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绿波行 » 第五十一章 轮回

第五十一章 轮回

    驻训最后一天的战术演练让雷晓波在近三年的军校学习中差点栽个跟头,科目主要是“炮兵分队指挥技能战术协同训练”。李永明教授在训练前专门针对指挥技能训练和普通装备操作技能训练的异同进行了详细讲解,另外还对炮兵分队战斗行动动员和完成作战任务的一整套作战流程又复习了一遍。雷晓波觉得,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对理论知识、装备操作、射击指挥等相关科目应该熟练掌握了,而且驻训前,对这次训练的战术背景成竹在胸,结果没想到最后一天的近乎实战的考核,却让他遇到了问题。

    首先是关于炮阵地选择设置上,当雷晓波所在的阵地侦察组选择完各炮炮位后,正准备开始下一步动作时,突然被李永明教授叫停,教授用一种怀疑的眼神看了雷晓波一眼,弄得雷晓波一头雾水,检查了好几遍后觉得没有问题。教授没再说话,示意训练继续进行。直到火炮全部进入预定炮位,雷晓波这才发现各火炮定向器的尾部指向了相邻火炮,这就导致火炮发射的尾焰将会直接喷向其他火炮,进而造成人员和装备的损伤。这可让雷晓波顿时颜面扫地,他只好红着脸,硬着头皮让火炮撤出阵地重新决定炮位。

    这一幕,李永明教授并没有批评雷晓波。但是在观察所环节,雷晓波却被李永明教授着实好好收拾了一顿。李永明教授严厉地说道:“刚才对目标模拟射击完毕后,你为什么不通知阵地转移?通报的战术背景你都忘了吗?明明说了我当面之敌为高技术水平极其精湛的蓝军,炮位侦察校射雷达几分钟就可以确定我炮阵地位置,现在你们的炮阵地早已经被蓝军火力覆盖了!”

    雷晓波惊出一身冷汗,这要真在战场上,估计现在自己早成炮灰了。最后,李永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我们驻训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尽快完成‘从课堂走向战场’的转变,我不希望我带出的学员是战国时期的那个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带兵打仗!这次回去后,你们要好好总结这次驻训的经验教训,防止今后真的到了战场犯下这种低级的错误,毕竟,战场容不得你犯,一丝一毫也不行,不然,就像刚才,阵地上同志估计全阵亡了!”

    这件事情对雷晓波触动很大,他明白:平时学习成绩再好,如果转化不了战场上灵活机动善变的能力,那一切高分都是扯淡。

    回到学校后,雷晓波认真思考总结了这次战术驻训的经验教训,最后他将一篇近一万字的报告送给李永明教授跟前,教授笑着说他:“希望今后能在材料中多看到些成功经验的做法,而非失败的教训总结。”

    驻训的时光虽然短暂,但给雷晓波这批学员来说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在那个山区,他们一起战风沙、斗严寒、披星戴月、攻苦食淡,在寒风中并肩前行,感怀岁月,野外的军事训练让他们懂得了军校大学生职责的沉重,学会了默默的成长,收获了甘甜的回忆。

    转眼又到了寒假,临回家前,他打电话问林梦雪春节怎么安排?林梦雪告诉他应该会回老家过年,但待不了多长时间,公司让初七就要赶回去上班。雷晓波说那等回去时再联系,林梦雪问他有没有可能先到宁波然后再回家,雷晓波想了想说:即使去的话,他还是希望年后,这样时间好把控些。

    春节回到家后,让雷晓波颇感意外的是:赵文龙竟然也从部队回到老家探亲,比他提前了三天。

    那天一进家门,赵文龙就早早地守在了那里。雷晓波很是兴奋,高兴地问:“靠,你咋回来了,怎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我们也好一起回来!”

    赵文龙乐呵呵地说道:“就是想给你个惊喜!赶紧进屋,先洗洗,晚上老表俩好好整两杯!”

    余慧珍特别地开心,一个是穿着军装帅气的儿子,一个是穿着军装精干的外甥。雷建国也早早下了班,从来没进过厨房的他竟然破天荒地下了一次厨,最后整出一盘小葱拌豆腐。晚上一大家人其乐融融,气氛极为融洽。姐夫郑士龙告诉雷晓波,春节过后准备到老姑爷那里去开车,家里生意不太好!

    郑士龙口中的老姑爷就是雷晓波老姑雷建兰的爱人陈庆中。陈庆中也是90年代初打工大军中的一员,去上海前,在老家一直开一辆载客的摩托三轮车。后来也是因为生意不好做,孤身一人来到上海闯荡。最后同林梦雪的父亲一样,在上海开起了一家小型的运输公司,生意一年比一年好。雷芳曾经跟老姑联系,问她那边缺不缺人。老姑说只管让郑士龙过来,这边有的是活。最后雷芳和郑士龙商量,决定将家中的面包车卖了,到上海干几年再说。

    最初,雷芳是希望父亲雷建国跟医院领导说说,看能否让郑士龙到医院里打打杂,干些后勤工作。但雷建国觉得,郑士龙一点医学的知识都没有,怎么好跟医院开口呢?

    席间,赵文龙开玩笑地对郑士龙说:“龙哥,当年我们俩在技校时,也算是叱咤风云人物,要不你也去当兵算了,咱俩在部队也整个双龙会!”

    雷芳笑着骂道:“你姐夫都什么年龄了,到部队给人家打扫卫生都不一定有人要,再说部队又不是黑社会,还双龙会?部队就专门治你和你姐夫这种人的!”

    郑士龙说:“小芳,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年我想当兵,老爷子不让,要是我去的话,说不定……”

    话还没说完,雷芳便打断了他,“你要去的话,估计早被送回来了!你以为部队是你家办的啊,自己几斤几两还不知道,哼!”

    “我当年可比文龙强多了,你看人家现在混的,马上都要提干了吧?”郑士龙说。

    雷晓波心里暗自笑道:这太离谱了吧,一定是赵文龙这两天在家将天都吹破了!

    这时,赵文龙倒挺谦虚,赶紧说道:“芳姐,早着呢!先上学,毕业后再看有没有机会?”

    晚饭快结束时,父亲雷建国突然对雷晓波说:“还有五天就要过年了,这两天抽空我带你去城里的蔡叔叔家看看,当年你在一中上学没少麻烦人家!”

    雷晓波心里一沉,父亲的话里明显是有所指向。以他对父亲的了解,关于林梦雪的事,父亲肯定会和当年对姐姐的态度一样固执。雷晓波无奈地感叹:这简直就是一个轮回。父亲从小在他心中一直是威严、寡言少语、极其顾家的形象,对待许多事情都大度的很,为什么单单对子女的感情就不能放开呢?

    吃完饭后,赵文龙立刻拉着雷晓波就往楼上跑。关上门后,赵文龙便问:“晓波,你说实话,是不是还跟林梦雪藕断丝连呢?”

    雷晓波有些吃惊,问:“你是不是喝多了瞎猜?”

    赵文龙眯着双眼笑着说:“什么事还能瞒过我的眼睛?刚才姨父说让你去县城,你好像有些不情愿,是不是因为你那个蔡叔叔家的女儿?你小子也是个情种嘛!”

    赵文龙曾在镇上见过蔡玉几次,而关于蔡玉的事情,雷晓波也和赵文龙提过。当时,赵文龙就说这个蔡玉更靠谱。雷晓波问他为什么,赵文龙送了八个字给雷晓波: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我才不像你呢,处处留情,到处播种!”雷晓波有些不屑一顾。

    赵文龙一脸真诚地说:“我说真的,你看人家现在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材生啦,配你这个军校大学生绰绰有余!而且你们若成的话,对你将来的事业肯定大有帮助!还有,我觉得她长得跟林梦雪不相上下,各有特色吧!”

    “是不是我爸妈让你来当说客的?告诉你,少跟我来这一套!”雷晓波有些敏感地说道。

    “随便你怎么想,晓波,这两年我当兵最大的感受就是人脉,咱国家几千年来一直就是人治,人治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脉。道理你一定比我更清楚,我在北京待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一些大学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像蔡玉现在读的这个新闻专业,毕业很可能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你想想看,以后你在部队,她在国家级别的政府部门,多好的搭配啊!”

    这一刻雷晓波突然发现赵文龙有些陌生,或许那次意外的经历让他改变了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沉默了一会后,雷晓波说:“文龙,你讲的有道理,但感情是感情,工作是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让我在感情中去考虑那些世俗的东西,我做不到!”

    赵文龙听后有些生气,说:“跟谁不是过一辈子!没有感情可以慢慢培养感情,你也别讲那些不现实的东西,崇高谁都会说,明明有一条康庄大道,你偏偏要选择曲折小路!”

    雷晓波面露苦笑,没再说话。其实,这个社会每个人每天都会发生变化,赵文龙这两年所经历的一切让他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地改变,只是这种改变让雷晓波觉得有些无奈,甚至不屑!一段时间以来,赵文龙跟他讲的最多的无非就是“人脉”

    雷晓波也深知,只要与这个社会打交道,“人脉”是世人都必须要面对的。如今追求圈子已形成一种“人脉文化”,这种文化下,一些人认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对个人的事业胜过才能。其实这种文化本身就有不公平的本质属性,阶级的差异与社会的不公平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官场里的很多人都喜欢向上看,那是因为上等阶层所能调动的已有社会资源远比中下阶层丰富得多,他们才是“人脉文化”的最大受益者,中下阶层的人无论拥有多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其自身所处阶级的局限性,其“人脉圈”的深度与广度都是无法与上层相提并论的,最后真正能从“人脉文化”中获得最大利益的往往就是这些高阶层的人。这实质又是一种社会不公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人脉文化”下形成了一种近乎“不劳而获”的价值观,这种“人脉价值观”与靠投机欺诈与剥削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建立在“不劳而获”的基础之上,是对个人奋斗与拼搏精神的严重扭曲。

    雷晓波坚信,一个人不可能靠“人脉”混一辈子,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最终取决于自身的能力素质。哲学课上,教员曾多次告诉他们,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内因才是事务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曾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当然,像赵文龙所说的我们这个国家很多时候还都处于“人治”的情况,的确是事实。雷晓波觉得,这是中华民族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毕竟曾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人治”最终一定会走向“法治”。

    赵文龙回来的第二天,就被雷晓波的母亲叫到家中。大概了解具体情况后,思想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赵文龙觉得家里的考虑非常有道理,如果雷晓波真的和蔡玉结合,那对他今后的仕途发展绝对是太有帮助了!

    晚上睡觉时,雷晓波问赵文龙,他和副师长的女儿进展到哪一步了。赵文龙说,士官学校学习时间是三年,毕业之后应该就会订婚。随后赵文龙也问雷晓波,是不是真的不打算放弃林梦雪?雷晓波说:绝对不会。赵文龙叹了口气说道:“你和芳姐这点太像!我看你怎么过家里这一关?”

    其实雷晓波也不知道怎么办,他感觉,家里的父母就是摆在他和林梦雪之间的一座山,山很高以致于有时压得他都喘不过气。在他心里,绝不可能像姐姐当年那样采用简单幼稚的方式去和家里对抗。父母不能再经历第二次那样的轮回,他于心不忍,也无法狠心那样去做。

    “走一步看一步吧,车到山前必有路!”雷晓波说完,便闭上了眼睛。

    腊月二十八一早,雷建国和雷晓波父子二人坐着郑士龙的面包车到了县城蔡乐山家里。蔡玉也是前一天刚到家中,雷晓波问她为什么放假那么迟,蔡玉说是学校有些事情,自己忙完才回来的。

    雷晓波有些奇怪没看到蔡永,便问蔡玉。冯阿姨接过话茬,叹了口气说:“娶了媳妇忘了娘啊,两个孩子前几天去黄山玩了,明天晚上才能回来,说要在黄山搞什么同心锁,还要过情人节,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个节日?”

    蔡玉笑着说:“妈,你老土了吧!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起源于基督教。情人之间的节日,跟咱们中国的七夕很像!”

    冯萍说:“那不就是鹊桥相会吗?你哥跟媛媛还相会啊?两人成天黏在一起,还过啥节?”

    蔡玉微微一笑,说:“妈,你这就不懂了吧,这叫Modern,Romantic,我们大学里只要有男女朋友的,都过这个节!”说完,她看了一眼雷晓波。

    雷晓波以前好像听队里的战友说过情人节,但并没有什么印象。今天听蔡玉这么一说,他的内心突然想到明天不就是情人节吗?林梦雪前两天跟他说,今晚就能到家,自己有没有可能也和她一起过这个节日呢?

    吃完中午饭后,雷晓波心里就急着想赶回去,可见父亲和蔡叔叔聊得正欢,就没好意思开口。这时,他听见蔡叔叔叫自己:“晓波,去年我听说你因为参加抗洪抢险在学校立了个三等功,是不是啊?”

    “是,都过去好几个月了!”

    “嗯,很不错嘛,有些你爸当年在部队的风采,不过我听你爸说,你妈知道后当场吓哭喽!”蔡乐山与雷建国对视一眼后,笑了起来。

    “能不害怕吗?晓波这孩子小时候凡事就会替别人着想,去年洪水那么大,万一要有什么闪失……”还没说完,冯萍的眼圈就红了。

    “呸呸呸,妈,这大过节的,能不能说点好听的?再说了,晓波哥现在不是好好的嘛!”蔡玉赶紧说道。

    雷晓波有些感动,冯阿姨从小就没把自己当外人,有时感觉比对蔡永还好,这一刻有这样的情绪也实属正常。

    “对对对,瞧我这张嘴,不过,晓波啊,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可要注意!”

    雷晓波微笑着朝冯萍点了点头。这时,蔡乐山说:“小玉,你不是有什么事情要问晓波吗?你们去楼上吧,我和你雷叔叔正好还有些事情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