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好莱坞传奇制作人 » 第七十三章 这是个战场(求推荐票啊。)

第七十三章 这是个战场(求推荐票啊。)

    大地丰盈,人生并不寂寥。

    早在大陆踏入好莱坞这个名利场之前,就有不少亚洲国家相继与其打过交道了。

    他们怀揣着野心、带着诚意满满的资本走了进来。

    然而好莱坞这头名叫名利的资本怪兽想要的可不只是那点钱,当你们企图窥视好莱坞的蛋糕时,殊不知好莱坞也在盯着你们背后所在的电影市场。

    长期以来,好莱坞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开垦其他地区电影市场的方针,合作拍片也不过是其中的一点小手段罢了。

    还是举个例子,讲讲大陆这方面的情况吧。

    在好莱坞的眼中,全世界的电影市场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市场(其中包括了加拿大市场,不过也是,加拿大就没脱离过美利坚的控制,方方面面都是,还没有作为小弟的岛国和大思密达国有底气),一种是国际市场,共分为三大区域——欧洲/中东/非洲所代表的EMEA、亚太地区(包括了澳大利亚)、以及拉丁美洲。

    这些国际市场除了大陆,都差不多是实行“放映方百分之48、发行制作方52的比例”。

    而大陆的话,就比较特殊了。

    从1994开始,第一部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进入大陆到2012年,双方推动的《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主要还是好莱坞在背后发力,其实就是大陆市场崛起了,他们嫌分到的利润太少),这18年里,好莱坞只能在大陆分到百分之13的比例,就这13里面,还包括了一些税务要交。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年,好莱坞一直不愿意与大陆方面更进一步的合作的原因,谁也不想给人白打工。

    老美呢,他也不是山炮,看到大陆电影市场一天天的繁华,到了2012年,终于忍不住了,要求涨价。

    最后成功提高到了百分之25的比例,实际上能拿到百分之23就不错了,还是那句话,你在大陆,就得看大陆的政策,而大陆的电影放映可是要交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也不多,双方共同承担百分之5的利润。

    就这样谈妥了的事,也没少闹幺蛾子。

    到了2013年,发生了一件事,好莱坞拒绝了那年大陆地区的分账。

    事情是这样的,双方不是在WTO签署过《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吗,这样一调整,过了一年以后,中影觉得自己吃大亏了,很多明明属于他们的利润平白无故就被好莱坞片商给分走了,就不愿意再为增值税这一账目买单,应该改为好莱坞方面的人来出这笔费用。

    好莱坞的人听了,肯定也不干啊,也不愿意出钱。

    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了,结果就是那年大陆给好莱坞方面的分账,他们为了摆脸色,拒绝受理。

    想想也是,好莱坞在全世界的电影市场,都是属于霸道的那一方,凭什么要一直受大陆方面的要挟,以前吗,他们还可以做到不理会,可到后来,大陆的电影市场崛起直接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票仓,好莱坞的人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可偏偏大陆又非常强势,什么国产电影保护月了、引进好莱坞大片的限额了、推迟放映了......种种苛刻的条件都让好莱坞的人咬牙切齿,那一年的“营改增”问题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事件罢了。

    而站在大陆方面的角度来看,那就更有意思了。

    你想想看啊,我都把自家的电影市场让出来一部分了,你TM还不知足,这可能就是大陆方面对待好莱坞的态度了。

    毕竟大陆的电影在美利坚上映可没有好莱坞本土电影那样的待遇,那么凭什么你到我家来上映,我就要给你好脸色看,想想也不公平吗,这就是双方各看待自家问题的基础了。

    一个是横行惯了,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了不错的对待,却在这里碰了壁,而另一个呢,各方面都不怕你,甚至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又怎么可能任其妄为。双方无法调节的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要么都公平,要么都不公平,随你怎么办,这就是大陆的硬气所在了,明着就是不给你太好的对待。

    而且,大陆还老想着打通好莱坞的市场。

    无论是后面华谊、中影与好莱坞六大的合作拍摄,还是复星集团高调宣布,投资2亿美元入股Studio8,加盟李安导演的新作《比例-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这部电影上映后,大陆票房是1.6亿。

    再到后面,大陆的万达集团收购好莱坞二线制作厂商传奇影业(这家制作公司参与了《蝙蝠侠》系列、《守望者》、《环太平洋》、《魔兽世界》、《长城》等等等等耳熟能详的电影大制作),阿里影业投资经典系列电影《碟中谍5:神秘国度》,与派拉蒙影业展开官方合作宣传、衍生品领域开发。而华谊传媒,这位大陆民营娱乐领域第一人自然也不会落后,他在美利坚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与好莱坞新创电影公司STX达成合作,双方展开了3年18部电影的拍摄计划,且具有全球分账并按比例享有电影版权。

    这么多的合作模式中,或许只有光线传媒最为纯粹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其出发点就是做电影。

    选择了利用手中的资本,借助好莱坞团队为其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电影。这样一来,考虑的肯定是希望学习到好莱坞先进的制片经验与产业技术,去提高自己本土的创作品质,如此去金融、重制作的模式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尝试。

    进军好莱坞,是每一个经济新兴的国家都想要去做的事情,国家也会为此出台很多的政策去扶持本土电影产业。

    这样做的最大的目的,当然是输出自己本国的文化,潜移默化的改变观影人民的思想,在这一方面,做到最好的应该就是岛国了。他们对好莱坞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掌控了一定的话语权。在充满犹太人势力的好莱坞,能做到这一步,也是经过了许多,付出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