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风长存 » 第六十三章:荡平三韩

第六十三章:荡平三韩

    沿乐浪一路往南便是马韩了。

    马韩是三韩中最大的一个联盟国家,由五十四个部落城邦组成。

    箕子朝鲜末代王箕准因被自己收容的燕国人卫满所推翻,于是带领余部转而征服了半岛南部的三韩,以“辰王”自称并宣布对整个三韩拥有主权,将三韩整合为一个国家辰国,其统治阶级由箕子朝鲜南迁的遗民以及与之文化相近的辰韩人、弁韩人组成。箕准死后,没有男性后代,三韩人又各自推使己国人为王,半岛南部于是重新分离。马韩是三韩中领地最广阔的一个,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整个汉江流域和今南韩京畿道,忠清道和全罗道,全盛时期包括了庆尚道,但后来中国移民迁来,马韩首领将庆尚道割与中国移民居住,因而使建立了弁韩和辰韩。因为马韩文明程度不及中国移民组成的辰韩和弁韩,尚属于部落国家,结构松散,因此后来迅速被扶余人殖民。

    以后,辰韩则与弁韩组成新罗国,同百济、高句丽进行了持续数百年的军事对抗。

    由此可见,马韩虽是三韩中最大的,但是确是最松散的,最差的一个。

    这也是刘陔决定先灭马韩的原因。

    而且马韩所在半岛西南部,大多是平原结构,不像东面多山,所以也有利于玄甲军一路南进。

    “禀主公,据末将探查,现在马韩诸国已经将兵力集中于北线列水一线,包括其最精锐的韩王卫队,另外在熊川也有一只兵马,只要突破这两条防线,马韩不难破也,之后向东,渡过弁水便是弁韩,在往北便是辰韩,不过这两韩因为多山,所以主要居民都居住于沿海的平原地带,山里基本没什么人”

    杨秋向刘陔介绍着三韩地理,现在刘陔已经率领玄甲军在列水北岸驻扎,只需要渡过列水,便进入了马韩领地所以马韩诸国也打算在列水以地理阻止玄甲军南下。

    列水便是后世韩国的汉江,弁水便是洛东江,熊川便是锦江。

    “看来只要我们渡过列水便是胜利啊”

    刘陔看了看地图,自言自语着。

    “主公所言甚是,过了列水,便是一马平川,我玄甲军也可以发挥速度的优势,而且马韩虽然地盘很大,但确是三韩之中国力最差的一个,很多部队还在用青铜武器,不像弁韩已经全部用铁制兵器,所以现在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便是渡过列水”

    贾诩在地图上比划着。

    “渡河简单,在海冥已经有一些沙船停留,只要调过来便可,关键是渡过河后要快速解决敌军,然后往纵深挺进”

    审配也介绍着。

    因为刘陔打算建立两港,所以李玉也从黄县港调来了数十条沙船,运来了一些物资,所以直接调用就行。

    “既如此我们便兵分三路,左路由伯瑜为主,慈安为辅,右路由令明为主,子淳为辅,其余将领和我一起走中路,三路大军各万骑,一路向南,在南海岸汇合”

    “诺,末将必不辱使命”

    众将拱手一拜,领命而去。

    “正南,传令传令伯绪,等马韩事了,便前来建郡安民”

    “诺,属下立刻前去办理”

    审配也拱手一拜道。

    “众军立刻准备,三日后便三线出击,争取一举扫荡马韩”

    “诺”

    众人领命后,便开始下去准备了。

    很快三日后,沙船到位,刘陔选择了一处毫无防御的地方渡过了列水后。

    便立刻分兵南下。

    左路颜良,成公英很快便击败了列水边的马韩联军,向日华国而去。

    右路庞德,杨秋部在击败联军后也向最近的爰襄国而去。

    刘陔则击败中路联军主力后,直接往马韩之中最大的支侵国而去。

    《三国志·东夷列传》记载:

    “马韩在西。其民土著,种植,知蚕桑,作绵布。各有长帅,大者自名为臣智,其次为邑借,散在山海间,无城郭。有爰襄国、牟水国、桑外国、小石索国、大石索国、优休牟涿国、臣濆沽国、伯济国、速卢不斯国、日华国、古诞者国、古离国、怒蓝国、月支国、咨离牟卢国、素谓乾国、古爰国、莫卢国、卑离国、占离卑国、臣衅国、支侵国、狗卢国、卑弥国、监奚卑离国、古蒲国、致利鞠国、冉路国、儿林国、驷卢国、内卑离国、感奚国、万卢国、辟卑离国、臼斯乌旦国、一离国、不弥国、支半国、狗素国、捷卢国、牟卢卑离国、臣苏涂国、莫卢国、古腊国、临素半国、臣云新国、如来卑离国、楚山涂卑离国、一难国、狗奚国、不云国、不斯濆邪国、爰池国、乾马国、楚离国,凡五十馀国。大国万馀家,小国数千家,总十馀万户”

    支侵国算是马韩之中的一大国了,有民近两万户,近十万人。

    不过因为马韩还比较原始,一些城邑根本没有城墙,只有一些木栅栏,有的甚至木栅栏也没有,所以刘陔带兵到达支侵国时,其内早已乱为一团。

    为此刘陔早有准备,在进攻马韩时,刘陔专门从乐浪中挑选了几位会马韩语的百姓。

    虽然马韩语比较复杂,不统一,但是至少北部大部分地区还是比较一致的,基本都能听懂。

    于是刘陔让那些会马韩语的百姓对支侵国城大喊,只要交出国王和贵族,对于一般百姓不仅不杀,而且还会给与土地,教授汉语,未来也可以成为汉人。

    众百姓听后大喜,立刻将自己的国王等人绑缚出来交给刘陔。

    如此,刘陔兵不血刃的拿下支侵国。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样之所以能成功,就是这些百姓向往汉人的生活,同时也受够了这些国王和贵族的剥削。

    本来汉军前来,这些百姓以为会被屠杀,但是一旦确定不会,而且还会有更好的生活,这样的选择题不难做啊。

    解决支侵国后,刘陔一路南下,很快到了伯济国。

    而伯济国也是马韩辰王所在地。

    此时伯济国都卫城。

    “辰王不好啦,那燕王带领万余骑兵往王都而来,最多明日便到了”

    伯济国国王前来向辰王禀报。

    “这,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辰王一下子就没了注意,不知要如何才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不如我们投降吧,投降最多也就失去地位,还能保住性命,要是抵抗,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国王也被吓得半死。

    “好好,传令,明日我们开城投降”

    辰王瘫坐在地上,早已被吓傻。

    第二日辰王和伯济国国王便带领群臣向刘陔投降,刘陔上前看了看。

    “来人,把他们带下去,好生安置”

    刘陔一声令下,便有卫士将他们二人带了下去。

    因为卫城是王城所以刘陔也留下了五百人守备,之后全军继续南下。

    因为卫城攻破,而且刘陔一路除了解决国王和贵族外,对百姓秋毫无犯,所以越来越多的百姓哗变,刘陔一路无阻,只用了十五日便到达南部沿海,与颜良,庞德汇合。

    中平三年六月二十日,马韩灭亡。

    之后刘陔将辰王和其他众王,贵族全部带去了辽东安置,其他百姓共五十余万人就地安置,建真番郡,以羊秘为太守,安置众人。

    就在刘陔率军对马韩进攻的同时。

    弁韩外海,张辽正在一首四千料福船上,用望远镜看着弁韩海岸线,这次张辽带领新一军三万人,就计划在弁韩南登陆,所以张辽这几日一直在寻找登陆地点。

    此时他已在弁水南的出海口外驻扎。

    “就这里吧,传令,全军准备上岸”

    张辽一声令下,三万大军还是向海岸线挺进。

    张辽所选择的登陆地点,便是后世的釜山东部。

    这里地势平坦,水流缓慢,礁石也少,适合大规模部队登岸。

    之后的一天张辽一直在组织人登岸,登岸完成后,带领部队驻扎休息两天后,于六月十一日开始北上。

    向北不远便是弁辰弥乌邪马国。

    据《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记,弁韩在东,有十二国,其十二国为:弁辰弥离弥冻国、弁辰接涂国、弁辰古资弥冻国、弁辰古淳是国、弁辰半路国、弁辰乐奴国、弁辰弥乌邪马国、弁辰甘路国、弁辰狗邪国、弁辰走马漕马国、弁辰安邪国、弁辰读卢国等。

    弁韩与辰韩的语言和文化相同。弁韩以铁器生产闻名,其生产的铁器也销售到汉四郡,日本和朝鲜半岛其它地区。

    《三国志·东夷传》亦载:“弁辰与辰韩杂居,亦有城郭,衣服居处与辰韩同,其渎卢国与倭接界,十二国亦有王,其人形皆大。衣服洁清,长发。亦作广幅细布。法俗特严峻”

    由此可见,弁韩和辰韩是一样的起源,皆是先秦或者秦朝遗民也。

    不过弁韩虽有城郭,但是城墙都不高,城池也不大,所以当张辽率领三万人出现在弁辰弥乌邪马国时,立刻引起了骚动。

    “禀王上,城外的兵马是着汉人衣甲,明显是汉军,而且他们从南而来,有可能是渡海而来”

    一位大臣向国王禀报。

    “那我等该如何”

    国王已经没有了注意。

    “抵抗是没用的,臣刚才看了一下,这支汉军相相当规整,而且装备精良,很明显是精锐之师,这样的军队我们是抵抗不了的,不如还是投降吧”

    另一个大臣也站起说道。

    国王点点头,立刻带人出城。

    而此时张辽正打算攻城,而国王确出城请降。

    张辽看了看国王,也不多话,留下一部千人守备,便直接往弁韩都城应城而去。

    一路所遇各国皆不能抵挡,皆投降被破,只用三日便来到了应城外。

    而弁韩辰王听说后,大骇。

    立刻派出使者前来。

    张辽不多话,直接让使者回去告诉辰王出城投降,否则立刻攻城。

    使者回去后,辰王更加惊惧,立刻带领众人出城投降。

    张辽在留千人守备后便分兵去占领剩余诸国,并立刻上报刘陔。

    刘陔接报后,便将弁韩之地建安海郡,任命羊衜为太守,以安众民,并在弁水南建安汉港。

    中平三年六月十八日,弁韩亡。

    之后六月二十四日,刘陔率领玄甲军到达应城,张辽出城迎接。

    “拜见主公”

    “文远快快请起”

    刘陔扶起张辽。

    看着眼前英气逼人的张辽,刘陔也心中欢喜。

    “这几年辛苦文远了”

    “为主公分忧,末将不苦”

    张辽拱手一拜,心里暖暖的。

    “好,再过两日我便会北上辰韩,灭了辰韩,到时候文远为先锋”

    “诺,末将必不辱命”

    张辽领命后,刘陔也扶起张辽,勉励了几句。

    之后众军休整两日,于六月二十六日北上。

    辰韩虽是三韩之中最小的,但确是最强的一位。

    辰韩有国十二,斯卢国,己柢国,不斯国,勤耆国,难弥理弥冻国,冉奚国,军弥国,如湛国,户路国,州鲜国,马延国,优由国。

    张辽带兵一路向北,便到达了辰韩南的第一个国家,军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