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冰河纪 » 八十一章 神奇的单细胞2

八十一章 神奇的单细胞2

    兆祥逗他:“教授,上天既然送了我们这样一份大礼,岂有不让我们回去的道理呢,你啊,不妨耐下心来,等着奇迹出现就好了。”

    “理是这个理,可是回去的路在哪里呢,我们在这边悠哉乐哉,东方舰长独自在外边一点消息都得不到,还不得急死?”章子寒开始较真。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是该我们回去,自然能找到入世之门;若是不该我们回去,就是想破脑袋,也无济于事。”兆祥跟他打起了太极。

    “这话有道理,我看还是想想怎样把上苍恩赐于我们的这份大礼带回去吧?”善文怀建议。

    “教授,这种单细胞活体物质既然有生命属性,可否用来制造宇宙飞船的外壳呢?”章子寒问道。

    “理论上可以,但我们怎样才能把它弄回去加以研究呢?”善文怀看着兆祥。

    “是啊,炸药都炸不下来。又从何处下手呢?”章子寒为难道。

    兆祥解释:“这种单细胞活体物质生物群,越是遇到强烈的冲击,修复能力越强,反倒是地质锤慢慢敲打出的小坑,修复过程相对缓慢。”

    “说是如此,可你敲了半天,愣是连米粒大的一块也没有敲下来不是。”章子寒揶揄道。

    “急什么,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兆祥大度的笑道,“这种单细胞活体物质生物群,在雨水的作用下,会慢慢的分解。

    而其中的微生物群,就会顺势而为,流入雨水形成的湖泊和海洋中。

    日积月累后,那些湖泊和海洋,就成了孵化生命的摇篮。此后,随着温度和气候的变化,那些初级生命体不断演化。

    总的来说,这种单细胞活体物质,就是自然界所有生命的鼻祖啊!”

    “你的意思是说,用水能分解这些岩石?”善文怀问道。

    “不错,”兆祥说着话,自科考包取出一瓶饮用水,拧开瓶盖,往脚下的岩石上倒了一些。

    灯光下,众人就见,原本坚硬无比的热岩,在水的作用下,开始慢慢溶解。

    几分钟后,岩石表面就形成一个浅坑。过了不久,那个浅坑内的水分渐渐变成胶质状,但是又过了一会,胶质慢慢凝固,渐渐的又恢复了热岩原样。

    众人错愕的看看热岩,再看看兆祥。

    兆祥继续解释道:“这种现象,是因为水岩比例极度不相匹配的因素造成。水少,单细胞活体生物群多,才会出现这种软化后又硬化的情况。

    如果连续下上几场大雨。雨水充沛到足以完全分解这些活体原岩。

    哪么它就会在低洼处形成一个湖泊,变固态为完全的液态状,然后在水的滋养下,慢慢繁衍生命。

    生命离不开水,也就是这个道理。”

    兆祥如同一名潜心学业的教授,在面对一众亟待求知的学生。

    “可是,你还是无法取上一块样品带走嘛!”善文怀不解。

    “嘿嘿,来硬的确不行,但我可以这样做?”兆祥再次拧开瓶盖,将大半瓶水都倒在刚才那个位置。

    待岩石充分溶解成胶质状态后,用一个小小的器皿,将胶质熔岩舀了装到那个瓶子里,一直到装满为止。

    “只要保证水分不流失,就没问题了。”他扬着瓶子自得的说道。

    善文怀孩子般的笑道:“哦,哦,好极了,那就多来几瓶,带回去好好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将古老的单细胞活体,变成有趣的超级材料?”

    “我这里就这么点水,谁想要,就用自己挎包里的水换。不过得声明,一定要把黄瓜三兄妹的饮用水留足才行。”兆祥叮嘱道。

    的确,在这样一座蕴含着巨大科研价值的单细胞活体物质面前,没有哪位科学家肯错失机会,即使用生命交换,大家也毫不犹豫。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场的人除了给黄瓜兄妹留下维持生命的饮用水外,余皆换装了单细胞活体物质。

    人类正是紧紧抓住了每一次的发展契机,才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而这一次的星外奇遇,又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有了火山热岩,大家便不再为了黄瓜兄妹御寒问题而焦虑。

    于是兴致勃勃地讨论起了这个令人兴奋的话题。

    极度兴奋的他们,似乎都忘了怎样找到入世之门的问题。也忽略了从死亡边缘挽回生命的黄瓜兄妹。

    原本死寂的阿发星球古大陆,在这一刻,充斥着生命的欢乐乐章。

    漫天的橙星,看上去分外靓丽,似乎都在为这伙远来的客人们庆贺。

    奇异的是,大家的话题,始终围绕在单细胞活体物质上,兴致勃勃谈论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却忽视了黄瓜兄妹的巨大变化。

    “教授,你说这种神奇的单细胞活体物质,是怎么形成的?”章子寒刚一坐下,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兆祥笑道:“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太好回答呀!”

    章子寒激将道:“教授,您是国际上响当当的顶尖生物学家,还有什么问题能难住你?”

    兆祥道:“这就好比你问我,人类的始祖,到底是古猿呢,还是海洋生物,是一个道理?”

    章子寒道:“哪不是早就有了定论了吗,古猿呗?”

    兆祥摇摇头:“那只是之前的结论。而根据最新的学术研究发现,人类并非是古猿进化来的。”

    章子寒道:“这可能吗,古猿进化为人类早就已经成为学术界共识了。”

    兆祥道:“成为共识的结论,并非就是正确的。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最经典的物理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量守恒定律,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章子寒追问道:“哪你说说,人类到底是来源于什么?”

    兆祥道:“来源于什么暂且还没有统一说法。神话故事里说是女娲造人。现代科学界有人认为,人类根本就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实验品。”

    章子寒问:“哪你支持哪一种?”

    兆祥微微一笑:“无论哪一种,都很荒唐。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一切都是臆断。”

    章子寒孜孜以求:“哪您为什么又质疑古猿不是人类的鼻祖呢?”

    兆祥答:“曾经有科学家对当代的黑猩猩,和类人猿进行了仔细解剖研究后,认为,虽然这些动物的先祖,比人类更早的出现在了地球上。

    可是没有丝毫的数据能够证明,那些黑猩猩和类人猿,有正在向人类进化的鲜明迹象。”

    章子寒和他较上了真:“哪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啊,解剖当前的黑猩猩和类人猿,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的意味呢?”

    兆祥道:“毕竟,那也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除非你能拿出更有利的证据,去证明他们的研究是错的才行。”

    善文怀点点头,接道:“没错,在科学研究和数据论证面前,任何的质疑和猜测,都是站不住脚的。”

    兆祥道:“所以,章子寒教授刚才问这个单细胞活体生物群怎么形成的,我还真的回答不上来。

    因为这是迄今为止,地球文明第一次见到这种旷世罕见的特殊物质。”

    善文怀笑道:“唔,怪不得一开始你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呢?”

    兆祥道:“我们是科学家啊,匪夷所思的物质,不亲眼见到就轻信,那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一直在聆听的张立凯此刻说道:“从基础物理学的角度看,这已经严重突破了物理界的广泛认知。”

    “哦,你是指哪一方面呢?”兆祥不解的看着他。

    张立凯道:“很简单,生物的超强耐高温能力上。”

    兆祥点点头,说道:“是啊,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熔岩有上千度的高温,这种单细胞微生物群,如何经受住这么高的温度呢?”

    “或许,这根本就不是微生物群?”章子寒教授接道。

    善文怀道:“可是,这种能够自行愈合裂痕的物质,除了有生命属性的活体之外,自然界里,还有哪一种物质具备此种特质呢?”

    兆祥接道:“若按照地球上生物界的逻辑来看,这的确是活体生物群才具有的属性。

    而在火山岩石中发现这种奇特物质,也的确突破了地球科学界的认知。”

    张立凯振振有词道:“所以嘛,超出认知范畴的物质,只能用科学研究来证明。至于其他方面的一切猜测,都是毫无根据的冥想。”

    兆祥坚持了自己的看法:“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分析,若是将这种活体单细胞物质加以研究,运用到人类的肢体,乃至于五脏六腑的再生或自愈上。

    哪么,很可能会使人类突破现有的身体机能,从而走向长生或永恒。”

    “哈哈,哪样的话,人类不就成不老神仙了?”张力凯大笑道。

    善文怀道:“这种单细胞活体物质的发现,不但对物种的起源有了新的突破,也将会对材料科学的研究上,取得远超想象的重大成果。”

    “是啊,设若我们的宇宙飞船都采用这种具有自愈功能的材料制成,那将是一件打不坏毁不掉的永恒战舰。”章子寒开始浮想联翩。

    “哪可不一定,若是碰到聚变弹或反物质炸弹,顷刻间就被气化了,还哪里有自愈的机会?”张立凯执拗道。

    章子寒摸了摸下巴,说道:“是啊,自然界里的任何物质,碰到上亿度的高温,瞬间既化为气态,的确是毫无自愈的机会了。”

    兆祥笑道:“可是你们别忘了,这种岩浆里的单细胞活体微生物群,是耐超高温的神奇物质。

    既然这种物质已经突破了科学界的认知范畴,设若将其进行一个超级培养后,能耐上亿度的高温,也不是没有可能?”

    章子寒改口说道:“这个观点似乎也能站得住脚。毕竟,这种单细胞微生物群实在是不可思议。”

    善文怀举例说明:“西游世界中,孙悟空不也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吗,不但没有损伤,还炼出个火眼金睛来。”

    “哪可是神话,怎么能和这个现实物质相提并论呢?”张立凯道。

    “那您仔细想想,这种单细胞微生物群,是不是比神话故事里的描述更加不可思议呢?”善文怀问他。

    张立凯戏谑道:“要这么说的话,这就是现实版的神话故事,剧本,还是有我们几个大名鼎鼎的权威科学家,一手编纂出来的呢!”

    兆祥笑道:“可若是不拿出充足的研究成果来证明此事,后世的读者一定会说,我们都是些只会吹牛皮的欺世盗名之辈呢!”

    “嘿嘿嘿,你们想得倒美,研究,我们能不能回去,都在两说呢,哼哼,还怎么研究?”章子寒又开始悲观。

    “章教授,你对命运这个词怎么理解?”兆祥含笑问道。

    章子寒不解的看着他:“兆祥教授,你什么意思,不妨直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