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有一剑,唤作逍遥 » 第二十七章 京勇和京啸

第二十七章 京勇和京啸

    “报~!陛下,成阳侯和淮安侯今日归京,已经进了城门,督王在前线未归,还请陛下代行长辈之职,去迎二子回家。”

    大东帝这几日被上次的生辰赐婚之事搞得郁郁寡欢,如今听到自己两个守边塞的侄儿回京,总算是有了些好心情。于是赶忙起身,

    “王忠,备车驾,马上出宫!”

    “奴才遵旨。”

    为什么督王二子回京,大东皇帝还得亲自迎接?民间百姓也是窃窃私语,虽不敢大声议论,但八卦的心依旧战胜了理智,而知情的人便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要说当年督王平天下之前,本有一宗门,乃剑仙京三剑的宗门,督王便是京三剑的大弟子!自上而下上百人。后来听说被仇人屠了满门,只有自己和夫人逃了出来,入了我大东,之后就随着大东皇帝征战四方,开拓了我大东泱泱国土,成了督王。而他的夫人当时生了二子,这两个儿子便是成阳侯和淮安侯。大东安定之初,成阳侯和淮安侯便被安排在了北境一带,随着督王麾下大将罗诚守这北境一带,那会成阳侯才四岁,而淮安侯才仅仅两岁!如今二人早已长到二十出头,北境安定,二人也就安心归家来了!”

    “原来如此!那这两位侯爷岂不是十多年未曾归家!”

    “害!谁说不是呢,人人都说督王军功显赫享尽了荣华富贵,谁又能理解自己亲生骨肉在那荒凉之地一待就是十八年的痛苦啊!”

    话说督王京子成有三个儿子,京允是最小的儿子,跟在自己身边,此时正在倭国前线。而另两个就是此时入城的成阳侯京勇和淮安侯京啸了。从京勇记事时,就在北境军营,如今父母的模样早就模糊了,只记得当时双亲眼神里的不舍和无奈,如今,一切都过去了。京都,我们回来了。

    当年天下初定,京子成知道立国初期功高盖主的后果,于是在朝堂威压之下,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留在了北境,才把朝中的悠悠众口堵了起来。

    而大东皇帝自然也是迫于无奈,如今对京子成的亏欠更是多了一层。所以便有了今日大东帝亲自接督王二子归京的场面。

    “勇儿,啸儿,是朕这个做叔叔的对不住你们啊!”大东帝见到两个秀气少年时,早就绷不住眼泪,抱着二人痛苦起来。

    “皇帝叔叔莫哭,我二人怎会怪您呢!父亲时常在书信中说道,当时受众臣施压,您也是迫不得已!我们虽然自小不再父母身边伺候,但时常收到父亲母亲的书信,在信中教导我们大丈夫立于天地,为国家牺牲乃大义,舍小家成大家更是我京家儿郎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东帝看着眼前两个子侄,懂事的让人心疼,子成兄啊子成兄,朕欠你的这辈子恐怕都还不完了啊!

    “走走走,随朕去督王府,你们爹爹带着你们的两个弟弟在前线征战,今日朕就代你父亲接你们回家!十八年了!朕两个可怜的子侄啊,十八年没回过家,你们的娘亲对你们也是日日思念啊!”话落,大东帝一行朝着督王府走去。

    此时督王府门口,京二牛早已抹着眼泪在督王府门口等待,十八年来,京二牛每时每刻都想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有好多次都思念成疾,卧床不起,身子更是一日不如一日。如今两个宝贝儿子终于回来,怎能让她不激动!只是身为督王妃有诸多规矩束缚,只能在督王府门口急切的等待。

    终于,浩浩荡荡的车驾在督王府门前停下,京勇和京啸刚下马车,便看到门前的妇人,那妇人也是满眼通红的看着他们,一阵无言。

    随即二人缓缓下车,径直向妇人走去,

    “不孝儿子京勇,给母亲问安。”

    “不孝儿子京啸,给母亲问安。”

    话落,二人双双跪了下来,朝着京二牛磕了三头。缓缓抬起头来。

    “母亲,您老了。”此时的京勇早就已经哽咽起来,十八年未见自己的亲生母亲,换了谁家的孩子都会嚎啕大哭。京勇对母亲的记忆依旧停留在四岁那年的记忆中,那会的京二牛年轻貌美,如今早已生了白发,眼角的皱纹也日渐多了起来。

    京啸虽然两岁就被随着兄长送到北境,对父母毫无印象,但罗诚每年都会让京都派人送督王二人画像来北境军营,为的就是让他们二人时刻不忘自己的双亲,并且教导他们,不是父母不要他们,是迫于国家形式。生于朝堂之家,便要接受这命运安排。

    “母亲,儿子京啸给您磕头了!”说罢,京啸也朝着地上磕了三头,京二牛看着自己的二儿子,愧疚和难过之心更是汹涌而来,抱着京啸又哭了起来。

    “勇儿,啸儿,是我这个做母亲的对不起你们啊!早知道我们母子要十八年不见,我宁愿我们一家做个平凡的人,在乡间自由自在的生活,母亲对不起你们啊,我的孩子。”京二牛此时早就泣不成声,哭的身体抽搐,平时那个端庄大方的督王妃在此刻只是个受尽委屈,满怀愧疚的母亲!

    京勇京啸看着自己的母亲泣不成声,也是满眼心疼。从小接受的良好教育和军营中磨练出的坚毅性子,让他们有着和同龄人之间不一样的心性。而这么多年来他们守这边境,经历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斗,更是明白什么家破人亡的痛苦,所以对于父母他们从无怨言,舍小家才能成大家,这是他们父亲对他们说的话,也是他们一直坚持的信念!

    “娘亲莫哭,您和爹爹生下我们,给我们来这世间的权利便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我们作为京家的儿子,在国家面前,自然要身先士卒!别说当年是为了稳固朝堂,就是要我们二人丢了性命,我二人也是无怨无悔的!娘亲不必自责。”京勇缓缓说道,边说边安慰着京二牛。

    “娘亲,哥哥说的不无道理,虽然我对你们没有哥哥那般的模糊记忆,但罗诚叔叔自小就教导我,要明白你们的苦心。虽然我不知一次的怨过你们,甚至恨过你们,但我京啸既然是京家人,就拿得起放得下。我虽然没有哥哥那般广阔的胸怀,无法轻易原谅你们的抛弃,但我愿意试着接受你们,接受这个家,因为我太渴望回家了!我不止一次的羡慕别人有家有父母,如今我回家了,我京啸也是有家之人了!”

    京二牛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虽性格不同,但却懂事的让人心疼。

    “是啊,你们回家了,我们一家总算是团圆了!”京二牛抹了抹眼泪,在二人搀扶下缓缓起身,抚摸着两个儿子的脸庞,目光柔和,满眼疼爱。

    大东帝安静的看着母子三人互相哭诉,也不打扰,只是满眼欣慰,看着他们母子间其乐融融,内心的愧疚也是少了一点点,大抵是年纪大了,看不得这些柔情场面咯。

    也只有在督王府,在他们一家面前,大东帝才能放下那些权势阴谋,彻彻底底的做一个普通的叔叔,看着他们这些子侄年少有为,更是替京子成高兴。

    古今天下,帝王向来都是孤独的,如今大东帝有一个兄弟,有这些子侄,他便明白他这个皇帝是幸运的,他不曾孤单。

    “哈哈哈,如今兄嫂和侄儿们见面,也算了了多年的心事!咱们进屋,今日朕特意带着御膳房的厨子,好好地为我的侄儿们接风洗尘!”

    大东帝也是调节了一下悲伤的氛围,笑着将三人拥了进去。这日,督王府张灯结彩,大宴宾客,大东帝代家主之职陪来往的宾客推杯换盏!

    这场宴会持续了整整一日,到夜幕降临,众人才渐渐散去。

    次日,大东帝下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兄长子成之子归京,朕无不感到心思畅快,为感念成阳淮安二侯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朕赐二人府邸各一套,黄金各万两,绸缎万匹,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