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昊天庭 » 第八十四章 魏皓

第八十四章 魏皓

    “快快快”

    “你快点,再慢就来不及了。”

    章德看着许多百姓朝着一个方向涌去,他都差点被后面之人撞倒。

    这种场景让他很是诧异,忙拉住身边的一位老者询问道:“这位老伯,前面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那位老者鄙视了他一眼,指着远处高大的房屋说道:“看见没,这些人都是前往招贤馆的,说明有百家学子举行辩论赛,他们都是前去观看的。”

    章德不经感叹,怪不得魏国当初能成为霸主,其国内的学术氛围如此浓厚,人才济济,不强反而没有天理。

    老者说完见章德还没有放开自己,不满道:“你这后生,还不快放开老夫,要是慢了,老夫连门都进不去了。”

    章德放开老者,连忙抱拳道歉。

    老者也没空和他计较,忙小跑着离去。

    章德见状,也忙加快了脚步,想要看看这招贤馆有何神奇之处,竟让天下士子向往不已。

    章德刚到招贤馆门口,就被裹入了人群的潮流当中,就连他是如何进的招贤馆的都不清楚。

    “谁踩到我脚了?”

    “谁推我?”

    “谁摸我屁股了?”

    “哈哈哈……”

    招贤馆顿时笑声一片。

    “叮咚咚”

    突然,一声钟响,吵闹的招贤馆顿时安静下来。

    此时章德才有空打量四周。

    招贤馆一楼中央有一高台,上面能站十人左右,而在高台周围有一些蒲团,看样子是给士子们坐的,此时上面已经坐满了各学派的士子。

    二楼‘回’字形走廊上站满了人。

    三楼的人则是有茶几蒲团,可以坐着观看辩论赛,想来应该是大梁有权势之人或者其亲属了。

    “诸位。”

    就在章德分身之时,一位身穿青袍的老者站在高台之上说道:“今日乃是法家学子韩明和儒家弟子张志辩论昊国之求贤令。”

    “善”

    下方一人大声喊道。

    一位身穿蓝袍的士子走上高台,开口道:“我者,张志也,齐国人,就学于齐国鸿儒学宫,师从孟明恩师,儒家之士也。”

    “今日命题:昊国求贤令辱祖叛今,国将亡也。”

    “可笑,我来破你命题。”

    台下一位年青士子冷声一声。

    上台介绍道:“我者,韩明也,卫国人也,游历天下,法家之士也。”

    介绍完自己后,盯着张志问道:“昊国将亡,何理也?”

    张志朝他一礼,这才论道:“昊国,始于文王之子昊,文王以仁义得天下,以礼治天下。昊学其父,以礼治国,而传数千年。今昊王辱先祖玳王、厉王、昏庸二王,大逆不道,其行径乱礼破纲,其掌昊国,启能不亡。”

    “好”

    下方之人,大声喝彩。

    韩明轻笑道:“恕明不敢苟同。”

    张志也不脑怒,微笑道:“愿听韩兄高见。”

    韩明不得不佩服张志此人的修养,礼道:“玉明就说说自己的见解。”

    “请”

    张志做出个请的手势。

    韩明开口道:“昊国羸弱,诸国欺之,昊王思变,意欲强国。批诸王之过,证其决心之坚,其执昊国,昊国必强,何来将灭。”

    “彩”

    众人又是一声高喝。

    “非也,昊国官多儒士,昊王乱礼,君臣离心,政事不通,何来强国。”张志反问道。

    “哈哈哈……”

    韩明听了,大笑起来。

    张志脸色有些难看了,怒声道:“玉明兄,志之言,有何可笑之处?”

    “昊国多儒官,昊王乱礼,求贤令可还能发出乎?”韩明反问道。

    “哈哈哈……”

    “就是,若是昊国多儒官,那求贤令怎么还能发向天下啊。”

    下方的魏国百姓也是大笑起来。

    “这……”张志也有些不解。

    于是躬身一礼道:“韩明兄所言有理,志不解其由,还请韩兄赐教。”

    “儒非儒,官非儒。”韩明笑着说完这句话,大笑着离去。

    “儒非儒,官非儒。”

    “此话何意?”张志咀嚼这句话,不明其意,想要请韩明解释一二时,抬头一看,已经不见其人影。

    无奈,只得边想边走下了高台。

    “儒非儒,官非儒。”

    章德回想着这句话,心里突然冒出个想法,此人去过昊国,不然不可能说出这句话。

    此人未必有扭转乾坤的才能,但绝对是位大才。

    ‘韩明,本统领记住你了。’章德在心中默默想到。

    百姓能看够热闹,正想离去时。

    忽然一道声音在高台上想起:“我者,魏皓也,魏国人,天下游学士子,法家之士也。”

    “今日所辩:法为天下法。”

    三楼之上,一位身穿华服的中年男顿时神色一冷,将手里的茶碗重重的放在桌子上,不满道:“听说此人有些狂妄,本君还不信,如今看来,是狂妄至极。”

    “狂妄”

    “笑话”

    “大言不惭。”

    “又在炫耀他的法了。”

    “就是,我看他是个伪法家吧,法家有势,有术。我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法了。”

    下方蒲团上的百家士子顿时就不满了。

    一位灰袍士子不服站起来反驳道:“自文帝以仁义得天下,以礼治国数千年,上到君王,下到奴隶,谁不尊礼行礼。礼当为天下法。”

    “彩”

    围观百姓大声叫好。

    魏皓轻笑一声,辩道:“谬论,文帝以礼治国,传三千年,可闫帝以礼治国而丧其国,礼治用古不适今。天下九国多是用律,非礼,此为实也。”

    “彩”

    众人叫好。

    这是事实,儒家子弟不好狡辩,只得下台。

    “笑也,魏兄也知九国以律治国,那魏兄何来的法当为天下法。”

    此时一位白衣士子起身反驳道。

    又是一位士子起身附和道:“王兄所言极是,法家余季以术变法,魏国富强,称霸天下,齐唐法家以势、律变法,齐唐迅速变强,成为天下三大强国。”

    “若魏皓兄辩法家之法为天下法,我等还真不好反驳,可魏兄的法乃是刑,以刑治人,以刑治事,应为刑罚而非法。此等刻薄寡恩之法,必将导致民怨沸腾,家破国亡。”

    黄衣士子盯着魏皓嘲笑道:“此等酷吏之法,岂配天下法。”

    “好”

    招贤馆又是一声大喝。

    被人讽刺嘲笑,魏皓并不生气,笑着道:“刑乃是魏皓法中之一,魏皓之法乃是国法、家法、军法,一国之规章制度,行事准则,万般事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官员不能因自身喜好而处事断案,需依法而决,依法而判,这才是魏皓之法。”

    下方众人觉得有理,大声喝道:“大彩。”

    有又几位各家士子挑战,皆一一败阵。

    最终因一句“魏皓之法乃魏皓法,几人推崇?何国实用?魏兄空谈,何来天下法?”而辩败。

    因为哪怕你说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无人推崇,无君王重用,也只是一人之法,空谈之法,何来天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