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风长存 » 第二十一章:寻访贤才

第二十一章:寻访贤才

    出东郡往东过济北国便是青州了。

    但是刘陔想去泰山郡看看,顺便在拜访一下羊家。

    于是众人出东郡往南,过济阴,任城,山阳后便是泰山了。

    一行人进了泰山,便直接往南城县而去。

    因为党锢解除,所以羊续也被拜为庐江太守,但是羊家是大世家,所以在南城还是有很多羊家亲族。

    而且刘陔这次主要是为羊家三贤而来。

    所谓羊家三贤,便是羊续三子,羊秘,羊衜,羊耽。

    这三位刘陔也是认识,上次来的时候三位还是少年,刘陔还送给三人一人一块玉,而现在三位已经是二十岁的青年了。

    “还请通报,河间王,安汉大将军刘陔特来拜访”

    走到门口后,刘陔也是递上了拜贴。

    很快三位年轻人便走了出来。

    “王上前来我等有失远迎啊”

    一位年轻人走了出来,对刘陔拱手一拜道。

    “羊秘拜见王上”

    说完又一拜。

    “伯绪兄,你我倾心相交,岂能如此啊”

    刘陔笑着对羊秘说,并扶起了羊秘。

    羊秘非常感激,也想起了小时候刘陔就前来拜访,于是更加亲近了。

    “禀王上,这二位便是在下亲弟,羊衜羊仲绪,羊耽羊叔绪”

    “见过王上”

    羊衜,羊耽二人也是一大拜。

    “仲绪兄,叔绪兄快快请起”

    刘陔继续扶起二人。

    之后羊秘也将刘陔引入了羊府。

    因为羊续被拜为庐江太守,所以不在家中。

    “不瞒三位,这次在下来,是为凭三位为从事,任职于青州下东莱,乐安,济南三郡国,三位意下如何”

    三人听后也是极为欢喜。

    “能得王上抬爱,也是在下之福也,敢不从命”

    于是三人拜主,而刘陔也表三人为三郡国从事。

    在羊府住一日后,刘陔便带着众人前往奉高,奉高现在是泰山郡治,而泰山太守崔淡正在奉高。

    对于崔淡,刘陔也数年未见,这次路过泰山也特来看看。

    到达奉高后,刘陔也是发现奉高繁华无比,车水马龙,便暗暗佩服崔淡才能。

    虽然对于崔淡来说,刘陔是深知其才,但是实地看后,还是暗暗吃惊。

    “拜见王上”

    因为刘陔要求,所以崔淡等人在外不能叫自己主公,而是称王上。

    “季珪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刘陔立刻扶起崔淡,并随崔淡进入郡守府。

    之后崔淡也为刘陔介绍了泰山现状。

    现在泰山已有民百六十万,另还有三个乌堡,收留流民四十七万,军屯军三十万人。

    听着这些后,刘陔也是勉励崔淡几句,并交代崔淡继续扶民养息后,在奉高住了一晚。

    第二日告辞崔淡,便出泰山往东,前往琅琊。

    琅邪国治开阳,领13县:莒县、东安、东莞、姑幕、诸县、东武、琅邪、沟曲、阳都、临沂、开阳、即丘、缯国。

    来到琅琊后,刘陔也直接去了开阳县,一是为了考察杜畿治理琅琊成果,另一个便是拜访开阳的诸葛家。

    这一代诸葛家家主是诸葛珪,他并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他有两个儿子确非常有名。

    一位是十岁的诸葛瑾,一位是年仅三岁的诸葛亮。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经弘咨推荐,为东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称为“神交”,并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建安二十五年吕蒙病逝,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可以说他们都是汉末三国的大贤才,如果能在这个时候就将他们招募到麾下,未来可期也。

    ……

    ……

    ……

    众人来到开阳后,首先来到郡守府,杜畿出门拜见。

    “拜见王上”

    杜畿对刘陔行礼,刘陔立刻扶起杜畿。

    “伯侯兄快快请起”

    数年后能再见刘陔杜畿也是非常开心。

    之后杜畿也将众人迎入。

    入府之后,杜畿也向刘陔简单介绍了琅琊情况,琅琊现在有民百九十万,加上杜畿所收留的流民五十二万,编组军屯军四十万。

    刘陔也是大喜,勉励了杜畿几句后,便去休息了。

    第二日刘陔就带典韦许褚二人便前往诸葛府而去。

    递上拜贴后,没一会一位中年文士便出门拜会。

    “草民诸葛珪拜见王上,不知王上到访,望起赎罪”

    诸葛珪说完立刻一大拜。

    “诸葛先生不可多礼,快快请起”

    刘陔立刻上前扶起了诸葛珪。

    弄得诸葛珪极为感动。

    之后诸葛珪将刘陔迎入府中,坐好后刘陔便对一拜。

    “不瞒诸葛先生,在下冒昧前来拜访,一是听说诸葛先生之才,素有敬仰,二是我河间国内还缺国丞一人,特来凭先生前往,而且在下听说先生有二子,一曰瑾,二曰亮,而在下在乐成特建有冀州书院,请慈眀公于德操公为讲师,如先生二子能进书院学习,未来前途可期也”

    诸葛珪听说后也是大为感激,本来以刘陔之身份,只需要一纸凭书便可凭请自己,可是确亲自前来,而且还为自己二子安排进书院读书,于是诸葛珪欣然接受。

    之后诸葛珪也将自己弟弟诸葛玄介绍给了刘陔,刘陔见后也是大喜,便拜诸葛玄为泰山郡丞,诸葛玄欣然拜受。

    之后诸葛珪也决定诸葛家举家迁往河间乐成。

    于是刘陔传信荀彧妥善安排。

    自此未来东吴大将军和蜀汉丞相被刘陔收入帐下。

    而刘陔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写好凭书和书信,命人往庐江舒县而去。

    同时也传信荀彧,让他将鲁肃,步騭二人和赵俨,郭嘉安排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