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下五帝 » 第五十章 救人一命

第五十章 救人一命

    天下五洲浩瀚如海,山下王朝虽然不会如天上繁星一般数不过来,但一洲之地,容下十数王朝同立于大地之上,也是极为正常的。

    在一处栖息于山脚下的凉棚中,因此处乃是一处三岔路口,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小二,上酒。”

    一个瘦弱的青年双手各自握着两个酒壶道:“来了,客官您要的好酒。”

    坐在凉棚中的刘浪掀开其中一坛的封泥,闻了闻道:“果然不错,这酒有什么名字吗。”

    店小二回道:“客官,这你可问对人了,这是我们南斋国有名的醍醐酒,您看那。”

    顺着店小二手指的方向,李孟和刘浪两人看到了不远处的一座亭子,支撑凉亭的两根柱子上,还被人写上了两句诗。

    ‘但愿杯行无数,开怀畅饮醍醐。’

    店小二道:“据说这是当年一位仙人路过此地,喝了我们这的酒后题在这的,几百年了风吹雨打,亭子还完好如初,尤其是那几个字还清晰可见呢,可不就是仙人写的么。”

    店小二离开后,刘浪指了指远处的亭子道:“李兄,你看那亭子有什么古怪么。”

    李孟看了一眼那里的诗句,开口道:“也没什么普通的,只是那两行诗句似乎有灵气流转不息,依靠亭子吸收脚下的灵气,然后又反哺回去,才会让亭子隔了百年还如新造的一般。”

    刘浪“嗯”了一声道:“不愧是李兄,一看就看出了问题,依我看,那个题字的人多半便是一位阵师了。只是修为稍弱,不然岂会这么麻烦。”

    李孟将碗中的醍醐酒一饮而尽,确实有些辣了,真是名副其实的醍醐灌顶,辣到了脚底心。

    “刘兄,接下去有什么打算。”

    刘浪抓起一坛酒,将两人身前的大碗都倒满,说道:“正事办完了,准备游历游历,李兄呢。”

    这一次,李孟没有一口饮尽杯中酒,小酌一口道:“准备找个地方打听点消息,就是不知道该去哪里。”

    刘浪笑道:“那还不简单,想打听消息只要有钱,那再容易不过了。”

    李孟道:“钱?灵石么,那我还是有一些的。然后呢。”

    刘浪拉过店小二问道:“离这里最大的一座城有多远。”

    店小二立即指了个方向道:“往那走一百多里地,有一处名为黄鹤城的地方,是我们南斋国最大的一座城了,据说其中还住着仙人呢,只是我也没去过不是很清楚。”

    店小二离开后,刘浪开口道:“李兄想要问什么,去那座城里就清楚了。”

    李孟来了兴趣,问道:“什么意思。”

    刘浪立即解释道:“李兄第一次出门,可能不清楚,我们山上人如果想要问什么事,只要随便找一座大一点的凡人城池,找到开在城中一家名为‘天方夜阁’的店,就能问出所有想知道的事情。”

    李孟有些不信道:“这么神奇?这里可是云罗洲,难道也有它的店?”

    刘浪喝了一口醍醐酒,咂了咂舌道:“李兄别不信,你可知道我这次出门是为什么。”

    李孟点头道:“不是找回你们宗门丢失的东西么,怎么了,这和这个什么‘天方夜阁’有关系么。”

    刘浪坐直身体道:“当然有关系了,当时宗门丢了东西,一点线索也没有,虽然不是什么太过值钱的东西,但丢了就是丢了,然后我就被师傅随便找了个理由扔出来找了。”

    刘浪回忆了一番,叹息一声道:“没办法啊,我去哪找,这不就找上了‘天方夜阁’,花钱买到了消息,一路追了过来,这不就拿回来了么。”

    李孟顿时有了兴趣,如果这个店真有这么神奇,那他确实得去问问看。

    李孟开口问道:“那这家店背后的势力呢,它们这么做难道不怕引来麻烦么。”

    刘浪摆了摆手道:“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师傅偶然间说起过,据说这个‘天方夜阁’创立已经数万年之久,是一个专门收集天下间所有消息的地方,至今还没听说过有人敢找他们麻烦。”

    李孟听的起劲,问道:“然后呢”

    刘浪左右看了看,凑近李孟耳边道:“据说这个‘天方夜阁’从出现之日起,便只有副阁主,阁主是谁没人清楚。据我师傅说,副阁主的名讳连他也不清楚,只知道别人都叫他‘云中君’。”

    李孟没听说过这个称谓,只是将它牢牢记在了心里,以后回山可以好好问问师傅。

    两坛醍醐酒,一人一坛各自分尽。

    刘浪起身道:“李兄,那我们就先分开吧,据说云罗洲年轻十人中,有一人就在千里之外,我准备去会会他。咱们下次再喝,我一定准备好酒等着你。”

    李孟也起身道:“好,那我就等着刘兄的好消息了。”

    “小二,再来二十坛醍醐酒,我要带走。”

    店小二道:‘好咧,客官您的酒。’

    只见刘浪向着凉棚那里随手一挥,二十坛封泥完好的醍醐酒就到了他们身前,再挥手,其中十坛已经被他装在了纳戒中。随后他一步踏出,脚下云气涌动飞离地面,烈日当头,化作一抹长虹消失在凉棚之外。

    “神仙,神仙呐。”

    凉棚中纷纷有人走出,看着刘浪消失的地方跪地叩拜。

    李孟在身后悄无声息的将另外十坛酒收入囊中,忽然想起来,刘浪走的时候好像没付钱。

    李孟无奈从纳戒中拿出一颗金锭,放在桌上,摇了摇头。刘兄这你就有些不地道了,说好的请客,最后结账的居然是我。

    转息之间,刘浪已经踏云在数里之外,手中握着一坛开封的醍醐酒痛饮一口,擦了擦嘴角望向身后笑道:“李兄,真不是兄弟我出门把钱都花完了,只是好让李兄知道出门在外,还是留个心眼的好,哈哈。”

    李孟行出凉棚外,走在一条无人的小路上。四下无人,李孟摆出一个站桩,随后一步一拳,改为走桩。沿着道路慢慢行去。

    李孟犹记得当时与张蒹葭学拳时,曾经听她说过,武道起步,有‘百练不如一站’的说法。站桩乃武道打底子的根本。

    而李孟已经春去秋来,在荒林外的小院中,独自站了十年的桩。

    ---------------------------------------------------------------------------------------

    一处杳无人烟的群山间,爆炸声剑鸣声不绝于耳,惊的满山飞鸟振翅而起,试图躲避这场无妄之灾。

    两道身影一前一后在山涧间追逐着。

    “莫如雨,你这个疯女人,老娘只是路过这里,碍着你什么事了,干嘛追着老娘不放。”

    飞在前面的女子不停的躲闪着来自身后的攻击,同时怒视着身后不远处,那个追逐的白色身影。只见她穿着一身淡红色的纤罗霓裳羽衣,却酥胸半露。面容更是美目流盼桃腮带笑,虽然说出的话有些俗气,还自称老娘,但看上去就是一个十八年华,发育极好的少女。

    飞在后面的白衣女子冷若冰霜,细细柳眉微微翘起,气质清冷摄人心魄,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白衣女子持剑踏云直追而去,同时开口冷声道:“夕心柔,你们合欢宗就没有一个好人,你下山一定又是准备祸害人间,找人做你的炉鼎,不如我今天就将你斩杀在这里,也为世间多出一份清静。”

    身着红衣,酥胸半露的夕心柔轻咬嘴唇,百媚丛生。却对身后的女子毫无办法。她所练功法名为‘阴阳和合功’,练到极致如脱胎换骨,一举一动都能让男人为之倾倒,甚至女子也难逃掌控。奈何对面穿着一身白衣的莫如雨,是诀情宗的弟子,练的是‘太上忘情’,尤其是情欲,根本对她一点用也没有。

    穿着白衣的莫如雨在身后不停挥剑,剑雨如墨挥洒而出,却被夕心柔身上穿着的那件红色霓裳羽衣悉数挡住。

    但是雨点实在太过密集,山涧迷雾丛生,极为怪异,就算是她们都有些看不透。

    匆忙之中,一道剑气穿透羽衣,正中夕心柔背心处。顿时一口鲜血从她嘴角缓缓溢出。

    夕心柔咬了咬牙,双手掐诀,身上羽衣脱身而去,飞速变大,化作一张红色的天幕,向身后罩去。同时她催动体内灵气,不顾伤势闯入雾中,消失不见。

    片刻后随着‘刺啦’一声,一道锋锐剑气划破长空,最终将那件上等灵器的霓裳羽衣从中斩裂,落于山涧之中。

    神色冰冷的莫如雨凝定于空,看了看四周,却已经没有了对方的踪迹。莫如雨收剑入鞘,轻哼一声,身体缓缓拔高,准备离去。

    -----------------------------------------------------------

    正在官道上一步一拳,练习走桩的李孟忽然感觉到身后有一道不明的气息逼近。

    当他转过身的时候,忽然看到有一物从天而降。先是撞在高处的树干上,然后撞破层层叠叠的绿枝,坠落在他身边的树丛中。

    李孟眨了眨眼,心想什么东西。

    李孟向前走了几步,拨开身前的草丛,看到了一个只穿着一件贴身薄衣的女子,女子后背处一道剑伤触目惊心,鲜血不停的向外流。

    女子挣扎着想要起身,最终只能翻过身,视线逐渐模糊,看着那个似乎是在向她说话的男子,想着难道老娘今天就要死在这了么,然后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李孟有些无奈,好好的走路还能摊上这么个事。

    没办法啊,人就倒在他身前,不救不行啊,这不符合他一贯的作风。索性出门在外,什么都不缺,尤其是纳戒中躺着的那几百瓶灵药,该到用武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