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不存在的实验 » 第五十二章 重启行动(下)

第五十二章 重启行动(下)

    在我的一声出发之后,我们三个同时向着各自的目的地奔跑起来。我们约定每奔跑20分钟,就停留休息10分钟,除补充必要的能量外,更重要的是不造成身体,尤其是心脏的负担。

    毕竟我们三人都并非长跑运动员,在没有经历过专业培训和长期锻炼的前提下,即使有能量细胞的加持,我们也不敢掉以轻心。

    除了在奔跑时间上进行控制之外,我们将平均速度控制在每小时40公里。在此过程中耳环系统会对能量细胞和生命体征进行实时地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则立即停止奔跑。

    由此计算,差不多150公里的路程将花费6个小时。

    在起初的5分钟内,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基本能适应这样的奔跑节奏。

    由于我和陈松对耳环系统进行了改造,因此在能量细胞运作状态下,系统开启了增强模式。虽说此时的心率已超过130BPM,若放在平时,耳环系统早就应该发出了警报,但在增强模式下,尤其是能量细胞被调度到心脏内工作时,目前仍处于正常值范围内,并且显示心脏的状态评价为:90分。

    当然最关键的是我自己的主观感受,我并没有感觉到有任何的不适,并且开始慢慢适应了在这种快速奔跑中地有氧呼吸方式。而对于四肢来说,这种奔跑的速度并没有达到最高的上限,非但我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反而让我在奔跑中有一种释放和愉悦感。

    这样的状态让一直持续到第14分钟,耳环系统中心脏评价分掉到了80分,心率达到了150BPM,原本绿色的状态显示变为了黄色,我料想陈松和苏润遥也应该出现了和我类似的情形。我略微放慢了一点速度,由40公里的时速,降到了30公里,2分钟后心脏评价仍是80分,但是心率略有回落显示为138BPM。

    就这样坚持到18分钟后,按照之前我们三人的约定,我开始慢慢地放缓了速度,进入了慢跑状态,直至20分钟我停下了脚步。

    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接通了苏润遥和陈松。

    “休……休息,别再跑了!”

    “我也刚……停下。”陈松和我一样,大口喘着气。

    “嗯,别立刻坐下,最好保持慢走的状态,让身体有个缓冲。”苏润遥说话时的气息听起来比我们两个都好很多。

    我和陈松同时回应道:“知道。”

    “我在14分钟的时候,就开始放慢速度了,心脏负担远超出了我的预计。”我向他们说着我的情况。

    “差不多我在15分钟。”,“我比你早点在13分钟左右。”苏润遥和陈松分别说着,这和我当时预料的情形基本相符。

    “下一段奔跑可能时间上会有变化,但是记得一定要及时调整,不要硬撑!”我最担心的就是苏润遥,虽说她曾经是运动员,但是出于男性对女性天然的认知,总是觉得女性在身体上要弱于男性,再加上我对苏润遥的保护欲,更是让我对她一直有所牵挂。

    “没事,我知道自己的身体状态,我比你们更懂得怎么和身体保持平衡。”紧接着她又问道:“刚才耳环系统内心脏指示颜色由绿变成了黄,我还一直在奇怪,怎么会有黄色?这还是今天我第一次看到除了绿色意外的其他颜色!”

    “那不是你眼睛看到的,那是直接在你脑子里成像的,根本和可见光无关,只要你脑子还是正常的,你当然能区分出不同的颜色了。”陈松解释道。

    “你脑子才不正常呢!”

    “好了,我们快补充能量吧,别浪费时间了!”我催促着两人。

    在补充完能量之后,没过多久身体又恢复如初,此时的心率和评分也都回到了最初的原始状态。

    又是在我的一声“出发”之后,我们三人开始了第二次奔跑。

    就这样,我们三个经过几轮的奔跑之后,都已经慢慢习惯了这样程度的运动模式。

    除了在第三和第四次的奔跑中,心脏在10分钟左右就出现了黄色评分之外,之后反而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晚。

    我在第七次奔跑时,甚至全程都是绿色90分的状态,始终没有出现过黄色。而那次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奔跑的乐趣,跑着跑着,我感觉呼吸顺畅、神采飞扬,脚步也变得格外轻松起来,我甚至有了想要继续跑下去的冲动。

    进过交流之后,陈松也有这样的想法,苏润遥告诉我们这是大脑奖赏机制所引起的运动兴奋,类似于大麻素,让人产生愉悦感并减少焦虑。

    确实如苏润遥所说,除了愉悦感之外,我的焦虑也明显消失了很多,原本在奔跑时,还一直在思考着之后可能会发生的种种意料之外的情况,并始终为之担心,而现在除了享受奔跑中的快乐之外,很少再会去考虑之后的问题了。

    太阳已当空,此时阳光的绿色显得比之前深了很多,虽然不是夏天,但是仍然会感觉到热气逼人,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地面也开始发烫。

    好在我们都装备着最新的特制运动跑鞋,除了防磨、透气、助跑之外,内部还配置了简易的按摩和降温设备,这让我们在休息时得到了更好的放松。

    我们越跑越接近世界的边缘,距离目的地差不多还剩下不到50公里的路程。根据导航地图显示,再跑出20-30公里,我们都将离开现在的高速公路。苏润遥将进入盘山公路,我则会跑入一片荒漠,只有陈松是略显轻松的海岸公路。

    “你们的能量补给还剩多少?”我问。

    “我还剩一半。”苏润遥回答。

    “我不到一半了。”陈松的声音略显的疲惫。

    “我和苏润遥之后的速度会放缓,你的路况虽然比我们好,但是你是路程最远的,而且考虑到之后游泳和潜水的情况,你也放慢点速度,能量棒省一些用。”我对陈松说。

    “嗯,我知道,我算过,应该是够的。”

    第一个跑出高速公路的是苏润遥,高速的尽头直接连接着一段公路,在经过将近3公里的直线路段之后,就进入了盘山公路,蜿蜒起伏的线路,让苏润遥的速度放缓到了2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之下,苏润遥有效的利用了地势,合理地分配了能量细胞,因此她在跑动中并没有再遵循之前休息的方式,而是始终保持着奔跑状态,利用下坡的间歇来调整身体的状态,同时再次放缓速度,进行适度的休息。

    最后的2公里,已经完全没有路了,进入了一片原始森林之中,苏润遥只能根据地图导航在森林中进行摸索前行。1个小时之后,苏润遥首先到达了目的地,森林的尽头是一座峭壁,山崖并不高,根据耳环系统的测量,山崖在100米不到的高度,但是根据苏润遥的目测,攀岩并不简单,这座峭壁特别的光滑,几乎没有可见的踩脚和抓手点。

    苏润遥第一时间就换上了整套攀岩装备,这种野外攀岩,不比人工的攀岩道,除了缺少专业的保护装置之外,更凶险的是崖壁上长满了各种藤蔓植物,即湿滑又扎手,让攀岩的难度增加了好几倍。

    苏润遥调整了能量细胞的分布位置,并再次增强了眼部的视觉感应细胞,这次崖壁上的细微的凹凸变化点也都显示在了她的眼前。足足观察了将近有10分钟后,苏润遥规划出了一条最佳的攀岩路径,并将路径线路显示在了耳环系统之内。

    攀岩鞋、攀岩扣、攀岩抓、安全锁、绳套......苏润遥最后检查了一遍所有的攀岩装备后,将手搭上了山岩之上,用力抓了两下之后,双腿发力腰部一顶,就上了山崖。

    我在下了高速之后,心里一直牵挂着苏润遥,我始终通过耳环的共享系统,观察着她,当看到她的身体始终保持着最佳状态时,我才放下了心。

    和苏润遥的情形相似,我在下了高速公路之后,也经过了一段相对平直的普通公路,但是渐渐的眼前的路就消失了,眼前只剩下了一片无尽的荒漠。

    脚下是一层干硬的沙土,零星的有几株红柳,在长久的日光照射下,戈壁的土地上显出条条龟裂,一直蔓延开来。头顶的烈日加上地面的温度,让眼前的绿色已略带一些青色。

    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涌上我的心头,我敲打了两下头部,对能量细胞进行了重新的分配,将一组调度到了自己的脑部,让自己在这样的单一高温的状态下保持清醒,防止产生幻觉。几秒之后,恐惧感消失了,我最后补充了一点能量棒,喝了几口水之后,向着最终的目标发射塔跑去。

    陈松在跑到海滩边的时候,已比我们离开公路晚了整整1个小时,他看着眼前的大海,心里默想着:“不会有鲨鱼吧!”

    陈松脱下了背包,取出了仿鱼皮游泳衣,小型氧气装置,以及一套游泳助力辅助动力装置。在清空了背包内的所有装备之后,陈松将背包由内向外翻转了一下,露出了同样仿鱼皮的内层。然后将能量棒和水重新放回了背包内,背在了身后。

    耳环系统显示,此时的海水温度在15摄氏度,他略微调整了下游泳衣上的温度调节装置,防止体温的流失,就一步步踏入了海中。

    在辅助动力装置的帮助下,陈松游泳的时速达到了15公里,照此计算,40分钟后就能抵达最后的目的地了。

    我和苏润遥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到达了世界的边缘,导航显示我们已在发射塔10米的半径范围之内,通过夜视仪,我和苏润遥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发射塔,但是世界边缘的景象直接吸引住了我们的注意力。

    苏润遥在登上山崖之后,山顶之上是一片更广阔的森林,参天的大树比之前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更为高大挺拔,一眼望去幽暗的密林深处显得阴森恐怖。

    夜视仪中可以看到在密林5米处有一道淡淡的绿光光幕,将整片森林切分开,和天空连为了一体,越向上越无法区分光幕和天空的界限。

    “这应该就是这个世界的边界。”苏润遥心中默默地想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苏润遥踏入了森林,朝着光幕走去。

    贴近光幕的时候,苏润遥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光幕之后层叠交错的高大树木。

    安全起见,苏润遥捡了一根树枝伸向了光幕,她并没有感觉到任何触碰感和阻碍,树枝直接穿过了光幕,只能看到树枝和光幕的交界边缘处隐隐的有一些奇异的绿光发出,而光幕的另一边,树枝完好无损,她抽回了树枝,仔细查看着,没有发觉任何的异样。

    几次尝试之后,苏润遥鼓足勇气,向着光幕垮了过去。

    和树枝穿过光幕时相同,苏润遥就这样直接进入了光幕,同样没有丝毫被阻碍的感觉,光幕之后就是深不可测的黑暗森林。来回几次之后,她都无法理解世界的边缘究竟代表着什么,一头雾水的退出了森林,回到了山崖的空地上。

    而此时的我,也正如苏润遥一样在试探着光幕,不同的是我看到的光幕之后是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

    我接通了苏润遥:“你到了吗?世界边缘?”

    “嗯,看到了。但是我不明白明明是世界边缘,为什么在边缘之后,还有着一样的世界。”苏润遥问。

    我思索了片刻,和苏润遥说出了我的猜想:“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世界边缘,应该是夜视仪的效果,边缘处应该有一定的热量辐射,导致在夜视仪中被我们看到,如果正常情况下没有夜视仪,我猜应该什么也看不到。

    而边缘之后,应该只不过是一个虚无的无边世界,我这里是荒漠,陈松是大海,如果我猜的没错,你那边看到的也应该也是可以无穷无尽复制的内容。”

    “我看到的是深不见底没有尽头的森林。”苏润遥立刻就回应了我。

    “嗯,这就对了,世界边界之外只不过是一片虚无,无限重复,不会有尽头。”

    我和苏润遥都陷入了沉思,突然之间传来了陈松的声音:“我终于到了,你们怎么样了?看到光幕了吗?好神奇!”

    这时我和苏润遥才突然想起了原本的任务。

    “我们先找到活动盖板吧!”我催促道。

    15分钟后,我和苏润遥相继找到了按压板,并顺利的弹出了重启键,又经过15分钟后,陈松也发现了按压板的位置。

    没有过多的言语,我们三个把手都放在重启按钮之上。

    “按!1......2......3.......”我们都默默地读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