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风长存 » 第二十四章:扬帆远航

第二十四章:扬帆远航

    “周贤弟觉得此船如何”

    刘陔笑着问周瑜。

    “高大,雄伟,此大丈夫之所好也”

    周瑜一脸激动。

    “哈哈,不瞒周贤弟,我打算去书,让卢师收你为弟子,等你师成后,我便会安排你进海军学院学习,毕业后便可在海军效力,如何”

    刘陔询问着。

    “真的吗,那我愿意”

    周瑜更加兴奋了。

    “周公以为如何”

    刘陔看了看周异。

    “一切听王上安排”

    周异拱手一拜道。

    对于自己的儿子,周异自然非常了解,此子好为将,而不好为学。

    “那就这么定了,希望数十年后,我会有一位能文善武,能征善战的海军大都督”

    “必不负王上之托”

    周瑜一听大喜,立刻大拜道。

    “哈哈,周老弟必可如此,你我便不必见外了,以后我二人便以兄弟相称如何”

    “多谢子宁兄”

    周瑜又一大拜。

    刘陔笑着扶起周瑜。

    之后刘陔也是带着周异和周瑜,登上了帆船。

    能够登上帆船,周瑜也是开心的到处看。

    不懂的也询问刘陔,刘陔也是耐心的一一解答。

    之后刘陔也邀请周异周瑜父子二人留下来参加十日后的启航仪式,二人爽快的答应了。

    这次航海的指挥,刘陔交给了蒋钦,周泰为副将,管承张辽随军听用,孙乾国渊掌军队后勤,同时留在东夷岛建县安民。

    另外在周仓裴元绍的要求下,刘陔也是爽快的答应了二人一起随军。

    于是刘陔又增加了六千人,合计六万六千人的部队,准备这次大汉乃至世界历史上最远的一次航海活动。

    光和七年九月十日,自然也可以称为中平元年,因为平定黄巾,所以刘宏也正式改年号为中平。

    而中平也是刘宏在位的时期最后一个年号。

    卢乡码头。

    刘陔带着众人为蒋钦等人送行,而送行的队伍里也多了一位不速之客。

    蔡邕。

    因为得罪权贵宦官,蔡邕之前也被获罪下狱,后刘宏也感念其才,加上刘陔上表求情,刘宏也特赦蔡邕。

    因蔡邕怕连累刘陔,所以之后蔡邕先在泰山羊家呆了一段时日后,远走吴会。

    再后来也是刘陔专门让人去请蔡师,蔡师才北上来投。

    不过因刘陔要求,蔡邕也是折道来到了卢乡,见证了这次远航。

    另外还有两人,一人是已经十二岁的蔡琰,另一位是一位是十六岁的顾雍。

    就是后来东吴丞相的顾雍,顾元叹,他也是蔡邕在吴会时所收的弟子,这次也一起北上。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人。汉末至三国时吴国重臣。

    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改任太常。同年升任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他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

    赤乌六年,顾雍去世,年七十六。孙权素服临吊,赐谥“肃”。《唐会要》将顾雍等八人评为“魏晋八君子”。

    如果能得顾雍,那又得一个顶级人才。

    刘陔看着顾雍,若有所思着。

    看着码头帆影,六万六千大军整装待发,蔡邕和蔡琰对刘陔的认识也从新刷新,而蔡邕也是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刘陔的志向。

    “蔡师,此船如何”

    刘陔笑着对蔡邕说。

    “高大,雄伟”

    蔡邕笑着捋了捋胡须。

    这也是蔡邕第一次见到这么巨大的船只。

    “元叹兄以为如何”

    刘陔又问了问青年文士。

    “王上之志不小啊”

    顾雍感叹道。

    “哈哈,若非走不脱,说实话我也想随众人一起杨帆大海,探寻世界去”

    刘陔大笑着。

    “陔哥哥,他们会去哪里啊”

    蔡琰好奇的问着。

    “琰儿,自然去开疆拓土啊”

    刘陔摸了摸蔡琰的头说。

    之后刘陔也带着众人来到一幅大地图前,指了指,慢慢的说。

    “这次远航,首先往东南,之后一路向东,便会到达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东夷岛,东夷岛上有一个叫邪马台的小国,国王是一个叫卑弥呼的女王,人口有数十万人,不过非常原始,这次我六万大军就是为这东夷岛而去,拿下东夷岛,建立上兴拓海两郡,再移民过去同化,便是我此行的目的,之后我会留下两万七千人驻防,剩下的便北上三韩,之后经过辽东四郡,回到青州”

    刘陔也是在地图上画了一圈,慢慢的说道。

    而众人看着刘陔所画的园,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在大汉,开疆拓土,以军功为荣是深入骨髓的,而且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尊王攘夷之论。

    若能同化邪马台,控制东夷岛,拓土两郡,让所有人都与有荣焉。

    更何况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

    ……

    ……

    站上高台,看着六万六千待发的将士,旌旗招展,刀光剑影,帆影纵横,让身着金甲的刘陔也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将士们,这次出征,将是我海军成军之后,第一次远征,目标便是邪马台国,大海的广大或许你们没有直观的感受,但大海的凶险也绝非一帆风顺,我不想隐瞒你们,你们之中或许会有人没办法活着回来,有可能葬身大海,有可能染上瘟疫,更有可能被一些未知的事物所送命,但是你们都是英雄,因为你们将踏上我大汉第一次远航,这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你们都是我大汉的勇士,是我华夏民族的英雄,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人踏上你们的足迹,未来整片大海都将是我大汉的坦途,是我大汉的内海,而这都是从你们开始的,勇士们,上吧,拿起你们的宝刀,抬起你们的钢枪,为你们,为大汉去战斗吧,我已决定将你们每一个人的姓名,籍贯都记录下来,等你们回来,有活着的都将加官进爵,封妻荫子,名流清史,死了的,也都将获得慰抚金,保你一家人一辈子吃穿不愁”

    刘陔说完,立刻拔出来宝刀。

    “不破东夷,誓不罢兵”

    “不破东夷,誓不罢兵”

    于是台下众军立刻大喊起来。

    不久蒋钦一声令下,百艏帆船拔锚起航,往东南而去。

    看着远去的帆影,刘陔久久不能平静,这次成败关系到刘陔未来的梦想,为此刘陔不惜动用全军出击。

    只要成功拿下东夷岛,刘陔便会在海外有一块很大的土地,发展得好,养民千万都不是梦想,无论资源,人口,粮食都会源源不断的供应内地。

    不久之后的诸侯争霸,也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同时有了东夷岛,向东向南向北都可以以此为中心,甚至未来向美洲大陆也可以以此为基地。

    成败在此一举,刘陔看着船队消失在天边后,才缓缓的离开了。

    之后在卢乡呆了一段时日后,便告辞李玉,陈群,带着蔡邕,顾雍,周异等人往临淄而去,而周瑜拿着刘陔的信,被人送去了冀州,正式拜卢植为师。

    而就在刘陔在青州安排诸事后,河间乐成的甄府,甄荣也找来了甄逸商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