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时初 » 第六十章 假棍

第六十章 假棍

    “学生敢问大人,今日升堂可是审朱夫人与侯爷之案。”

    “自然。”

    “即是审案,为何宋玉三番两次偷换概念,将此案往其它闲杂之事上引。还请大人明鉴,审案便是审案,其它无干事宜,便不该提。”

    文悦冷静说出自己的讼愿,经过几次辩论,他深知宋玉能言善辩,若在纠缠下去于自己不利。

    一旁武吉侯周兴成附议,颐指气使道:“不错,审案便是审案,扯什么名讳自谓。这是公堂,可不是学堂。大人是长安府尹,也非教书夫子。”

    宋玉嘴角维扬,笑着接话:“既然侯爷与举子都这般说了,大人审案吧。”

    廖芳贵点头,“朱夫人,本官问你,为何要休夫?”

    “禀大人……”

    不容朱清回话,文悦率先抢话,说道:“大人,按大唐律,妻若告夫,需受庭杖之刑,表明诚意,而后再行审案。”

    廖芳贵微微蹙眉,这话他之前听说过,是柳文杰在沈秦氏那案时说的,不过那次被宋玉给驳了回去。

    今日文悦又拿出这条刑罚说事,宋玉是否还能驳回去呢。

    朱清可是诰命夫人,岂是说罚便能罚的。

    廖芳贵看了看宋玉,见宋玉皱眉无语,心中咯噔一声,暗淡他该不会是没找到反驳的理由吧。

    他又转身看了眼钱师爷,细声问道:“师爷,文悦所说可属实?”

    钱师爷点头轻声回道:“老爷,确实有这么一条,但朱清乃御赐诰命夫人。我们不好打啊。”

    廖芳贵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这话还要你说?今日这公堂之上的任何一位,我们都打不得。本府是让你想想办法,免去朱清刑罚。”

    “这……”钱师爷也是为难。

    宋玉转头看向朱清,之前在民房时,他问过朱清这个问题,当时她的回答是,相比被周兴成鞭打的几千鞭,这三十庭杖算不得什么。

    话虽如此,庭杖之刑岂是儿戏,每一棍打在身上,哪有不皮开肉绽的道理。

    朱清身为诰命夫人,即便有足够的意志抗住这三十庭杖。可当着众多围观百姓被打,这份羞辱又有几人能挺过去。

    “大人,朱夫人打不得。”

    宋玉上前反驳。

    文悦冷笑道:“如何打不得?就因她是诰命夫人,便打不得?在下曾听宋公子说过一句话‘天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

    “打,往死里打。”周兴成幸灾乐祸起来。

    “……”

    廖芳贵叹气道:“朱夫人,你可还要告下去。”

    宋玉转身看了眼朱清,眼中尽是愧疚。他早料到文悦会抓住这点做文章,只是唐律在前,却又无何奈何。

    朱清回了个笑脸,宽慰着说:“有些事我能抗着,宋公子无需为我担心。能以三十庭杖换取自由,是我所幸。”

    宋玉深受触动,却不忍告诉她,即便她受了这三十棍,此案胜算依旧不到一成。

    他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或许能让她放弃,“朱夫人,即便这三十庭杖打下去,怕是此案胜算还是不高。”

    朱清嫣然而笑,“今日来此,朱清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不自由毋宁死……”

    “……”

    宋玉哗然色变。

    沉默良久后,他轻抬双眸,认真道:“宋某得夫人垂怜,信任。今日必当全力以赴,替夫人寻回自由之身。”

    “谢谢。”

    朱清缓步上前,朝廖芳贵躬身道:“民妇愿受庭杖之刑。”

    “你可知这三十庭杖打下去,就算是寻常壮汉都非死即伤,你一妇道人家……”廖芳贵还想劝阻,却在朱清眼中看到从未见过的坚毅不屈。

    他深受震撼,却又颇感惋惜。

    廖芳贵轻抬笞刑令,轻声丢下,“来人啊,庭杖伺候。”

    “青天大老爷开恩,青天大老爷开恩。”

    堂下围观百姓纷纷跪拜求情。

    廖芳贵双目轻闭,咬牙道:“打。”

    按照计划,朱思思是此次庭杖之刑的主罚衙差,与其一同执刑的还有一人,这人生的精壮,孔武有力。

    朱思思这边宋玉早就打好了招呼,只是他不知道这位壮汉是何许人也,万一是周兴成那边派来的,朱清这次怕是凶多吉少。

    朱思思举着庭棍在行刑前偷偷朝宋玉眨了下眼睛,宋玉那颗提着的心才稍有松懈。

    三十庭杖打得虎虎生风,无论是朱思思还是那名壮汉挥棍的力道很大,却是巧力,力道在空中即将落在朱清身上时,便被他们化解,最终以蜻蜓点水般打在朱清身上。

    不得不说这种打法极其巧妙,若不是时常收了银票打假棍,常人很难做到。

    外人看着力道很足的庭杖,却丝毫未给受罚者任何皮肉之伤。

    三十庭杖完毕,朱清却安然无恙地站了起来,周兴成与文悦相继傻眼,不敢相信。

    “方才那两名衙差挥棍力道极大,怎地朱清丝毫伤害痕迹都看不出来。”

    二人大眼瞪小眼,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良久,文悦才反应过来,想起方才执法的衙差正是那名替宋玉接下侯爷鞭子的衙差。

    他必然被宋玉收买,才会打出假棍。

    “大人,堂堂府衙,竟有衙差敢当众打假棍?这等藐视公堂行径,大人不管?”

    文悦此言一出,堂下围观者纷纷愕然,起先他们还觉得奇怪,以为朱夫人有神灵庇佑才能不受庭杖之刑所伤。

    此时听文悦一说,才知道其中竟有隐情。

    有隐情又如何,还能重打不成。

    “打假棍?”

    廖芳贵故作惊讶,反问道:“文举子可有证据?”

    “证据?”文悦指着朱清道:“朱夫人受了三十庭杖,却安然无恙地站着,一丝伤痕都不曾留下,敢问大人世间岂有这等怪异之事。”

    “不错。”周兴成插话道:“廖知府,今日你若不给本侯爷一个说法,本侯定当把府衙闹个天翻地覆。”

    廖芳贵面露难色。

    宋玉起身上前道:“大人既然有人怀疑打假棍,让怀疑者上去感受下庭杖的威力,是真是假自然见分晓。”

    文悦冷笑:“那两名衙差必然与你有所勾结……”

    “证据。”宋玉伸手讨要,咄咄逼人:“即是怀疑,拿证据出来。”

    “宋公子无需讨要证据,文某只问一句,三十庭杖打不出一丝伤痕,如何解释。”

    “或是……神灵庇佑。”

    “呵呵,子不语怪力乱神。文某行世二十余载,倒想见见所谓神灵者。”文悦朝宋玉冷笑,“宋兄请出来看看?”

    宋玉微微抬头,“举头三尺有神明。文兄看不见?”

    “你看见了?”

    “见到了,横梁上方有,公堂之上有,府衙门前有,侯爷身后有,有神明十七人,她们个个年轻貌美。”

    宋玉突然停顿了下来,指着周兴成身后道:“不对,那里还有十三名幼神……”

    周兴成打了个冷颤,吓的连连后退,一个重心不稳,摔倒在公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