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迹在琉璃厂的日子 » 第四十章 后悔二人组

第四十章 后悔二人组

    “三百块大洋?!”余旺财惊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一脸不可思议的朝柜上的大伙计成顺问道,“你看清楚了?”

    “看的真真儿的!”成顺点头道,“那老叫花子从包袱里掏出一只青花大海碗来,当时小韩掌柜和老田的眼睛都直了!不过……”

    “不过什么?”余旺财来了精神。

    “不过后来老田好像挺不愿意的,说那东西是假的,但小韩掌柜还是花三百块大洋买了下来,一百块现大洋,两百块银票,我看的真真儿的!”成顺回道。

    “那老田跟我一样,他就是个棒槌,你就给他一件儿真龙天子用过的东西,他也看不出个什么好儿来!”余旺财骂起自己来毫不客气,“那韩子奇看中的东西保准没跑儿,什么个碗居然值三百块大洋!”

    “哎吆,你说说我,谁知道一个老叫花子怀里边揣着那么一个大宝贝,早知道昨天晚上我直接把他请进来,那东西不就成我的了吗!”余旺财懊恼的直拍大腿。

    “就着您还cei我一顿呢。”成顺火上浇油道。

    昨天晚上他是劝说掌柜的帮那老叫花子一下的,可惜余旺财没听。

    “都这时候了,你还找什么后账,你小子想不想……”余旺财越说越气,觉得小伙计说的蛮有道理,话锋一转,接着骂道,“得,这都TM怪我自己有眼无珠,我怎么就这么欠呢,还把人给赶到隔壁去……”

    “那碗儿有多大?”余旺财骂了半天又好奇的问道。

    成顺伸出两手正准备比划,余旺财又捂着心口挥手打断了他。

    “得了,你也别比划了,那碗儿越大我这心口越受不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尚珍阁,韩子奇本想留老叫花子在店里将养两天,但奈何对方不愿再麻烦自己,说什么也要离开。

    “小韩掌柜,我是个福薄的人,不值当您费这么些功夫,我在安邱还有个不争气的侄儿,今年也快三十了,也没个正当营生,连自己都养不成,更别提接济我了……”

    “我原想着落叶归根回山西的,可您给我这么一大笔钱,够我养老的了。我这就去安邱找人,要是那孩子争气,我拿这笔钱给他寻个买卖,让他给我养老,要是他不争气,我就拿那二百块银票回山西老家去!”

    老叫花子显然把自己的后路已经想好了——一百块现钱是明面上的,让侄子重视自己,好替他养老。剩的二百银票则是暗地里的,要侄子不争气,他也不至于赔个底儿掉。

    对方既有了打算,韩子奇让师兄长贵把后厨新蒸的一大锅白面馒头给他装上当干粮,店里三人一齐把这老叫花子给送了出去……

    “子奇,这玩意儿有什么说头,能值三百块现大洋,你可别让那老叫花子给骗喽!”

    刚把人送走,田守长和陈长贵二人就围在了桌上摆着的那青花大碗周围,很是好奇的盯着那碗。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这么平平无奇的一个碗,竟然能卖出三百块大洋的高价来。

    三百块大洋,田守长虽说是个二柜,但他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钱!

    “师叔,您就没瞧出这碗有什么不同吗?”韩子奇没有回答,反而开口问道。

    自己这师叔怎么说也在尚珍阁呆了小二十年了,就是块木头,也得开出几个窍儿来了不是。

    “看上去倒是件儿有年头的东西,可到底是哪年的,我就不好说了。”

    田守长盯着那碗儿看了半天,这才喃喃的嘟噜出一句废话,毕竟韩子奇是他的师侄后辈儿,在韩子奇面前露怯确实让他有些挂不住脸。

    “师叔,你看东西就这么把它摆在哪儿拿眼睛瞅啊?”

    韩子奇没好气的怼了一句,旁的不说自己这师叔确实吃不了古玩儿这碗饭,撑死了也就是个账房先生的料了!

    “这东西不是贵重吗,我这……”田守长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把那碗儿给拿了起来。

    只见田守长左手拇指和食中二指牢牢扣住碗儿的边缘,右手则四指张开手掌托底,将那青花大碗稳稳拿起,随即便下意识的朝着碗底看去……

    这是正经的行家做法,一般查看这种体型较大的瓷器时,必须用双手,一手抓器身一手托器底,这样才能保证手中瓷器不会轻易的掉下来。

    不仅如此,手上不能带手套,这主要是为了防滑,同时也能通过手指与瓷器的直接接触让人更好的感受到瓷器的质地究竟如何。

    手上不可带戒指、扳指等装饰品,这是为了防止金属等物品和瓷器接触,划伤瓷器的釉面。

    田守长这手鉴定瓷器的方法百分之百正确,一看就是在古玩行浸淫多年的人物,可惜他只得其表不得其里,因眼力和知识积累弱了师兄周彝贵不止一个档次,这才只能勉强当个二柜而已……

    “这……”田守长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两手不由得抖了一下,但手中的碗却是抓的牢牢的。

    “这,这是永乐青花?!”

    虽然是自己判断出来的,但田守长依旧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碗底不是有款识吗。”韩子奇笑了笑,“永乐年制四个方方正正的篆书总没错吧。”

    “这真是永乐青花!”田守长的声音猛地高了一个调儿。

    “八九不离十,具体真假还得等我师傅回来后让他老人家帮着掌掌眼。”韩子奇谦虚的说明着,但脸上洋溢不住的笑意让田守长和陈长贵都笃定了他的判断无误。

    “你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谦虚了,你想让我掌眼是假,想让我开开眼才是真吧!”

    韩子奇话音刚落,门口就传来一阵熟悉的调侃声,屋内三人不约而同的朝屋外看去,来人正是一个多月未曾露面的周彝贵。

    “师傅,您回来了。”韩子奇赶忙迎了上去,帮着周彝贵接过手里的包袱。

    “你小子跑出去一个多月了,总算舍得回来了。”周彝贵拍了下韩子奇的肩膀道,“呵,几天不见长壮实了点儿,比以前也成熟了点儿,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果然不错!”

    “师傅,还有件事儿得求您原谅,就是……”

    “得了,我知道,不必多说,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你既然这么安排了,一定有自己的道理。”韩子奇还没开口就被周彝贵给打断了。

    “你们师徒俩在这儿打什么哑谜呢?”一旁的田守长一脸懵逼的问道。

    这师叔向来是个既没主意也藏不住事儿的,无论是韩子奇汝州一行,或者周彝贵居上坊藏身都没敢让他知道。

    “没什么师叔。”韩子奇打个哈哈,“师傅,您既然回来了,我那朋友您肯定见过了。”

    “见着了。”周彝贵知道对方指的是黄大锤,想到那个傻个子刚到居上坊的一幕,他就忍不住想吐槽,但一来此时说话不方便,二来他的注意力全被桌子上放着的那青花大碗给吸引住了。

    “你小子,到底是让师傅我开眼了!”周彝贵一脸惊喜的盯着那大碗说道。

    “师兄,你是说这东西……”一旁的田守长心底一沉。

    “守长,这是正经的永乐青花啊!”周彝贵伸手拿起那碗一边看着一边连连赞叹。

    “永乐青花传世的虽说不少,但大多是民窑要么就是正德年间或前朝时候的官仿,但这件儿看品相,应当是正儿八经的永乐官窑无疑,再看这外面画的这条五爪青龙,这很可能是御用的物件儿!”

    周彝贵捧着那碗赞不绝口的看了足足一刻钟,等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慢慢平静下来之后,这才依依不舍的把那青花大碗给放了下来。

    “子奇,你这回可又让师傅开了眼了!”周彝贵冷静下来后坐回椅子上,端起碗茶喝了一口后问道,“你这是在河南收的?”

    韩子奇摇了摇头,要他说这是在尚珍阁收的,师傅会不会后悔的吐血啊?

    “也是,这么好的物件儿,除了京城的王公贵族之外,怕也没谁能轻易拿的出来。”周彝贵想了片刻后说道,“没想到你刚回北京,就能碰到这么好一个物件儿!”

    周彝贵的语气里又是欣慰又是羡慕,一旁的田守长则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当时那老叫花子可是在尚珍阁里呢,自己又是韩子奇师叔,东西再好,他也没理由和自己这个师叔抢不是?!

    可自己这个师叔却明明白白的向对方表明,不管他买不买,坚决不能动柜上的钱。

    田守长,你可是个货真价实的二柜,不是个守着钱箱子的帐房先生,你当时脑袋是不是让驴给踢了!

    周彝贵却没注意到一旁师弟的表情,他又颇有兴致的朝韩子奇问道:“这回也是捡漏儿,花了多少大洋?”

    韩子奇笑了笑:“师傅,您猜猜看。”

    “一千块?”

    旁边的田守长抖了一下,韩子奇没有说话。

    “五千块?”

    旁边的田守长觉得有点儿心塞,韩子奇还是没有说话。

    “一万块?”

    旁边的田守长开始心绞痛了,韩子奇依然没有说话。

    “三万块!”周彝贵说完后摇了摇头,“虽然不算赔了,但你师爷有句老话说的好,太平盛世纸价升,兵荒马乱古董贱,你花这么多钱淘换回来,可就没多少赚头了!”

    没,多少,赚头,了!

    也就是说还有赚头,只不过不是很多,只有一点点……

    旁边的田守长后悔的有点儿想撞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