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风长存 » 第九十二章:新的一年

第九十二章:新的一年

    第二日,王允亲自带着貂蝉前来燕王宫。

    而刘陔看着王允带着昨天的那个歌女前来,心中一阵疑惑。

    “昨日多谢王上赏光赴宴,在下不幸荣光,在下过几日便会前往洛阳,只是有一事希望王上成全”

    王允说完对刘陔一大拜。

    “哦,何事还需劳烦子师公亲自前来”

    刘陔更加疑惑了。

    王允也不搭话,而是对貂蝉使了个眼色。

    貂蝉立刻上前拜道

    “民女貂蝉拜见王上”

    貂蝉说完,刘陔似乎顿有明悟,果然啊。

    昨日在王府宴会上,刘陔便已经猜测这个超凡脱俗的女子必是貂蝉无疑,今日果然印证了,只是这王允带貂蝉来干嘛,难道也是弄美人计。

    刘陔摇了摇头,怎么可能。

    “平身吧”

    “谢王上”

    貂蝉站起后,便回到王允身边。

    王允看了看有点红晕的貂蝉,又看了看刘陔,拱手一拜道。

    “不瞒王上,貂蝉也算是一苦命孩儿啊,貂蝉出生洛阳,原本也算是一个世家之女,当年洛阳党锢之祸,貂蝉的家人全部被杀,只剩下貂蝉一人,那时她才三岁,而在下所知道的,便是她叫婵儿,至于其他的,在下便不知了,之后在下便给她取名叫貂蝉,留在了府中,而这么多年,在下也一直当亲生女儿一样好好照顾,而现在貂蝉长大成人,我也想为其寻一好归属,只是大户之家几乎没人愿意接受一个歌女进府,故这么多年,貂蝉便一直留在府中”

    王允说完,眼带泪花。

    “而王上世之英雄,又不畏世俗眼光,加上在下这几年多蒙王上照顾,无以为报,特将貂蝉献于王上,望王上接纳”

    王允说完,对刘陔一大拜。

    刘陔立刻上前扶起王允。

    “子师公这是何话,此女即是子师公义女,孤自当明媒正娶也,又何须如此简陋,子师公放心,孤会说服母妃,明日便会上门迎娶”

    刘陔所说明媒正娶,其实就是纳妾,因为刘陔已经有了正室,所以只能纳妾。

    而王允原本以为将貂蝉献上最多也就是个侍女,没想到燕王居然要明媒正娶,自当大喜过望。

    而刘陔告辞王允后,便告诉自己母妃崔氏,王允想把自己的女儿献于自己,崔氏自然不反对,多一个夫人照顾我儿,又有何不好。

    于是第二日刘陔便正式将貂蝉迎娶入宫,立为妃嫔。

    能娶得貂蝉,刘陔自当非常满意。

    开玩笑,这个时代的四大美女也,能不开心吗。

    而貂蝉虽然只见过刘陔两面,但也被刘陔所吸引,自当非常愿意的进了王宫。

    当晚,刘陔便在貂蝉的寝殿过夜,貂蝉自是尽心尽力服侍,没有半点马虎。

    一夜风流,也让刘陔非常满意,这四大美女果然不同凡响啊。

    安排好貂蝉后,王允也了了一桩心事,便启程往洛阳而去。

    而刘陔也开始了和众位夫人天天厮混的日子。

    而同时刘陔也对自己的统治区的税赋做了调整。

    首先是取消了赋税,减少了农税和个体商税,但是确增加了盐铁税。

    诸县出产盐的,置盐官,负责管理盐场、盐矿,征收盐税。

    出产铁的县置铁官,负责铁税,和监督铁器制造。

    在手工业发达的县置工官,负责管理工匠、征收工税。

    在水产发达的县置水官,负责管理渔场、征收鱼税。

    而以上这些官吏不隶属于郡县,均隶属于太府寺卿。

    之所以增加这些,那是因为刘陔也打算通过这些来收取一定钱财。

    反正这些也是汉室定制,不会有人说什么。

    另外就是提高了商税,因为刘陔重视商业开发,所以冀青两州包括云平两州从事商业的人特别多。

    所以刘陔打算增收商业税,众人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连博兴商社也带头交税,自己还能有什么意见。

    于是每年商业税收所得数以亿计,着实让荀彧,田丰,沮授,张昭等人大吃一惊。

    重农抑商本来是他们理解的。

    但是刘陔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了农业产量,而同时也没有放弃商业开发。

    而商业所得税收,又被反哺农业开发,使得农业更加发达。

    如此良性循环,确实让众人吃惊不已。

    因为这打破了他们的固有认识。

    而他们现在也更加确信刘陔那句,土地,人口,资源只有在最合理搭配下,才能产生最大价值的话。

    ……

    ……

    ……

    就在刘陔在乐成推进自己的改革和发展时。

    洛阳又一次陷入恐慌当中。

    自立冬以来,刘宏的身体便每况愈下,虽然最终都化险为夷,但是似乎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到了十二月份,刘宏基本就是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

    时断时续就没有好过。

    而因为刘宏的身体状况,也牵动了各方神经。

    朝中大将军何进和骠骑将军董重明争暗斗。

    宫中何皇后和董太后也你争我夺。

    好不自在。

    其焦点便是究竟是弘农王为帝还是陈留王为帝。

    而这也将本想置身事外的刘陔也卷了进去。

    而刘陔根本不想躺洛阳这个是非之地,所以干脆便在乐成呆着。

    但即便如此,自己也可以从卢植,何顒,王允等人及暗剑得知洛阳的最新消息。

    特别是听说刘宏状况每况愈下,于是刘陔便命贾诩每日汇报洛阳的最新消息。

    同时调李儒,戏忠,郭嘉,鲁肃,刘晔五人回乐成。命李儒,郭嘉二人为参议部左右司马,戏忠军法处左司马,鲁肃为长使部左司马,刘晔调任工部之下新设的路桥司主事。

    路桥司是刘陔专门设立,负责修建道路,假设桥梁,挖掘运河的部门。

    而路桥司也成为了后来铁道部的前身。

    之所以调五人回乐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明年将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刘陔希望将自己全部力量都用上。

    另外刘陔还调高览,黄盖,徐晃,于禁,乐进,臧霸回乐成。

    徐晃负责组建骑兵第五军,辖两个师,三万人,徐晃为都督。

    而黄盖,于禁,乐进,高览,臧霸负责组建步兵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每军各三个师,四万五千人,五人各为都督,新一军,新二军,新三军也各增加一个师,到达三师的规模。

    每军下辖两个步兵师,一个重炮师,但不设轻炮师。

    另外颜良的玄甲军也增加一个师,到达四万五千人。

    除去新增部队外,原有五个军,为近卫军,每军下辖四个师六万人,同时还有一个独立旅九千人,合计六万九千人。

    每师为一个重炮师,一个骑兵师,两个步兵师。

    两个步兵师各有两个轻炮团。

    如此,陆军全员有五个近卫军,合计三十四万五千人。

    八个步兵军,合计三十六万人。

    五个骑兵军,合计十八万人。

    加上神机军一万五千人,神机教导旅九千人。

    合计九十万零九千人。

    而且近卫军的直属旅完全按照神机军的编制和军服,近卫军也身着神机军一致的军服,唯一不同的是,肩章不一样而已。

    至第二年三月份,所有部队就位。

    这些部队除去原有部队拆分外,就是从军屯军和巡检军中择优选取。

    所以并不需要多长时间,也不需要从新招募。

    更何况如此作为,也保证了部队对刘陔的绝对忠诚,并且滴水不漏。

    外人想混进来都不可能。

    另外海军因为外出探索未归,所以暂不新编,但是刘陔还是让江东吴家从江东之地寻找水军人才,而吴家还真找到两位让刘陔满意的。

    一位是董袭,董元代,会稽人,今年二十一岁。

    另一位是潘璋,潘文珪,东郡人,因避难来到江东,今年十八岁。

    刘陔见到二人大喜,立刻封二人为折冲都尉,各领千人,受凌操节制。

    编入水军。

    二人大喜,立刻拜主。

    而二人编入水军后,刘陔便命凌操带水军八千人经济水南下,通过巨野泽,文水,后进入淮水,最后到达巢湖。

    同时到达的还有一支车轮船商船队。

    水军南下的目的便是择地建港驻扎。

    明年如果天下有变,巢湖水寨便是刘陔进攻控制扬州的前沿。

    最终凌操选择了濡须口建寨。

    当凌操传回地图后,刘陔也感叹凌操真良将也。

    另外一点注意的是,因为凌操十五岁便跟随刘陔所以,也很早在青州娶妻生子。

    现有两子,长子凌统出生于中平元年,次子凌裕,出生于中平三年。

    而历史上凌统出生在公元189年,也就是中平六年。

    因为刘陔的关系让凌统提前了六年出生。

    而其他文臣武将也在熹平六年后大多生子。

    这批二代文武最大的便是熹平六年的关平。

    洛阳的风云变幻,刘陔可无心插手。

    没过多久,冬去春来。

    时间也来到中平六年二月初。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转暖的关系,刘宏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甚至可以下地行走。

    也让一群忠汉人士大拜苍天,汉家有福啊。

    可是刘陔知道,这是回光返照。

    看来刘宏命不久了。

    于是刘陔立刻准备。

    首先传令李贵整军备战,同时为李贵部换装了新式线膛火铳和铁管一窝蜂。

    另外还通过商船,秘密运送了三千神机教导旅的一个营,前去洛阳。

    毕竟燕国船队没人敢查。

    而领队的,乃文聘,田豫,魏延三人。

    六千神机军汇聚洛阳,刘陔不信阻止不了董卓进京。

    而刘陔自己则带领典韦许褚荀攸李儒贾诩审配戏忠郭嘉等人,加上百人亲卫,于三月初开始,秘密在黎阳驻扎。

    因为运河修建,所以黎阳前后也被戒严,藏个百来人不成问题。

    而且黎阳挨大河,通过大河可以直接联通洛水,车船最多两日便可到达。

    可以说没有哪个地方比黎阳更好了。

    所以刘陔便在此地,静候洛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