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医天赐 » 都尉府

都尉府

    对于通州府人士来说王府什么时候改成都尉府他们一点都没察觉,直到州府大印的通告贴得满城时才相信通州的天变了!

    一个月后上京圣旨:着监国国师,兵马大都尉,驸马都尉杨天赐领衔通州府府知州并府都尉,监察大周九州二十四府。……

    这下医人还是治国都是一样了。

    治理通州第一步,把作奸犯科者一律押送至矿场盐场劳役。

    第二步,自封学监大人在通州开设学舍、学府。

    笫三步,造船出海捕捞增加通州赋税收入。

    匆忙搭建了一个简易码头,通州造船技术缺乏,还是杨天赐从车马行拉了几个好手过来做师傅才从最简单的小渔船起步。建学舍,造盐场一应匠工都从通州府选人,短短时间通州府聚合了四乡八里的工匠,开募兵丁,衙役,重开通州府。当然这一切都是王府仓库开支,这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罢!

    只是什么张家小郎君听说没在关押的人中,真成了死不见尸活不见人,只是杨天赐也早已忘记这小郎长成啥样,那个晚上几把药下去虫都没活几只何况人呢他不敢保证水牢中没冤死鬼,暂且放下罢!把几女安置在都尉府内他又开始了奔波之旅。到矿场看了第一炉炼出什么,嗯!不错。是铜锡矿,只是要把铜锡分离那就要另建新的炼炉。盐场就简单多了直接在沙滩中间挖一条引水槽,在开好的田字形沙池中引入海水,晒一段时间就成了盐池,修整几次沙滩就成了盐田这样才正式的形成盐场。生产的颗粒盐全拉到都尉府重新加工成细盐。

    当笫一舱的鱼用第一次的海盐制成咸鱼干,第一筐货快马送给宫中秀秀品尝,随车还送些到庄园及工坊,火锅店并且一一附上录好的烹制方法。

    杨天赐这里可是天天新鲜货,螃蟹虾子海鱼及网上的新鲜货,炒蒸烤烧吃了一个遍,直把几个黄毛看得目瞪口呆。别说大周朝这个时代就是几千年的后世那些黄毛都不喜欢吃螃蟹螺一类的海产品。随着船只越造越大,船队越来越多,一个大型码头必不可少。现在的通州府只要你肯做事就不缺银两。大型码头的建设更是令通州府上下感到缺人的苦恼。杨天赐奏章请朝廷把流民迁徒到通州府,断断续续的转移了一两万人。他快信让肖灵儿带上容三郎和杨九郎过来执掌通州,现在通州上下都以盐帮旧属为队伍肖灵儿过来更合适。

    很久不去学舍那里了,处理完杂务,他一人骑马往东城门而去。因为当初杨天赐一把药干掉几百人后。在东城门居住的人家纷纷举家迁移倒空出很宽广的一片地,杨天赐把王府灭了之后就把这一片地办了学舍,府学。学舍只收开蒙稚龄学子,超过十二岁另开班。学舍考核过关升入府学,杨天赐想要开太学府但是发现通州难请到大儒家任学政。他自己也没这时间~城门这里建学舍有点不合适也是临时,短时间内他没办法找到更好的地方。

    府学的学政是前朝致仕的御使大人,还是王秀秀悄悄地传话才请来的,先生也多是他出面请来的。前御使大人姓宋名轶,人长得端正详和。听说监国大人过来忙着大门侯迎。府学先生十几人,杨天赐不了解众人情况也就不便说什么,寒喧了一会写一条子让宋先生派几个学子去码头搬几筐渔货过来,他亲手为先生们烹饪一顿海鲜餐,感谢他们为通州府上下学子解惑答疑培育人才……唉!杨天赐的文言文太差,说了十句有五六句渗了后世的白话文。

    虽然说话不咋滴但杨天赐的烹饪手法还是可以的,烤,炸,蒸齐上让宋先生众人尝到传承于后世的一些新奇的饮食方式。

    一个月后肖灵儿带领着容三郎和杨九郎及几十个盐帮手下到来,肖灵儿的到来让那几个女人有事干了,特别是张小娘子这段时间一直找不到兄长,在都尉府面对着三个牛高马大的黄毛娘们更是一句话都没人说,杨天赐早上晚归半夜练功哪有闲空理她。见肖灵儿到来,热水上汤修整衣裳倒讨得一个欢喜,至于那三个女奴知道是杨天赐找来干活的也没找她们麻烦,反正这几十个女奴只有杨天赐才能正常对话,除了干活谁也喊不动她们。盐帮人对造船制盐贩盐自有一套程序,杨天赐把那一套过滤设备做好,其他的就不用操心,看来越来越状大的盐帮他想起后世伟人的治国方针然后和肖灵儿商量了几天拟写了一份如后世加入组织的宣誓词及一个新组织建立事项。以盐帮为基础吸纳新帮众加入新组织,大周朝的盐帮想出人头地者皆需加入新组织才能任各地头目。

    通州府经杨天赐快刀断乱麻的一顿操作慢慢进入正常运作。此时一骑快马从上京宫中奔驰而来。杨天赐看着肖灵儿泪汪汪的双眼,罗裙轻解一宵度千愁。

    杨天赐在大周朝的第一次开科取士终于开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