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盘点:开局十大名相 » 第三十章 唐太宗

第三十章 唐太宗

    大唐世界,贞观二十三年,古稀之年的房玄龄一病不起,而五十岁的李世民也赶上病重。

    病中的李世民,安排房玄龄乘担舆入殿,君臣一人躺在一个病床上。

    【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

    戎马驰骋,治理天下,两人的黄金年华共同走过,终于到了风烛残年。

    很快,在李世民的无限无奈中,房玄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李世民因为太过悲痛,病情一度加重。

    为房玄龄辍朝三日、配享太庙。

    此事刚刚过去一个月不到,李世民这个时候的精神稍微好了一些。

    正在花园的亭子之中观看视频。

    不出意料的,【十大名相】之中有房玄龄。

    随后就迎来了房玄龄的奖励界面。

    让他可惜的是,他这个世界的房玄龄已经病逝了,再也没有机会看到这个奖励。

    而他自己恐怕也没有多少时间了。

    在看到房玄龄请求【诸天视频】将自己的寿命分给自己夫人的时候,李世民也只是摇了摇头。

    他了解房玄龄与卢氏之间的事,所以也没有意外。

    可是之后【诸天视频】居然同意了,这就让李世民有些惊讶。

    只是在【诸天视频】强调【仅此一次,再无他例】之后,他也收起了某些心思。

    李世民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此时也没有太多想法。

    可是人一老,就容易回忆从前。

    ......

    李世民终生也忘不了。

    隋大业十三年的秋天,他父亲的军队率先进入关中。

    二十岁的李世民,正是在那时见到了年近不惑的房玄龄。

    正值创业期的李世民求贤若渴,他早就听说房玄龄的大名。

    如今,见房玄龄主动投效李阀,自是喜不自胜。

    将其任命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军中的大事小情,李世民必先请教房玄龄。

    房玄龄也从来不会让李世民失望,每一件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久而久之房玄龄就成为秦王府上的谋主。

    【玄龄亦自以为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贤臣明主的相遇,使房乔得到了施展理想抱负的机会。

    李世民知道房玄龄到底花费了多少心血。

    为了报答李世民,房玄龄自投李阀之日为李世民尽心竭力,一心一意帮助李唐打江山。

    每逢唐军打了胜仗,将领们时常会为战利品争得不可开交。

    唯房玄龄从不在意这些黄白之物,只考虑如何为秦王扩大实力,招揽各路英豪。

    李世民手下最看好的文臣之一杜如晦,就是通过房玄龄的极力引荐来到秦王府。

    最后,杜如晦成为与房玄龄齐名的国之栋梁。

    那个时候,李世民也越来越看重房玄龄。

    细心的房玄龄在李世民征战天下时,还致力于收集各州县民情,以及隋朝出版的书籍,为将来的李唐江山绘制蓝图。

    这一切的一切,都向李世民展现出房玄龄超乎常人的远见和智谋。

    李世民认为那段时间也是他人生中最为轻松的时刻。

    他只需要领兵出征,与武将考虑军事上的问题。

    其他的一切,房玄龄都会处理的非常完美。

    可是之后,李世民人生中最不愿回忆的时刻要到来了。

    大业十四年五月,他的父亲终于如愿以偿,篡隋以代之,改国号为唐。

    房玄龄也因功劳彪炳,被任命为秦王府记室,并领封临淄侯。

    随着李唐王朝外患已除,李氏父子的内部矛盾逐渐突显,发生在父子手足之间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主要集中在皇权之争。

    李世民身为李渊的二儿子,亦是李唐基业的最大功臣,论及功劳远在太子建成和四皇子元吉之上。

    随着李世民的声望越来越高,太子建成及四皇子元吉对李世民的猜忌越来越深,认为李世民有朝一日会篡夺皇权,威胁到太子和四皇子的地位。

    因此,李建成与李元吉沆瀣一气,结为政治同盟,打算将二皇子李世民置之死地。

    至此,一场发生在李唐皇室的内斗已不可避免。

    房玄龄等人蒙受李世民的栽培之恩,在这场政斗中房玄龄等秦王府大臣坚定地站在了李世民身后。

    之后就是一段李世民不愿意再提起的事情。

    武德六年,李世民率领亲兵悍然发动【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两位兄弟毙于刀下。

    虽然,在这场政变中,房玄龄并未直接参与到战争中。

    但是,他始终在幕后总览全局,几乎所有作战方案全部出自房玄龄之手。

    政变结束后不久,李渊便主动将皇权让出,禅位于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将年号改为贞观。

    之后劳苦功高的房玄龄被委任为尚书左仆射,暂时代理宰相事务。

    在随后的二十年时间里,房玄龄始终行宰相之职,与他保举的杜如晦共掌朝政。

    在房、杜两人在政坛的配合方面,房玄龄精于谋略,杜如晦则擅长判断,两人的政治风格互补,紧密配合,朝野称二人【房谋杜断】。

    除此之外,房玄龄以其严谨的作风和端正的人品得到满朝文武的一致好评,当时的外廷大臣对房玄龄推崇备至。

    李世民自己更是对于房玄龄大加赞赏。

    【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

    这样的的高度评价在当时的人看来是十分客观的。

    就连眼中容不得沙子的言官集团,对房玄龄的为人和政治能力亦赞不绝口。

    李世民现在还记得那个让他十分讨厌的谏臣王珪评价过王珪的一句话。

    【孜孜为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

    可是李世民也没有让房玄龄的政治生涯一帆风顺。

    也曾让他在官场上经历三次沉浮。

    恩威并施,也就是俗语中的【胡萝卜加大棒】。

    李世民必须无时不刻地感受到自己对皇权的绝对掌控,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权威。

    而房玄龄也十分的配合他。

    他懂得何时适可而止,如何急流勇退,这样的情况让他在政治场上闲庭信步。

    李世民觉得君臣之间的相处就是一场人生的游戏。

    只有懂得并遵守游戏规则的君臣之间才会协调同步。

    李世民觉得自己懂得游戏规则,他觉得房玄龄也懂。

    这样才有了如今的盛世产生。

    虽然还没有达到李世民的最终目标——追上隋朝开皇之时的盛况,可是他此时也是十分满意。

    去年的这个时候,李世民生病了,已经无法去处理政事。

    朝廷琐事,由太子和长孙无忌等人处理,真正遇到大事,太子李治才敢来找李世民拿主意。

    一个多月前李治过来告诉了他一件事,房玄龄病重了。

    房玄龄生病的消息,李世民早就知道,他多次派御医前去为房玄龄治疗。

    没想到,房玄龄大限将至。

    一个月前,房玄龄去世了。

    李世民觉得自己又失去了一个知己。

    就像是当时失去了魏徵一样。

    可是当年他已经对不起魏徵,现在他不想再对不起房玄龄。

    他看到视频之中,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和她的女儿高阳公主谋反。

    以他的政治眼光、对房遗爱和她的女儿高阳的了解,他基本就可以知道这是一起针对房家的阴谋。

    这很有可能是他那个有野心的女儿做出来的糊涂事,牵连到房家肯定是有他那个姻亲长孙无忌的意思。

    对于这种政治斗争,李世民一般是不会插手的。

    可是对于房玄龄,他认为这件事自己还是要处理妥当,至少要让房玄龄在死后能得到安慰。

    想到这里,李世民让侍从给他披上衣服,转身向书房慢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