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微生活随笔 » 考试

考试

    每当临近各种考试,教资、英语四六级、期末考等等,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就连周末,都座无虚席。待考试期过去后,大多数时候一个人能享受四个人共享的空间。从小到大,好像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每次考试,恍若在渡劫。所有的知识一股脑的往脑子里灌,交完卷后,脑中的那点知识随着落笔而蒸发。

    老舍在《考而不死是为神》这篇杂文里写到:“考试制度是一切制度里面最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而把脑子严格地分成若干小快快”“赶考期间你别自居为人,你是个会吐代数吐历史的机器”。考试,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活动,小考、中考、高考、研考、公务员考、等级考、职称考,生活在一个考试大国里,我们有活到老、考到老的趋势。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借鬼怪妖魔揭示科举考试制度对人性的扼制,不知道如今的考试机制是不是那种科考制度的再进一步。

    考试成绩,成了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证书成了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的筹码。我们人更多的追求多元化,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却那么的苛刻苍白。好成绩的光芒可以遮盖一个人所有的不足,而成绩不好的学生,怎么看都有问题,缺点在名为成绩差的显微镜下被无限放大。在好胜心强和叛逆期的我们,大概没有谁不反感长辈教训自己时别人家的孩子吧。长辈的“我还不都是为了你好”就像无形的枷锁一样套在我们都脖子上,让人喘不过气。

    可以说,所有的考试都不是无功利的。考试,是为了得到认可,获得进入不听初高中的证明,上大学的资格,竞聘工作的资本。仿佛,人只有通过考试,自己的价值才能量化为数字被人所见。

    从小到大,我们似乎被各种各样的考试推着走,未步入社会前世界里只有考试,我们的任务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在不确实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十七八岁,要求我们选择专业,大学毕业后,没有了解社会,要我们选择工作。哪怕毕业工作了,仍要面对考试的另一种形式,年终考核。

    学生的日常就学学学,背背背,考考考。反反复复,周而复始,不得不说,考试机器生产大国的称号非我们莫属。初高中时,除了必修课程,脑海里不能有一点其它的私心杂念,兴趣爱好被挤压得毫无空间,目标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讲究求同。到了大学,才教我们求异,可是我们早已变成了规规矩矩的听话的量产的考试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