦无以为报,但我也不能因私废公。既然你已疲伤不堪,那我只出一招,你若接得住,我这关就算过了。本教的各位堂主,你们可有异议?”

    马尘里:“如此甚好!郑堂主若出全力,难免以后别人闲话,会说我们以多欺少,以逸待劳。”

    惠不凡:“杨玄名已是强弩之末,哪怕要接住郑堂主一招,都实非易事。若真接得住,那也是天意。我无异议。”

    黄再临:“郑堂主既然这么讲,一定有其道理,我听郑堂主的。”

    只有江平野还在那里怔怔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