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明降冤人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矿人振臂惊庙堂

第一百一十三章 矿人振臂惊庙堂

    忽然,疗藤再度射了过去。

    蓝衣人这回却不躲闪,任疗藤绕到身上。

    疗藤在他身上围绕游走,竟似遇到久不相见的故人一样,甚是亲热。

    疗藤一阵兴奋后,赶快返回船上,将刘沛拖到岸边一颗大树旁,让刘沛的手碰及树体。

    刘沛尚有些许意识,会意后运起《疗生医经》,吸取树木上的天然生力。

    那棵树迅速枯萎,顷刻间,刘沛站起身来,恢复如常。

    蓝衣人一直在旁看着,说道:“敢问这位医家的兄弟与纪愈山前辈是何关系?纪前辈是我的恩人,于我有救命之恩。我叫叶宗问,是反正教第七堂堂下舵主。”

    刘沛:“叶舵主,在下刘沛,你刚才问的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你。”

    叶宗问:“你有疗藤,又会《疗生医经》,你不说我也知道你是纪前辈的传人。你怎么会和游南新的女儿在一起?你是正统阁的人?”

    刘沛:“我既不是正统阁的人,也不是反正教的人,我与刘姑娘也是途中偶遇,结伴同行。”

    游心宝闻言,心中一凉。

    叶宗问:“那就对了。他父亲与我有杀兄之仇,我敌不过游南新,只能抓她以作要挟。”

    刘沛:“他父亲与你的仇恨,与她无关。男子汉做事光明磊落,即便是不敌,也要以阳谋取胜,岂有欺人妻女之道?”

    叶宗问:“父债子还,游南新无子,我也只有找他女儿了。何况我也并不欲伤她性命,只是用她来牵制游南新。她不是一般人,也会降力,我也没有欺负普通人。”

    刘沛:“倘若反正教之人用挟持别人妻女的手段来对付敌人,那和正统阁那些阴毒虚诈之辈有何区别?还有何资格去指责正统阁滥杀无辜?叶舵主切不可泄私仇而失公理。”

    叶宗问闻言,面如土色,待在原地半晌不语,忽然说道:“刘兄弟,你说得对,不能为了报仇,损了我反正教的名声。多谢你提醒,不然我便要犯下大错。”

    刘沛:“我就知道反正教的兄弟都是明晓大义,正大光明之士。梁林深梁堂主、许效民许舵主等我都见过,他们都是我所钦佩的人。”

    叶宗问:“原来刘兄弟还是我反正教的熟人!不打不相识,今日有幸得交,也是我的荣幸。”

    两人觉得对方并非外人,便畅谈起来。

    刘沛问到叶宗问和游南新何以结仇,叶宗问答道:“我兄长叶宗留,便是因游南新而遇害。”于是向刘沛详述了事情的原由。

    叶宗问的兄长叶宗留,是浙江庆元人,自幼习武,精通武学,曾为处州府衙衙役。

    正统七年,他合同王能、郑详四、苍大头等聚众近千人,进入仙霞岭山区开采银矿。

    当时的开采和生活条件都异常艰苦,劳动所得也十分微薄,而且时常发生矿塌石坍,导致死者甚众。

    正统九年,福建参议竺渊领官兵千人入矿区,禁止民间采矿。

    因矿民无法维持生计,叶宗留等被逼率众起义,杀死竺渊,杀伤指挥刘海,大败官军,震惊朝廷。之后,官府采用分化招降的策越,策反了王能等三十多人,帮助朝廷诱杀了郑详四、苍大头等三百余人。

    叶宗留率余众逃走,多处转移,一面开采银矿,一面积蓄力量,受压迫的民众应者云集,叶宗留声势复振。

    正统十二年,叶宗留再举义旗,攻入政和县城,复入福建蒲城、建阳、建宁,控制了闽、浙、赣三省交界地区的交通要道,自此从者益重。

    朝廷以义军“扰乱局势,震动国本”为由,请正统阁出力镇压。

    正统阁命兵家分阁前去协助。

    反正教闻讯,遣第四堂、第十堂、第十四堂驻入义军之中,以防正统阁突袭。

    正统阁复令法家分阁、杂家分阁驰援。反正教亦复遣第六堂、第十三堂助阵。双方剑拔弩张,形势激烈。

    这个时候,法家分阁阁主石辅成和杂家分阁阁主封寒松亲往义军驻处交涉。封寒松言慰义军,安抚难民,使民情暂缓。石辅成对义军晓之以法,动之以理,倡议双方提出条件,商量解决之道。经磋商,双方制定了一个赦免罪责,招抚义军,利国利民的协议。朝廷当时也默许了这个协议,于是叶宗留也准备解散义军,前往受降。

    朝廷中自然有人不满意这个结果,于是传言到正统阁,说石辅成和封寒松伐贼不力,妥协求全,甚至有说是二人拿了叛民的好处,故意拖延不决。

    正统阁迫于朝廷压力,将二人撤回,并派游南新前去指挥大局。

    游南新假意调查一番后,便向天柱上书道:“自叶贼举事以来,滋扰乡绅,多所妄杀,之中牵涉巨大,荼利毒益。其行暴可及虏,残能逾魔……初时贼盛官弱,贼则欲猖;而今大军逼近,贼则欲降。彼自恃能游刃于猖降之间,大军但走必又反,大军再至复降。若反不致死,降可保命,此事一旦广传,必致国中之逆民尽皆敢叛,治下之盗寇尽皆敢反。之后天下大乱,人间大冤,为期不远矣!”

    天柱为其言所惑,竟否决了石辅成和封寒松的办法,同意彻底剿灭叶宗留的起义。

    于是,正统阁召开“九柱大会”。

    正统阁的大事情,必须在九柱大会上议定,也就是由九个阁柱共同商议,最后每人发表意见并表态,少数服从多数。天柱除享有一票之权外,还独自拥有否决之权,也就是说,其他八个人都同意,但天柱不同意,事情也通不过。

    当时游南新虽说动了天柱,但若另外几人中只要有五人不同意,这个事情还是通不过。结果却是,另外七位阁柱,除三柱石辅成和八柱封寒松反对外,有四人同意,一人弃权。最终六票比二票通过了此事。

    正统十三年十一月,正统阁假意撤回人马,反正教也撤回教众,叶宗留率部前去受降。官军指使义军中的叛徒假意袭扰官府,并以此为借口,伏击叶宗留。

    这次参与伏击的除官军外,加入了正统阁儒家分阁的降冤人,叶宗留部不能抵挡,死伤惨重,叶宗留也在战斗时中流失而亡。

    叶宗留牺牲后,部众由叶希八率领,在反正教的支持下,继续同朝廷和正统阁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