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时初 » 第三十八章 撤案

第三十八章 撤案

    等待宋玉提堂过程有些漫长,堂上众人形色各异。

    由于柳文杰等人击鼓鸣冤,此案的提堂时间比告示上的时间提早了些,导致小禅等人并未出现在堂下支持宋玉。

    反观堂下一众,都是柳文杰一伙的,而且大多是长安城的富家子弟,使得本案的审判多少有些压力。

    很快,衙差朱思思独自走上公堂,廖芳贵见状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担忧,难道宋玉真如杨易所言,此时不在地牢。

    如此一来事情变得棘手不说,杨易等人还极有可能在太子面前告府衙一个看守人犯不力的罪名。

    杨易见宋玉并未上堂,心中甚喜。

    朱思思上堂后,拱手道:“启禀大人,案犯宋玉带到。”

    廖芳贵狠狠瞪了朱思思一眼,心道你丫的直接带上来不好吗,非得跟本府来个一惊一乍,秀存在呢。

    宋玉紧接着上堂,行至躺在担架上的柳文杰身前,故作惊讶之色。

    “表哥,你这是怎么了?起码摔了?出门拌门槛上了?还是又被打了?”

    柳文杰气的咬牙,“宋玉,老子杀了你。”

    宋玉故作害怕道:“表哥,这可是公堂之上,你这算不算威胁他人安全?”

    说罢,他快步走上堂前,朝廖芳贵躬身行礼,“草民宋玉,见过青天大老爷。”

    廖芳贵连连点头,“免礼,你且退到一边等候回话。”

    宋玉依言退下后,廖芳贵视线瞥向一旁的杨易,厉声道:“杨举人,本官问你,你身前这人可是宋玉?”

    杨易脸色微变,点头回话:“是。”

    “那尔等状告宋玉昨晚打人,岂非荒谬。”

    “大人,即使宋玉此刻站在这,并不代表他昨晚没殴打柳文杰。”

    “此话何意?”廖芳贵有些动怒,“你是在指责府衙暗中协助宋玉越狱殴打柳文杰不成?”

    杨易缄默不言。

    廖芳贵朝将宋玉带上堂的地牢衙差朱思思问话:“朱思思,本官问你,昨晚可是你在地牢当值?”

    朱思思点头回道:“大人,昨晚除了卑职还有另外两名衙差当值。”

    为了今日升堂,朱思思昨夜特意安排了两名衙差陪着自己当差,然后用酒灌醉他们,协助宋玉出狱。

    那二名衙差自知宋玉越狱的后果,怎会承认这事,只能一口咬定宋玉昨夜一直关在地牢,并未离开半步。

    廖芳贵点头道:“那本官再问你,昨晚宋玉可有离开地牢?”

    朱思思摇头。

    廖芳贵转头朝杨易说道:“杨居举人,你都听到了,昨晚宋玉一直待在地牢,怎可能出去殴打柳文杰。”

    杨易急忙插话道:“大人,此事必有蹊跷。府衙地牢内必有宋玉接应。”

    “放肆。”

    廖芳贵惊堂木重打在案上,厉声呵斥道:“你这是在说本府纵容下属私自放走嫌犯,并与嫌犯合谋殴打柳文杰不成。”

    杨易背后有太子撑腰,自然不怕廖芳贵,他稳站堂上,沉声道:“大人何须动怒,学生只是怀疑而已。”

    廖芳贵正色,“无凭无证,光凭你一句怀疑,便可污蔑朝廷命官不成?再有胡言,本府定将你拿下法办。”

    杨易冷笑道:“大人好大的官威,不知在太子面前是否还能这般官容。”

    廖芳贵愤然起身,缓步走下堂案,行至柳文杰身前,抬手指着堂上正中悬挂的那块牌匾。

    “你且抬头看来,公堂之上乃皇上御赐金匾,上书‘明镜高悬’四字,本官若是顾忌太子权威而错判此案,岂非欺君罔上,大逆不道。”

    杨易面如死灰,缄默不言。

    他本以为搬出太子会让廖芳贵有所顾忌,不曾想却正好撞到廖芳贵满腔热血之上,被劈头盖脸一阵怒斥。

    杨易脸色铁青,见此计不行,只得另寻它计,躬身道:“天子御赐金匾高悬,时刻提醒大人当秉公执法。就算昨夜宋玉并无殴打柳文杰,并不代表他能洗脱前夜在红楼殴打柳文杰一事,学生手中有令牌为证,可以证明前夜在红楼殴打柳文杰者正是宋玉,还请大人明查。”

    廖芳贵冷哼一声回到案前坐下,接过钱师爷递来的令牌仔细端倪了一阵,朝宋玉问话:“宋玉,对此你可有看法。”

    宋玉淡淡回道:“大人,那天在风月楼,柳文杰,杨易曾败在草民手上,损了四大才子之名,至此对草民心怀怨恨。我想此块令牌必然是他们在风月楼时偷去,想以此来陷害草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还请大人替草民做主。”

    杨易怒不可及,“好个油嘴滑舌之徒,你以为仅凭你一人之言,便能让大人相信这些?”

    宋玉冷静反问:“既然杨举人认定那日我去过红楼,并殴打了柳文杰,可有人证?”

    杨易指着担架上的柳文杰道:“他便是最好的人证。”

    “可笑。”宋玉突然笑道:“大唐律法有文规定,凡涉案者不能当做证人传唤,杨举人身为讼师,莫不是连最基本的律法都不懂?”

    说罢,又转身朝钱师爷说道:“钱师爷,大唐律法之中可有这条?”

    钱师爷白了眼宋玉,暗忖老子今日一言不发就是想低调些,免得卷入其中得罪了杨易等人,你这厮偏偏拉我下场,老子招谁惹谁了。

    钱师爷祸从天上降,旁有知府廖芳贵看着,又不能不回答这个问题,只能无奈点头。

    看来还是得再低调些,免得在被卷入其中。

    他低着脑袋瞧瞧往后退了几步,悄咪瞧躲到了堂上一个角落。

    杨易急忙辩驳道:“即使柳文杰不能当做人证,可这块令牌却是在红楼门前捡到,铁证如山,还想狡辩。”

    “怕是狡辩的是你吧。”宋玉转身朝廖芳贵道:“大人,草民有人证证明草民那夜并未去过红楼,而是一直呆在府上。”

    “人证在哪?”廖芳贵顿时大喜。

    “草民丫鬟小婵便是人证。”

    杨易急忙反驳:“大人,小婵身为宋玉丫鬟,不得当做证人。”

    宋玉笑着又问钱师爷,“钱师爷,大唐律法可有规定丫鬟不能为人证这条。”

    钱师爷觉得胸口很是沉闷,就差没喷出一口老血。

    这厮还有完没完了,堂上这些个人谁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你偏要问我。

    廖芳贵再次投来询问目光,钱师爷黑着老脸,摇头,“大人,大唐律法并未有这条规定。”

    廖芳贵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就传小禅吧。”

    “不必了。”杨易一甩衣袖,转身愤然离去,“大人可以结案了,我等撤案。”

    “就这么撤案了?”廖芳贵心中隐隐不安。

    按照他对长安城这些公子哥的了结,此事他们必然不会如此罢休,撤案背后必有后手。

    宋玉这次怕是真要遇到麻烦了。

    闷棍案以原告柳文杰撤案告终,廖芳贵当堂释放了宋玉。

    小婵与宋怜赶到公堂时,宋玉刚好从公堂下来。

    见宋玉出来,二女急忙走上前来,“哥哥,官司打了?”

    宋玉点头。

    小婵不解,“怎地这么快。公告上不是说现在才提审吗?”

    宋怜分析道:“不用说肯定是提早升堂了。”

    “哦。”小禅似懂非懂地点头,却又问道:“姑爷,官司你赢了吗?”

    宋玉摇头,“没赢,对方撤诉了。”

    二女大惊。

    以她们对柳文杰的了解,柳文杰不可能撤诉的,莫不是他们自知告不赢,才撤诉的。

    宋玉心中一直有些不安,以柳文杰的性子,若是没有后手不可能这般认输。

    他转头看向远处站着的朱思思,见朱思思同样面色冷峻,不知在想些什么。

    宋玉想起了朱思思昨日那番话,以免夜长梦多,斩草要除根。

    宋怜似乎看出了宋玉的心思,担心道:“哥哥不悦,是否担心柳文杰那厮会在背地里弄些阴谋?”

    宋玉笑着摇头,“我只是突然觉得有些饿了,请我吃早餐吧。”

    他故意转移话题,并不想让宋怜卷入到自己与柳文杰等人的恩怨之中。

    兵来将挡,即使柳文杰再找麻烦,他也有足够的自信能摆平他,只不过有些麻烦罢了。

    “哥哥,回府我给你下面吃。”

    “姑爷,回府我给你下面吃。”

    宋怜与小婵几乎同时说道,所说内容一般,其中的府却并非同个地方。

    宋怜说的是宋府。

    小禅说的却是苏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