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盘点:开局十大名相 » 第二十三章 刘邦与萧何

第二十三章 刘邦与萧何

    韩信在准备自立的事,同样时间段的刘邦刚刚和项羽订盟。

    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

    “我完全没想到啊!”

    “居然是我最后一统天下,击败了项羽,萧何居然还成为十大名相,看来我大汉的成就并不低。”

    “韩信最后居然被杀了,还是被萧何所杀。”

    “不过,杀的好,在我危难之时,第一个想的居然不是来帮忙,而是威胁我封他为王,真是可恨!”

    这个时候的刘邦其实对于战胜项羽还是没有特别大的信心,在楚、汉订盟之后他甚至打算退兵。

    但是张良和陈平又极力劝阻刘邦,告诉他此时乃是灭楚的最好时机。

    刘邦在此前还是有些犹豫,虽然此时的汉军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楚国军队也并未受创。

    而刘邦又是十分谨慎的一个人,他对于项羽此时还是有几分担忧的。

    毕竟项羽的勇武和项羽的实力都摆在那里,如果不能一击得中,让项羽死灰复燃的话可是个大麻烦。

    在看完这个视频之后,刘邦顿时就有了信心,一种天命在他的感觉充斥在他的心间。

    再加上想起张良和陈平的话,这才让刘邦定下决心,决定下令全力追击楚军!

    如果此番能够重创楚国的军队,那刘邦统一天下就是必然的事情。

    还有就是看到萧何被选上成为十大名相,还有萧何一生对于大汉的贡献。

    让刘邦此时感到无比的安心,他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萧何这个人既是难得的良才,也是没有野心的忠臣。

    其实刘邦内心在此前对于萧何一直是有些担心的。

    萧何的功劳自然是非常大的,身为统帅,刘邦深知一个稳定的后方是多么重要。

    而在萧何的努力运作下,汉军的后勤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源源不断的后勤让汉军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可是萧何在汉朝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刘邦可以说是将非军事的所有决策都交给了萧何。

    这些年来,萧何在关中安抚百姓、休养生息,做了许多有利于百姓的事。

    在关中,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只知道萧何丞相,而不知道汉王刘邦。

    如果萧何丞相在关中振臂一挥、举起大旗,恐怕立地称王并不是难事。

    而且,在军队之中,也有许多将领是依靠萧何举荐的,虽然高层将领没有多少心向萧何,可若是问底层士兵,恐怕就不知道是选择汉王还是选择萧何了。

    还有韩信这个心头之患,萧何可是对韩信有举荐之恩,要是萧何肯称王,估计韩信也会大力支持。

    到时候刘邦可没有信心能够制住萧何与韩信二人,特别是现在汉军的后勤完全依赖萧何。

    要是后勤一断,别说是针对萧何了,马上就会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

    这让刘邦很是担心。

    不久之前,刘邦与项羽对峙,却遭遇了一次失败。

    刘邦在前线兵败,个人威信受损,非常担心有人能威胁自己的地位。

    于是几次派使节到后方慰劳萧何。

    这就表明了刘邦对于萧何已经有了疑心。

    但是萧何随后所做的事却是让刘邦放下心来。

    萧何把能打仗的子孙兄弟全都派到前线参战,可以说是倾尽所有帮助刘邦。

    这让刘邦在感动之余,也打消了对于萧何的疑虑。

    现在看到视频之中,萧何一生对于大汉可谓是尽心竭力,付出一切。

    最后还让曹参继承自己的位置,为大汉的稳定做了最后一份贡献,这种作为让刘邦十分安心。

    在这个时候,刘邦又回想起了自己从前和萧何的那些日子。

    刘邦与萧何,是完全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

    萧何是丰邑萧姓一族的模范人物,是当地有名的人才。

    萧何为人谨慎有法,办事干炼,长于管理行政,乡里内外,上上下下的关系事务,他都一五一十打点得井井有条。

    在出仕为吏不久,就因为擅长文法吏事,十分受上级官员的赏识。

    很快就升任沛县主吏掾。

    萧何的业绩曾经考核评定为全郡第一,作为泗水郡监察长官的郡御史对于他十分赏识,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

    而年轻时的刘邦是浪荡游侠。

    当上泗水亭长之后的刘邦依然是好酒好色,桀敖无礼,狂言妄为。

    但是刘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下能够仗气使人,深入三教九流,在身边聚集一帮铁杆哥们儿。

    上能够折节低首,远从张耳,兄事王陵,出仕为吏以来,虽然不循,但却有力。

    在沛县吏卒当中,虽然不算顶尖,也是忽视不得的一方人物。

    萧何是主吏掾,是那个时候刘邦的顶头上司。

    刘邦的一些言行,在当时的萧何看来是十分不好的,与萧何的观念不符。

    但看在同乡的面上,对刘邦犯下的许多不算大错的事,萧何都替他遮掩过去并替他说情化解。

    以萧何之明,他也欣赏刘邦敢做敢为,有事能够担当的个性。

    他们最初的交流并不多,毕竟萧何的层级还是要比刘邦高不少的。

    但是在偶然的几次同席交谈中,萧何发现刘邦表面上虽然傲慢无礼,但是内慧有肚量。

    哪怕在酩酊醉饮,狂言妄语中,对于有理切中的话几乎马上就能省悟。

    或者默然,或者陈谢请从,断然另一个人。

    至此之后,在众多沛县吏民人物中,萧何对刘邦是另眼相看的。

    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长刘邦去首都咸阳服徭役一年。

    也是刘邦记忆最深刻的一年。

    那一年,有所交际往来沛县属吏纷纷前来送行。

    按照惯例,大家都以铜钱三百封一红包赠送。

    但是刘邦记得很清楚,在打开萧何的红包之后,里面却整整齐齐地装了五百铜钱。

    别人送三百钱,已经是与俸禄匹敌的重礼。

    萧何身为他的上司,居然破例送五百,这是一份特别的情谊。

    这件事,刘邦一直未曾忘却。

    直到此时,刘邦对于萧何还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以前萧何是他的上司,他对萧何自然是尊敬有加。

    现在萧何是他的手下,他也很少对萧何颐指气使。

    刘邦觉得他和萧何的交往,与和卢绾、王陵、夏侯婴、樊哙、周勃等人的交往不同。

    他与萧何的家庭教育不同,品味性情迥异。

    二人之间,私下没有杯酒交接之欢,即使有事同席共饮,彼此间也是有礼有节。

    他们之间始终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互相欣赏,互相戒备,也互相协作。

    他们彼此欣赏对方所有而自己没有的长处,他们彼此对对方的毛病看得清楚,也不以为然。

    他们之间,都感觉得到互补的需要。

    君子之交淡如水,刘邦一直觉得是这样,他也很喜欢这样。

    可是随着权力地位的改变,一切仿佛都变了味道。

    刘邦担心萧何的权力过大,会对他造成威胁。

    萧何也担心刘邦对他疑虑太深,恐有性命之忧。

    刘邦在努力平衡这段关系,萧何也是。

    如今在这个视频的播放之后,这段关系自然是变的更加稳固了。

    “只是现在那韩信估计也看到了这个视频,恐怕是难以善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啊!”

    刘邦摇了摇头,虽然了却了萧何这一件心事,但是这韩信却也是另一个心头大患。

    不过刘邦对于此事心里早有准备,韩信连直接找他要齐王之位都做得出来,就算自立,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可惜没有了韩信,项羽却是很难对付了!”

    “不过也有一件好事,这个视频播放之后,天下百姓都应当知晓是我统一天下。”

    “那些世家大族,想必也能够看清形势,如此一来,我也能够争取更多的支持,以后做事也会方便许多。”

    “一旦民心所向,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况且,我有萧何丞相,有陈平、张良两位谋臣,更有无数良将。”

    “只要时间足够,这天下必然入我掌中!”

    “现在要做的,应当是尽快追击楚军,就算不能重创他们,也要让他们无暇反攻。”

    “至于那韩信,他应当也不会联楚攻我,最大的可能就是守住齐地、攻略周边,妄图三分天下罢了。”

    刘邦重新回看起这个视频,脑海里也在飞快的运转着,思索着各种可能性。

    在视频播放之后,他认为自己的优势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收拢天下民心方面。

    以前的大汉,也就是在关中和巴蜀有着大量的百姓支持,

    其他地方,大多数是被其他的诸侯所把持,民心也不可能真正向着刘邦。

    一个国家,正统还是十分重要的。

    而在各地都看完视频之后,很多民众都会将刘邦视为正统,这对于刘邦统一天下的计划有着极大的帮助。

    只要有了百姓的支持,他在四处攻伐的时候,征召兵员、后勤补给等方面都会变得非常容易。

    到时候,这天下之争,自然是手到擒来。

    想到这里,刘邦平复了一下心情。

    他马上招来手下,让陈平和张良过来与他商议下一步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