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别闹了,我真的是导演 » 第八章 Action!

第八章 Action!

    敦煌影视基地的城墙外,大约离着不到百米的位置。

    一条红色的横幅,被拉了起来,上书:“《大唐西域最后一次转账》开机大吉!”

    在横幅面前,还摆放了一张香案,案上放着一些水果,中央放着一个大香炉。

    魏来带着剧组的工作人员,十几个人一人手上拿着三根点燃的香,恭敬的拜了拜。

    这也是华夏剧组开机必备的一套流程了。

    倒也不是发源于内地,而是从港岛那边学来的。

    不过没有像港岛那边的剧组搞的那么重视,还要斩鸡头,拜关公啥的。

    只是简简单单弄个香案,上个香,乞求一下众神保佑剧组,能够顺利拍摄,顺利上映。

    没办法,娱乐圈的不确定因素真的太多了。

    一个剧组从筹备到最终上映,有各种“不可控因素”,可能导致整个项目胎死腹中。

    什么主演出轨、吸叶子、偷税漏税、出丑闻,导致项目被雪藏。

    或者拍摄过程中出什么意外,导致主演受伤,项目搁浅。

    也有可能在上映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啥黑马,导致项目被碾压,血本无归。

    各种各样的“意外”,每一个都会让剧组所有人胆战心惊。

    所以哪怕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也难免会在开机的时候,临时抱佛脚。

    拜拜诸天神佛,保个平安也是好的。

    特别是,魏来还经历了非常玄学的穿越,更让他对冥冥中的上天有一些敬畏之感。

    拿着燃香,魏来十分敬畏的在心里祈祷。

    “各路仙佛,你们既然都将我送到了这个世界,那一定要保佑剧组一切顺利啊!”

    “等我成名了,绝对给你们捐一笔大大的善款!”

    在心里将满天神佛都扯了一通后,魏来十分郑重的将手上的三根香,插进了香炉之中。

    跟在他后头的施以文、盛子凯、刘楷和汤少宁,也跟着敬了香。

    在敦煌当地招募的六个剧务,更是对这一套流程熟的不行,不需要任何指点,一个个都恭敬上香。

    上完香后,魏来还嫌不够,打开了几瓶专门购买的【海之蓝】白酒,和盛子凯等剧组主要成员,一同将这些酒洒在了脚底的沙地上。

    这是敬给守护西域的历朝历代的军人们!

    接下来他们要拍摄的,可就是大唐安西都护府的故事。

    怎么能不敬一敬这些背负使命,视死如归的军人呢?

    以酒敬完这些可敬的军人后,剧组的气氛便开始活跃了起来。

    盛子凯乐呵呵的拿着一叠红包,挨个给剧组所有人都发了一个。

    包括魏来这位导演,都领到了一个。

    红包内的数额不大,也就一张20块的钱币。

    主要是为了讨个好彩头。

    这也是内地剧组每次开机都会做的事情。

    盛子凯虽然是个大四学生,但是因为他叔在横店剧组混迹了20年,对这些剧组开机仪式熟悉的不行。

    盛子凯稍微请教了一下叔叔,也就张罗的有模有样了。

    那六个从当地招募的剧务,领到红包后脸上也多了几分喜色,对剧组的归属感也多了那么一丝丝。

    白给的钱,就算只有几十块,那也够乐呵一下了。

    趁着这乐呵的气氛,魏来拿着大喇叭,乐呵呵的喊道:“我宣布!”

    “《大唐西域最后一次转账》,正式开机!”

    ......

    开机仪式结束后,剧组便算是正式开工了。

    刘楷和汤少宁拿着提前准备好的戏服,进了影视基地内专门的化妆区域,去换衣服顺便化妆了。

    敦煌影视基地这边的影视配套产业做的很齐全。

    就连专门做影视化妆的公司都有。

    只需要每天给五百块,就能够请到一个专业的化妆师,帮忙做造型和化妆。

    刘楷和汤少宁穿上铠甲和破旧的逃兵服后,就老实的坐在化妆间,让化妆师帮忙做“风尘仆仆”的造型了。

    而盛子凯也指挥着六个剧务,抬着一些道具和摄像设备,跟着魏来与施以文,在城外找地方搭片场了。

    敦煌影视基地的位置非常不错。

    出了影视基地那扇仿古的城门,20米外便是戈壁滩和大沙漠了。

    放眼望去,有不少剧组都划地占了一块地方,搭起摄影轨道,拿着收音设备和打光设备,正在进行剧组拍摄。

    魏来也拿着自己画好的一些分镜图,在城外百米范围内转悠着,打算找个合适的地方开拍第三场的戏份。

    拍电影和电视剧的时候,可不像观众看的时候那样,会按照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这样顺序拍下来。

    真要这样拍,那拍摄资金翻两三倍可能都不够用。

    毕竟剧组租场景,还有群演的协调,都是很费钱的事情。

    肯定要将相同场景的戏份,凑在一起拍,才能省下经费。

    通常,都是将剧本分成一场一场的拍。

    一场,便是一个场景。

    比如有一部戏,又有室内的戏份,又有大街上的戏份,还有出征战场的戏份。

    那就可以将室内戏分为第一场,大街的戏是第二场,战场戏是第三场。

    先集中将第一场的戏份都拍完,然后再转场拍第二场、第三场。

    最后再将拍好的戏份剪辑在一起,也不耽误剧情的流畅度。

    这样才是最省经费的拍法。

    《大唐西域最后一次转账》也是如此。

    这部剧本的第一场戏,是战场戏,需要不少群演来扮演尸体。

    第二场戏则是路过客栈,在客栈遇到大唐商人的戏,同样也需要十几位群演。

    所以这两场戏最好是找好群演后,安排到一起拍摄。

    快的话一两天就能拍完,省钱又省事。

    所以魏来打算先将两位主演的独角戏先集中在一起拍摄,之后再拍群戏。

    拿着提前画好的分镜图,其实就是魏来凭借着记忆,画出的《大唐漠北最后一次转账》的画面图,在周围逛了一圈后,他很快就找到了一处合适的拍摄地点。

    这位置离着敦煌影视城也就一百来米远,是一个大约有个二三十度倾斜角的沙坡。

    人踩在沙坡上,沙子能埋到脚踝的位置。

    如果在阴面架设机位,刚好可以将蓝天、沙地全部入画。

    那种两人一马,独行沙漠的氛围感立马就能拉满。

    和他记忆中的画面,几乎没有太大差别。

    “就这里吧!”

    魏来和施以文吩咐了一句后,早就将这些分镜图烂熟于心的施以文,立马招呼着三个剧务,帮忙架设机位了。

    盛子凯也将提前准备好的道具都搬了出来。

    道具也不多,也就十多袋装满了铜钱的做旧羊皮袋,以及一匹瘦马。

    除此之外,一些需要穿戴在主角身上的道具,比如唐军的铭牌,写有军令的绢布之类的,都已经给了两位主演。

    他们做完造型后自然会带上这些道具。

    在细节上,盛子凯还是不会马虎的。

    架号机位后,又等了十来分钟,两位主演便做好了造型,一脚深,一脚浅的来到了片场。

    刘楷和汤少宁都是专业的老演员了,两人之间又很相熟,之前几天一直在互相研究如何演好这部片子。

    所以也不需要什么磨合,魏来只是简单的和两人交代了一下,接下来要拍第三场的戏,两人心里便有数了。

    “各单位准备!”

    “那个举收音话筒的,手再抬高点!”

    “打光的,别凑那么近,演员的眼睛要被照瞎了!”

    魏来举着喇叭,大吼了好几声后,便坐到了导演椅上,看着面前的监视器画面,满意的点点头。

    “第三场第一镜!”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