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明降冤人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北日重现天昏暗

第一百三十九章 北日重现天昏暗

    刘沛:“你们刚才不是说这地上的四个人是被什么《灭生大法》所杀吗?我是医家的人,怎么可能会《灭生大法》?”

    那老者道:“即使他们四个不是你杀的,你也有可能是灭生木家的同党,否则,你现在的下场已经和这地上的四人一样了。”

    刘沛无奈地道:“我也是刚刚才来这里,到底要我怎么说,你们才相信我?”

    忽听屋外一个声音道:“屋里说话的可是刘沛兄弟?”

    刘沛一听这声音,便知道对方是谁了,喊道:“叶大哥,是小弟刘沛在此。”

    两人进得屋来,其中一人正是反正教第七堂舵主叶宗问。

    和叶宗问一起进来的,是位五十岁左右的老者。

    青年惊愕地道:“你们认识?”

    叶宗问:“刘兄弟救过我的命,他和本教的梁堂主、许舵主等都是熟人,是我教的老朋友了。”

    青年:“原来是本教的朋友,失礼了。”

    叶宗问向刘沛介绍道:“我旁边这位是本教第十四堂堂主这位是本教第十四堂张欲详,这位年轻的兄弟叫程中兴,是张堂主的弟子。”

    刘沛对程中兴道:“不打不相识,原来你也是反正教的弟兄。”

    张欲详对刘沛道:“刚才你用《破穴内经》破了中兴的说力,我便猜到你不是敌人了。毕氏医家的人怎么会自甘于与北日为伍?”

    刘沛与张欲详、程中兴互相道礼。

    张欲详道:“地上这四个人都是正统阁的人,均不是弱手。他们死后瞳孔极度放大,不能闭目,又身无外伤,这是死于《灭生大法》的典型状貌。他们死的时侯都是满面惊恐之色,这就说明他们遇到了极强的敌人。明知不敌,肯定会逃,但一个都没逃掉,更加说明了对方的《灭生大法》已经到了驾轻就熟的程度,杀这四人只是瞬间之事。只有何极中有这个能力,他的弟子虽然也会《灭生大法》,但都达不到这个程度。”

    刘沛:“这何极中又是何人?”

    张欲详:“北日十三道之一。”

    刘沛道:“何为北日十三道?”

    张欲详:“看来刘兄弟对降冤人的过往历史还不是很了解。你可知道降冤人各家之中有些修炼禁术的分支?”

    刘沛:“这个我知道一些,比如魔道纵横家和暗逆兵家,我不但知道,还见过他们的人。”

    张欲详:“这就对了,这两家便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但修炼禁术的远不止这两家,包括灭生木家在内,其它还有很多家。由于他们被之前的降冤盟,以及后来的反正教和正统阁禁杀,所以便逃到了边远隐匿之地。

    “大约在十多年以前,这些被驱逐的各家分支为了对抗正统阁和反正教,便联合起来,在北方塞外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组织,称为‘北日’。意为北方的‘天日’。正统阁以‘天’自居,天无二日,北日针对正统阁,就要当这天上的第二个太阳。

    “因为正统阁居于五圣峰,以降冤盟的正统继承者自居,所以相对于反正教,北日更把正统阁视为头号敌人。

    “当时北日之中有十三个主要人物,是各家分支中实力最强的代表人物,合称为北日十三道,意为北方的太阳之中最强大的十三道阳光线。

    “这十三个人不但会各家的正统功法,而且能使用各种异常邪恶强大的禁术,又有大量心向禁术的跟随者追随。所以他们一旦结合在一起形成组织,正统阁和反正教都很难单独与之对抗。

    “十年前,正统阁为了对付北日,与反正教罢战言和,共同抗击北日。天魔山一战,正统阁反正教联军重创北日,从此北日便销声匿迹了近十年时间。”

    刘沛听到这里,忽然想起:“北日这个词,穿越到我们那个时代的风飘零和沙无根两位前辈不是提到过吗?我怎么就忘记了?沙前辈就是背叛反正教而投靠了北日。”

    只听张欲详继续讲道:“去年开始,反正教各地帮众均发现有禁术各家分支的人物在活动,而且活动频率越来越频繁。于是在不久前,总教便派我与第七堂堂主杨水清、第十二堂堂主黄再临根据线索到北方查探虚实。杨堂主就是叶舵主的师父。

    “经过细致严密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几个重要的事情。既然刘兄弟也不是外人,就告诉你也无妨,何况这些消息本就是要让大家尽快知晓的。

    “第一,北日重现。新的北日十三道已经归位,原来的组织重建了起来。何极中便是北日十三道中的第七道。

    “第二,北日和鞑靼达成了同盟协议,鞑靼入侵明朝,北日消灭正统阁。由于正统阁和明朝联系紧密,北日和鞑靼的利益就形成了一致。

    “第三,北日的主力已经向大同方向开进。按理说,有北日助阵,大同应该失陷多时。但之所以还未破城,我想是因为北日和鞑靼要以此为诱饵,钓一条更大的鱼。

    “听说英宗皇帝在王振的鼓动下已经御驾亲征,若大同早早被攻破,北日暴露了实力,估计英宗就不敢亲征了。明朝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有正统阁的力量撑腰。他们都还不知道北日已经卷土重来了。

    “目前的情势不容乐观。第一,正统阁的主力分散在各地,还在把反正教作为他们的头号敌人,亲征大军之中只有正统阁二线力量的一部分。听说只去了两个分阁阁主和兵家的一位阁老,以及几名阁员,连阁柱都没去一个。

    第二,明朝和正统阁都根本料不到北日已经重现,而且还和鞑靼达成了同盟,以为凭着五十万明军加上少量的正统阁降冤人助阵,就可以轻易击退也先的大军,殊不知已经是羊入虎口,引颈待戮了。所以,明军必败无疑。

    “刘兄弟,边关各地现在已经很危险了。我们之所以能深入虎穴打探消息,之后还能全身而退,完全是因为北日的主力已经倾巢而出。

    “局势刻不容缓,我与杨堂主和黄堂主商量后,大家当即作出决定:杨堂主赴五圣峰传告消息,黄堂主到亲征大军中去告知情况,我回南方本教总部禀报探听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