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盘点:开局十大名相 » 第二十章 诸葛亮与司马懿

第二十章 诸葛亮与司马懿

    三国世界。

    建兴十二年四月。

    五十三岁的诸葛亮正率领蜀军驻扎在五丈原,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

    此时已是深夜,诸葛亮正在中军帐中休息。

    已经看完视频的诸葛亮眼含热泪。

    “果然,我的预感没有错,我确实是不行了。”

    “先帝,老臣对不起你,老臣终究辜负了你的期望。”

    这个时候,诸葛亮又回忆起了从前。

    作为一个出生在汉末乱世的世家子弟,他的人生并没有那么幸运。

    但是,诸葛亮拥有诸葛玄这样一位叔父,也是有一丝幸运的。

    他的叔父与荆州牧刘表的故旧关系,带着诸葛亮和诸葛均从故乡琅邪迁来较为安定的荆州。

    之后变在襄阳城西的隆中有了一块土地定居下来。

    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便以耕读为业。

    那段日子也是诸葛亮平静安定而又踌躇满志的日子。

    在那段时间他交上了崔州平、徐元直等几个可称为一时人杰的朋友。

    生活倒也过得逍遥。

    而也就是这些日子的生活,让他在当地有了一些微名。

    甚至被人称呼为【卧龙】。

    经历过乱世的他,虽然自比管仲、乐毅,但在最初一段时间也并没有想要去入仕做一番事业。

    躬耕于陇亩之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虽然自身也有一些小小的志向,荆州本地的世家对他也多有期望,给他造了一番势。

    但他也并没有刻意去宣扬自己。

    诸葛亮的朋友们也是相继出仕他人。

    他最好的朋友之一徐庶徐元直投奔了流落到荆州的左将军、皇叔刘备。

    在诸葛亮看来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要想最迅速的结束乱世,曹操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曹操这个人过于【枭雄】,绑了徐庶的母亲,逼的徐庶投奔曹营。

    临走之前,徐庶郑重其事地向刘备推荐了他。

    诸葛亮知道这个刘备一直是想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来争夺天下的。

    只不过是当时力量太弱小,锋芒还没有暴露出来而已。

    而曹操已消灭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

    再加上曹操本人的出众韬略,麾下谋臣无数,统一天下只是略需时日了。

    诸葛亮当然不愿出来趟这河浑水,逆天命而行,再让天下生民遭受战乱之苦。

    因此刘备前两次造访他的茅庐的时候,诸葛亮事先都故意回避了。

    他人都说【事不过三】,可是刘备还是来了第三次。

    刘备的谦恭有礼,诚心诚意也确实打动了诸葛亮。

    当时诸葛亮就想到先贤们所说的【君子之仕,行其义也】。

    内心建功立业的欲望就被勾起来了。

    那时诸葛亮才二十七岁,正是少年意气的时候。

    当场就跟刘备讨论了天下大势,并且讲述了自己所制定的战略方针。

    之后,在权衡之下,诸葛亮就答应了随刘备入仕,辅助他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

    那个时候诸葛亮最仰慕的古人乃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张良辅助高祖夺得了天下,不贪功,不恋位,既能入更能出,全身而退,得以尽享其天年。

    诸葛亮的目标也是这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跟随刘备之后,也经历了很多事。

    赤壁之战出使孙吴,立下一些功劳。

    庞统助刘备入川,贪功而操之过急,中流矢而亡。

    刘备在川中进退两难,他亲自入川相助,稳定川中局势。

    刚刚夺得川中地区不久,关羽孤军北伐。

    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樊城。

    但东吴吕蒙以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

    此后吴蜀联盟就被破坏,诸葛亮所定联吴抗曹之策一度陷入停滞。

    随后,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在夷陵被东吴陆逊打得大败,严重动摇了国家的根本。

    之后白帝城托孤,整个蜀汉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幸亏诸葛亮尽力稳住大局,并且竭力反击。

    这才让说他安定下来。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我错了吗?”

    诸葛亮喃喃自语道。

    现在,他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在看视频时他也在回想他的一辈子,内心开始质疑自己当初该不该入仕。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他加入这个乱世,却并没有让这个乱世结束的时间加快。

    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天下百姓多带来了几十年的灾难。

    如今稍微看到一些希望,自己的身体却是撑不住了。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

    而在魏军的营帐,司马懿此时也在账中观看视频。

    他在这个时候倒是相当平静。

    “孔明果然是撑不住了,五丈原,他今年便要不行了吗?”

    司马懿对于诸葛亮的身体并不奇怪。

    在之前他询问诸葛亮是如何处理公事的,那人告诉他只要是超过二十杖的处罚诸葛亮都要亲自处理。

    从这儿司马懿就知道诸葛亮这是在用生命来维持蜀国。

    他料定诸葛亮时日无多,他的防守策略并没有错。

    可是在视频之中看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时候,他还是感觉有些悲伤。

    他失去了自己最大的对手。

    这时候他也开始回忆起了自己跟诸葛亮的这两次交手。

    第一次交手是诸葛亮第四次率军攻魏,包围了曹魏部署在祁山地区的贾嗣、魏平部,并用木牛运输粮草,以保障其后勤供给。

    当时,曹魏的国家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东南方向要防备东吴,西北方向还要防备鲜卑。

    这个时候主持对蜀汉作战的大司马曹真生病。

    于是曹魏派司马懿统一指挥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部,主持抵御蜀军。

    他当时的战略目标定位为:凭险坚守,不与蜀军主力决战,逼退蜀军就算完成任务。

    诸葛亮得知司马懿进军的消息后,留下一部继续进攻祁山,自己则亲自率军迎战司马懿。

    第一次对决,司马懿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利用蜀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的弱点,将其逼退。

    司马懿达到了战略目的,但在战术上却没有占到半点便宜。

    诸葛亮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还是没有解决后勤补给这一难题,最终被迫退军。

    第二次交手就是这一次。

    诸葛亮筹备了三年,开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

    这次北代,诸葛亮准备充分,与孙权约定同时举兵伐魏。

    司马懿也率军渡过渭河,背水立营,诸葛亮驻军五丈原。

    本来司马懿觉得还需要一两年的防守才能取得此次交手的胜利。

    可是看完视频之后,司马懿惊觉恐怕没有几个月了。

    此时司马懿的心里是既开心又遗憾。

    开心的是诸葛亮若是去世,那蜀军必退,他对曹叡也有个交代,也算立下大功。

    遗憾的是自己从来没有在与诸葛亮的正面交手中击败他,反而自己是屡战屡败。

    一时之间,司马懿也很难形容自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