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的任务有点不对劲 » 第十六章 集会

第十六章 集会

    文墨居,会客室内,袅袅青烟,清香扑鼻,花鸟字画悬挂其间,看得出此间主人,雅致高量。

    赵然听着王掌柜的计划,时不时的皱眉思考,拍手叫绝,连连点头。

    专业的果然不一样!

    赵然和王掌柜商量好了,告辞准备离开,赵然对王掌柜的计划充满信心!

    王掌柜自己也没想到,竟然能这么容易就说服赵然。

    总之,那件事,成了!

    ……

    安远城并不是按照一坊一坊的布局,而是一里一里的排列,一般一整条街就是一里,在大洛只有国都宛邱城是按照,一坊一坊的布局,每一坊内,则有数里。

    安远城北面的学梅里环境清幽,街道两旁种着两排梅花,冬天梅花迎着霜雪独自绽放,是安远城里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景,也吸引了很多好梅之人,迎着风雪前来赏梅,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文章,这里住着很多致仕官员,文人雅客。

    学梅里因梅而名,理所当然的这里的住户都好梅,家家户户都种着不少的梅在自家院里。

    怀易讲郎在十字路口向北一直走,来到了谷府。

    谷府里的那位郡丞姓谷讳憉,是文坛大家,于书画一道也颇有建树,尤擅画梅。

    郡守唐师周来了安远城以后,颇为强势,谷郡丞又是个闲云野鹤的性子,无意和唐郡守争权,多出门访友,谈玄论道,品评文章书画。

    今日便是怀易讲郎听说谷郡丞在郡衙处理了几日的公务,不胜烦忧,邀请了几名好友在家中饮乐,便带一副书法前来拜访。

    怀易讲郎随门僮进入谷府,谷府后院有一方水塘,水塘里养着各色锦鲤。塘边水榭走廊有僮仆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的端送酒食,女眷在西侧弹琴,东侧便是十余名文士饮酒交谈。

    怀易讲郎远远一看,认出了几张面孔。

    那个穿着鹤衣大氅的便是郡丞谷憉,穿着霜白色圆领袍子的似乎是沈知秋。

    沈知秋是郡内名士,进士功名。

    往栏杆边一看,有个男子正与谷憉郡丞说着话,四十岁上下,身量修长,须长,肤白。

    李辰!怀易讲郎曾在宛丘见过李辰一面,因此一眼就认出了他。

    李辰和谷郡丞是同一科高中进士,但是经历却颇为坎坷。

    和谷郡丞同进士出身不同的是,李辰当年高中探花,拜翰林院修撰,后来皇帝前往翰林院,不曾想李辰出言规劝皇帝远佞臣,从此以后官运不顺,颇遭排挤,不得已,李辰归乡著书。

    到今日已经有二十余年。

    不曾想今日却来了安远城。早就听说谷郡丞和李辰关系要好,怪不得谷郡丞抛下了郡衙的公务也要回家宴客。自李辰辞官后,名声越发在士林大了。

    归乡著书期间更是沉淀积累,文气日日剧增,到如今已经距离大儒一步之遥。

    迈过去了,成就大儒,以前的那些宦途的阻碍就不值一提。从此迈入另一片天空,从棋子变为执棋之人。

    怀易讲郎心中大喜,李辰在书法一道颇有浸淫,若得李辰一句夸赞,今日的事就成了!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卷轴,心里不免忐忑,若不入李辰眼缘,那一切皆休。

    怀易讲郎虽借着拜访谷郡丞来参与这次集会,但也不会真的不顾身份的凑到谷郡丞和李辰跟前惹人厌烦。

    上前和谷郡丞见礼,谷郡丞果然把他介绍给了李辰,随后互道了几声久仰,怀易讲郎退到一旁和郡内的名士们交流。没有急着表现自己。

    哪知怀易讲郎不想急着表现自己,但是座下的众人却对怀易讲郎近些日子的所作所为颇为好奇。

    “怀易兄,你到底在那燕风园里做了什么?”

    刚刚坐下的怀易讲郎便听到了有人问到这些日子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不过这不是在书院里,这些人也不是书院里的教授,讲郎,不能用山长压他们。

    “快要成了,快要成了,到时候李兄可要赏光,到书院一观。”怀易讲郎笑呵呵的看过去,发问的人他认识,是郡里的举人李允昌,平时在其他地方的集会,两个人交流颇多,私下里也有交往。

    其他人见李允昌问起这事,都好奇的投来目光,他们都有子弟在白鹿书院里学习,白鹿书院里发生的事他们也都已经知道,只是几天过去了,一点消息也没有,着实令人好奇。

    不过见怀易讲郎,不想深入的讲下去,也就息了心思。

    到时候就去看看就知道了,这几天已经忍过去了,也不差再来几天。

    “呵呵,你呀,搞的神神秘秘,遮遮掩掩的,我倒要看看到时候拿不出东西,你要怎么说。”

    李允昌笑着打趣怀易讲郎并不是真个要怀易讲郎说出什么,只是好奇罢了,意识到怀易讲郎真的不想讲,便且住了,替怀易讲郎解围,防止被别人穷追猛问,怀易讲郎到时候不讲也不是,讲也不是。

    “听说,新上任的都尉南青,殉职了,这些天,郡丞忙的不着家,就是因为此事。”

    “好像是和一个亡命之徒有恩怨纠葛,两人俱亡,但却累的郡衙里,诸多都头捕快身死。”

    怀易讲郎静静的听着,后一个说话的显然是知道详细情况的,但是说完之后,就不再继续说了。怀易讲郎也听说了这件事,不过那时候他还在燕风园里主持那件事,就没有了解详细情况。

    怀易讲郎和座中诸人也不发问。郡守一向不喜士子谈论国事,郡事,座中诸人虽已都是举人,但是若惹的郡守不喜,难免在郡里受到刁难。

    再者座中诸人来源复杂,今日若是说了什么出格的话,传了出去,也会大大影响自己。

    “今日不谈杂事。”坐在上首中央的谷郡丞在名士们开口谈论的时候,并没有阻拦,这件事已经传遍郡里,阻拦也是无用,现在开口避开这个话题。

    座中诸名士随即略过这个话题。

    谷憉说道:“诸君今日难得齐聚一堂,不如办一个雅集,诸位今日有什么书画,文章,诗词,新作,都拿出来瞧瞧?”

    众人交谈起来,不过没有打头阵的。

    这时众名士中有人出声说:“我有一幅画,请诸君品鉴。”

    说话的名士拿出一副腊梅图,铺在桌上,画中腊梅枝干虬劲,梅花凌霜傲雪,不过画者并不是画的一整个梅树,仅仅取了寥寥两三枝,伸展出来的梅枝。颇合“赏心只需两三枝”的韵味。

    怀易讲郎心中一动,这幅腊梅图并没有题诗,但是自己怀里这幅书法,却正好是一首梅花诗,于此时的这幅画,相得益彰,不过他没有立刻拿出来。

    众人纷纷就这幅腊梅图进行点评,画梅者众,特别是在这学梅里中,人人几乎都会画梅,但今日郎景然拿出的这幅腊梅图还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座下众人只是反复的说枝干虬劲之类的话,说不出特殊在哪。

    本是站着的李辰,这会已经坐在谷郡丞身边,品鉴腊梅图,笑道:“这梅枝,苍劲有力,墨迹不同寻常,不像是用笔画成的,这位郎先生怕是折了梅枝,沾墨拓印的吧。”

    郎景然在下首,连忙拱手道:“先生真的好眼力。”

    有了郎景然的“抛砖引玉”,接下来其他人也纷纷拿出来自作或者收藏的画作,书法,新作的诗词文章,显然诸人都是早有准备的。

    李辰在品评完郎景然的梅花之后,就很少开口,主要是他虽然才高八斗,闻名诸州,但是底下的这些人还期望入仕,除了像是怀易讲郎这种已经不在意的,都不太愿意和他深交。

    李辰显然明白底下众人的想法,所以在第一次开口点评了腊梅图之后,再也没说过话。

    谷郡丞看着好友闷闷不乐,心里也是颇为郁闷,本来开这个集会就是为了给自己好友解闷的,没想到起到了反作用。

    但谷郡丞又是个不愿强迫人的性子,看着底下,心里也是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