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风长存 » 第一百二十七章:贾龙起兵

第一百二十七章:贾龙起兵

    兴平二年八月十日,樊陵与孙礼一起出了洛阳,往汉中而去,而辛评四人也一起出洛阳往青州而去。

    同一日早朝。

    “启禀陛下,现益州牧刘焉擅杀士民,霍乱益州,更造作乘舆车具千余辆,其反心已显,又有前破虏将军孙坚之子孙策为祸,使益州万民蒙难,故臣请陛下下旨,调汉中驻军南下,安定益州,并以益州刺史苏固南下益州,安定士民,又调温怒为益州长使,司马朗为益州治中,益州校尉贾龙为益州都督,总领益州诸事”

    何顒站起奏道。

    “陛下,不可”

    宗正刘繇站起说道。

    “自成皋会盟以来,天下初定,百姓安居,暂没必要妄动刀兵,何况那刘焉也是朝廷命官,在益州整饬吏治,安定流民,也有功勋啊,断不可贸然兴兵啊”

    “宗正此言在理”

    车骑将军董承也起来奏道。

    “陛下,现在天下安定,正当此时安定民生,使百姓归治,若妄动刀兵,弄与百姓不利啊”

    董承说完,王允站起来。

    “书生之见,那刘焉身为汉室宗室,却自以为是,其请废使立牧,差点颠覆我大汉根基,而其在益州也多行不义,反迹已明,何况成皋会盟之时其非但不来,还派兵征讨汉中,若非燕王机警,派兵征讨,现汉中早已在那刘焉的淫威之下,如此作为岂非犯上作乱,若比也不征讨,岂不是寒了益州士民之心,比取祸之道也”

    “尚书令,危言耸听了吧”

    侍中伏完站起说道。

    “危言耸听,恐怕还是轻描淡写吧”

    何顒立刻反驳道。

    “你们如此诽谤朝廷封疆大吏,究竟是何居心,陛下,王允,何顒居心叵测,望陛下圣裁啊”

    伏完大吼道。

    而刘辩做在上首,看了看一边完全不说话的刘陔,不知如何是好。

    “燕王以为如何”

    刘辩小心问道。

    “陛下是一国之君,自当圣裁,何须问我”

    刘陔向刘辩行了一礼后,又做了下来。

    而其余众臣也都瞪大了双眼,看着刘陔和刘辩。

    王允和何顒是燕王的人,这一点人尽皆知,今日早朝他们一起上奏益州之事,如果不是燕王授意,谁会相信。

    但是燕王却不动如山,根本不打算发表意见,这是极为罕见的。

    “卢师徒以为如何”

    刘辩又看向了卢植。

    “启禀陛下,臣最近身体不适,还望陛下赎罪”

    卢植对刘辩一礼,也不在说话。

    见卢植如此,刘辩一时也没了主意。

    而众臣看了看卢植,小声议论着。

    而刘辩又看了看刘虞和杨彪二人。

    “陛下,臣以为刘焉反心已露,为祸益州,为益州士民百姓计,应当发兵征讨”

    杨彪站起说道。

    “臣附议”

    刘虞也一并答道。

    “既如此,传朕旨意,罢刘焉益州牧之职,以司马朗为益州治中,温怒为益州长使,贾龙为益州都督,安定益州诸事,并命汉中大军南下,擒获刘焉”

    刘辩立刻下旨。

    众臣立刻领旨。

    “陛下,臣还有一事”

    卢植站起说道。

    “司徒有何事”

    刘辩见卢植起身,也不敢怠慢。

    卢植对刘辩拱手一拜道。

    “益州之地除去我汉人外,还有板楯蛮和南蛮诸部,这些异族虽依附于我大汉,然却各自行事,非我大汉之福也,故臣请以泸水为界建宁州,以交州刺史陆俊为宁州刺史,由益州移民三百万南下宁州安置,并益州诸蛮效法北方乌桓,东北各族之故事,分化安置于益州,宁州诸地,其各首领则安置于长安,若有不从者,则出兵讨伐,如此则南方平定,诸夷顺服,乃我大汉之福也”

    卢植说完,杨彪,刘虞,王允,何顒等皆起来请立宁州,安置诸夷。

    “好,朕立刻下旨……”

    刘辩还未说完。

    “陛下不可啊,南中之地道路阻隔,南蛮不服王化,若如此众蛮必反,此乃取祸之道也”

    侍中种辑站起说道。

    “那依种侍中所言,又当如何啊”

    洛阳令蒯良站起问道。

    成皋和会盟后,刘陔便请得刘表将蒯良调入朝中,任命为洛阳令。

    “此事交于益州即可,采用怀柔之策,必可安抚诸夷,若贸然行事,岂非自取霍乱”

    种辑说完,便站了起来。

    “此自欺欺人尔”

    蒯良冷笑道。

    “若如侍中所言,那异族势大,而我汉家势衰也,最后又启有我汉人天地,若我等分化诸蛮,以大兵震慑之,之后吸收安置,如北夷等,不久便再无南蛮之困,此利千秋的大事,如何不可”

    蒯良说完,种辑怒目圆视,而一边的王子服,吴硕也打算起来反驳,确被刘辩打断。

    “行了,朕准了,你们下旨吧”

    刘辩说完便起身离开了。

    而刘陔也站起向刘辩行了一礼后,便退下了。

    其他人见刘辩,刘陔都离去了,也纷纷离去。

    不久圣旨下达,分两路前往益州,交州宣旨。

    当天,洛阳车骑将军府。

    “董叔,你可要救救我父啊,那燕王居心叵测啊,董叔”

    郎将刘范和侍御史刘诞向董承哭诉。

    而董承看了看一边的伏完,种辑,王子服,吴硕等,叹了口气。

    “好了,现在圣意下达,我等又能如何”

    董承被说得不赖烦了,便大吼道。

    “董叔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儿,还请董叔去与太皇太后说说,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刘诞接着哭着。

    “够了,现在太皇太后长居永乐宫,不再过问政事,我又如何前去”

    董承反驳道。

    “那董叔便号召众臣,谋废燕王,重扶太皇太后摄政,我等必推董叔为大将军,总涉朝政如何”

    刘范说完,眼露金光。

    “你等想置我于死地否”

    董承说完,便起身拂袖而去。

    刘范二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

    而伏完等人叹了口气后,便离开了。

    五日之后,樊陵到达汉中,将刘陔的信交给了李儒。

    “李参军,燕王已经交代了在下,还望李先生予以方便”

    樊陵对李儒一拜。

    李儒看了看信后,点了点头。

    “好,有劳了,既如此在下立刻准备,先生便立刻回剑阁告诉贾将军,让其先行起兵,我等必会响应”

    李儒说完,樊陵大喜。

    “好,既如此在下即可启程前往,在下告退”

    樊陵说完,便立刻起身,往剑阁而去。

    到达剑阁后,樊陵立刻前往贾龙处。

    “子平比如,如何”

    贾龙听说樊陵回来后,大喜,立刻将其迎入。

    “燕王已经承诺我等,只要我等真心归附,并将所有世家豪族的土地,佃户,隐户交出,燕王会给我们很多便利,足已保证我等族人未来,而且燕王还打算将益州一分为二,以泸水为界,泸水以北为益州,以南为宁州,并命将军为益州都督,总领益州所有军屯军和巡检军,而在下为宁州长使,负责宁州异族南蛮的安置,并益州移民三百万的安置,而且燕王还打算向交州和南洋三州移民四百万,这也是由在下负责,至于汉中的程普部,只要将军起兵,其必然前来相助,届时一起南下绵竹,擒杀刘焉”

    樊陵将此行种种,简单的对贾龙说起。

    贾龙听后大喜。

    “交出土地,佃户,隐户没有问题,我可以去给那些人说,谁要是不愿意,不用燕王下手,我会亲自解决,可是这宁州和诸蛮,那里道路险阻,瘴气密布,山峦迭起,又如何耕种,又如何修筑道路,子平是永昌人,为何不为燕王说清楚”

    “将军放心,这些在下已经给燕王说清楚了,而燕王也告诉在下其自有办法修筑道路,连通益宁二州,而且燕王之志绝不止宁州也,燕王还向我问起南洲诸国的情况,可想而知,其大规模开发宁州,加上交州,目的必是以二州为跳板,继续南下南洲也,燕王之志不小啊”

    樊陵说完,贾龙听得心血澎湃。

    “哈哈,既如此,正是我辈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之时也”

    贾龙大笑着。

    “那我等便于八月二十二日起兵,届时将三关献与燕王,之后南下绵竹,杀了那刘焉,而任岐等也在犍为等地起兵,从南面攻杀董扶等于江州”

    贾龙和樊陵安排好后,便找来了赵谦。

    赵谦听后,立刻答道。

    “明公一定要小心在意,另任岐等在犍为起兵后不必前往江州,而是直接去往蜀郡的成都,只要成都和绵竹在手,益州不难定也,至于江州的董扶,阆中的严颜,孙策等,便让他们斗去吧,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之时,我等只需要一支劲旅,便可一战而定”

    贾龙听后,点点头。

    “彦信所言甚是啊,在下险误大事啊”

    “另外,各异族我建议等我们控制益州后,将他们的首领都召集在一起,就说朝廷打算立宁州,以安抚众人,其必然前往,届时再缚而杀之,尽收其众,如此不必妄动刀兵”

    赵谦说完,便不再言语。

    而贾龙听后,也点点头,便命樊陵派人前往联系任岐等人,又将赵谦的建议传信给了李儒。

    李儒看后,大惊,暗暗感叹,不愧是当过司徒的人啊。

    兴平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辰时初刻,贾龙在剑阁起兵,并将剑阁,霞萌二关一起献给了刘陔。

    程普也立刻命太史慈领骑兵第二军于巳时初刻赶到剑阁与贾龙汇合后,先行入蜀,而自己领近卫第三军于巳时起兵南下。

    同一时间,犍为郡太守任岐,越㻽太守冯明,牂牁郡太守尹正,建宁郡太守正炳,永昌郡太守雍益等也一同起兵。

    而八月二十三日,早已得到刘陔消息的交州张辽率领新一军和陆俊一道西进南中。

    一时间益州风云变幻,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