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千年之命 » 第十二章 远征外太空

第十二章 远征外太空

    听完曲波激情澎湃的发言,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挥臂高呼“加油!加油!……”,人群激昂!会后,这次随行人员与家人朋友们握手道别,现场有笑声,也有哭声,有父母的叮嘱,有爱人的牵挂,有恋人的依依不舍,有朋友的祝福。这场景,完美展示一副人间离别滋味的情景画。曲波和阿丽娃也跟爸爸妈妈及家人告别。

    “波波!丽娃!你们俩要保护好自己!我等着你们回来抱我们的宝贝孙子!”

    “老爸!老妈!你儿子和媳妇有贵人相助,命大!你们放心吧!姐,这段时间要辛苦你了,多去陪陪爸妈!”曲波对家人说。

    半小时后,曲波带领的这一千名英雄整装宇航服,从太空门进入飞船内,此时现场想起了“祝你一路顺风”的旋律,太空门关闭。

    “大家各就各位,听指令,启动飞行模式。”曲波宣布命令。飞船的灯光亮起来,缓缓的上升,“丝带包”也慢慢涨大,一千米,十千米,二十千米,三十千米……,转眼间,飞船已消失在视野里。

    一段历史

    一个故事

    你创造了这段历史

    你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轻轻地

    你走了

    就如一道光

    划过星空

    在无边无际的瀚空中

    寻找希望之光

    光亮总是照亮别人

    慢慢黑暗过程

    自己默默承受

    历史会懂的

    伟大是因为有大爱

    飞船出大气层后,速度直奔光速,在真空中“丝带包”的反引力作用微粒子运动明显加速,“丝带包”涨大到飞船的万倍级的极限值,开始最大速度驱动。在浩瀚宇宙,如无人之境,如脱缰之马,撒野狂奔,一瞬十万里。

    “开启星空导航。”在飞船总控制中心,曲波下指令。

    星空导航地图开启,在飞船总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一块视窗画面,是一张动态的星空图,这画面出现的是多维立体图,可多维度切换视角查看飞船的位置,飞船的位置坐标始终是以地球为中心基准计算距离和维度方位。在太阳系内导航,是提前在地球上发射了绕各行星的同步近轨导航卫星,对于人类已经有登陆过的星球,已在此星球上建立了信号发射站,比如,月球上和火星上都有建立人类实验基地,人类经常定期有往返于此星球与地球,这些基站会发射定向脉冲信号,路过的飞行器都能接收到。

    而飞出太阳系,导航就变得复杂多了,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飞船飞出太阳系,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当然,做了很多预案。飞船星空导航系统能自动捕捉脉冲星发射的脉冲信号,通过识别自动记录并保存脉冲星的方位和空间维度信息,并自动将脉冲星编号,沿途中,飞船上能根据需要制作小型导航卫星,飞船上有3D打印机,备用数万个卫星的材料和半成品(集成好的功能设备),只需按图打印卫星框架,将其他半成品组装上去就能用。沿途可对一些恒星发射近地同步卫星,以做导航用。每发射一处卫星,导航系统会编号并记录其方位和空间维度信息,位置距离是相对地球的。

    “我们将路过火星,去那里的人类基地坐坐,与火星基地联系!”曲波又下指令。

    通信部立即与火星基地卫星电话视频:“火星,火星,我们是人类一号飞船,马上要路过你们火星,想去你们那看看?”

    “欢迎来到火星基地,我们安排降落地点。稍后将地点坐标发给你,注意查收!”火星基地负责人回复道。这位负责人名叫曾勇,来自中国国家科学院,是一位资深的天文科学家,带领团队在深空探索方面取得很多重大成果,为人类进入太空积累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知识,而曲波叶正为此想前来讨教关于这次飞行方面的建议。

    跟火星基地确定降落地点后,“人类一号永动飞船”开始降落模式,收缩“丝带包”致火星引力级,开始降落,在距火星地面九十公里的上空停车。曲波带领十几名各学科代表一起从太空门出去,通过“丝带包”的快速通道,瞬间到达地面,直接对接基地发射口,曾勇和他的团队人员已在发射口等候,打开基地窗门,曲波他们进入基地通道,窗门关闭。

    基地占地面积两万多平米,按功能分为八个区,每个区是一个像蒙古包的建筑物,中心总务区是一个巨大的“蒙古包”,其他八个小“蒙古包”均匀分布在这个主体外围,有通道与总务区连接,另各区小包也有通道相连接。发射场地距离主体包有五公里的距离,是一条密封的通道直通发射口。

    曲波团队人员跟随曾勇一起来到主体包内,此时,主体包的餐厅里,已准备好饭菜,只等难客人来聚。看到这,曲波一行人非常感动!

    “曾教授,你们太费心了!这顿饭真是太珍贵了!”曲波感谢曾教授。

    “家乡人远到而来,没有其他的,只是吃个饭而已。别客气!这些饭菜都是产自基地的,我们这已实现生活必须品能自给自足了。”曾勇介绍道。

    “真好!你们真了不起!应该客服不少困难吧!”曲波团队一位学者答问道。

    “大家边吃边说啊!说到建立这基地,困难肯定是有的,特别是建立初期,非常艰难,这是经过几代人才建起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算是乘凉的人了,这真的非常感谢前人们的无私奉献,大爱付出!”曾勇发自内心的感谢道。

    “创业难,守业更难!曾教授你带领团队这些年在太空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地球人都知道你了!这次来是专门来向曾教授你和你的团队学习讨教的。还请曾教授与你们同事多多指教!”曲波表心道。

    “曲教授,这么年轻,就担此重任,地球人都知道你为人类的许多困扰已久的重大疾病找到了解药和抗体,这些伟大发现才是人类功勋,你和你的团队才是最最了不起的!我们有共同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所以,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曾勇语重心长的说。

    “曾教授,你来到这基地有很多年了吧?”曲波突然问起这个问题,是乎有更深的问题。

    “曲教授,看来你是来查火星基地历史的,哈哈!我是十五年前来到这里,当时这基地刚建立这主体包,那时很多物质还需从地球运送过来,每年有一到两次,每次会从地球带够差不多年的食品食材和一些药品,其他,连续有几年因扩建这基地,现周围的那几个包分几批做过的,整体包以及内部设备等等,都是模块化设计的,在这里只需简单组装就能用。”曾勇述说道。

    “那飞行器返回时有没有带什么火星上的东西?”曲波话中有话说。

    “当然,我们也不能让飞行器空着回去,平时,我们会出舱去堪查,会搜到许多有特殊作用和价值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些石头块块,只是它们的成分特别,许多在地球上是没有的。”曾教授耐心地讲述过去的历史。

    “曾教授,不瞒你说,我们就是为了一块石头而来。可以说,“人类一号永动飞船””的创举诞生就是为了一块石头。”曲波说得很玄乎。

    “为了一块石头?什么石头?”曾教授被带起胃口了。

    “就是从这里拿回去的一块石头,一块白色的石头,不知道曾教授你有没有见过?。”曲波道出实情。

    “十几年来,从这里拿回去的石头不计其数,我见过,摸过的白色石头也多如牛毛。如果要说到某一块石头,那我真没有特别有印象的。”曾教授解释道。

    “曾教授,你说的是实话。石头太多,要说哪一块石头,谁会有印象。我只是听见过那块石头的人说,那块白色石头方方正正,用放大镜看外表有些奇特的图案,那图案像是人工或机器雕刻成的,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当时国家科学研究院有人对其进行了物质成分研究,发现其有医药作用,后转给医学研究院,医学研究院对这石头进行深入分解研究,研究发现,这石头内有些元素分子具有修复受伤的神经细胞特效,但是由于这石头太小,经过分解成几小块后只适合做研究用,因为是从火星上采集的,比较宝贵,有几小块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几个重要国家当做礼物送给这些国家做科学研究用。国内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医药科学公司从医药研究院弄到了一小块做研究,后来开发出了一种专治脑损伤的药。数量不多,只有几十份。十二年前,我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意外事故,当时脑部严重损伤,一直昏迷不醒,可以说处于休克状态,当时救治我的医院专家们已无能为力了,正是一次求助全国有名的脑科医院的专家们时,一位专家提到有这个药,有没有效果可以试一下,可以说这专家的意思是死马当活马医,这药是深圳一家公司研究生产的,刚好我父亲与这家公司老总有过交集,都是一个行业里打拼的,于是我父亲去找到这家公司的这位老友,可能是天不绝我,刚好还有一个疗程的药,给了我父亲。我服了这药四十八小时后就醒了,神奇吧!”曲波娓娓道来,详述关于白色石头的故事。

    “还有这么神奇的事!看来以后,我得拿着放大镜去找石头,哈哈!”曾勇幽默风趣的笑道。

    “曲教授,刚你说这次宇宙之行,包括“人类一号永动飞船”的诞生都与这石头有关系吗?”旁边另外有人问道。

    “是啊,说来话长。后来发生许多事都与这石头有着不解之缘。不知大家有没有印象?十年前发生的席卷全世界的病毒事件?”曲波对着大家问道。

    “当然记得。”

    “刻苦铭心!”

    “永远都忘不了,在那次病毒事件失去的亲人们。”

    “……”

    大家纷纷发表对那次事件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