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安生寻梦录 » 第九章 故事

第九章 故事

    李灵玉心里苦了闷了,自己好不容易将这个大汉骗上山来,眼下却被告知需要自己背着下去。

    望着那长长的阶梯,李灵玉倍感无奈,这下好了,自己真的要走个一天半天。

    嘴巴念叨了句福祸相依之后,没有在抱怨,埋头干事。

    ……

    玉漱峰上,无情阁中。

    钱安生正住在白天瞧不见的那间小黑屋内,他此时正躺在床上,没有什么倦意。

    想来以前都是茄子和自己,包括一路走来的见客行人们,钱安生能记住的也没有几个。

    现在平白无故多了个师傅,师傅要干嘛?这个疑问出现在了他的心里。

    白天自己磕完头后,便被叫到了小屋子里,钱安生没头没脑地收拾了一下午才弄好自己的睡处。

    再后来就是他最喜欢的吃东西环节,甜甜的樱桃和各种野果,吃得叫个不亦乐乎。

    但他始终没有相同其中关键。

    若是只是这样吃东西,那他可能会多认几个师傅。

    钱安生决心每日便问个清楚,不然脑子里总是乱糟糟的。

    孩童轻呼一声,“就这么办”,然后就沉沉睡去。

    次日凌晨,钱安生一早就去找了自己的师傅。

    她就坐在厅堂内,师傅还是那个样子,看起来不是很好相处的样子,见到自己来了,她似乎也不感到奇怪。

    钱安生也找了张椅子坐下,他想着先观察一番,看看对方会不会对自己说些什么,期间,他轻松自然地给自己到了杯水,慢慢喝下。

    师傅却不看他,两人无言。

    直达钱安生喝了第八杯水时,那壶子终于空了,时机来了!

    钱安生双手拿起空壶子朝着她掂量了一下,问道:“师傅,这壶子里没水了,怎么办?”

    玉漱问道:“你还渴吗?”

    钱安生摸了摸自己隆起的肚子,脸一沉说道:“渴。”

    然后就见她朝着自己轻轻一挥手,手里的空壶就变得沉了起来,这突来的状况险些让自己脱手了壶子,不过好歹是稳住了。

    水壶中的水显然是满了,钱安生没有去纠结其中原因,而是自己该怎么开口,这个问题让他犯了难。

    钱安生似乎对这个师傅开不了口,可明明昨晚已经思量好了,现在怎么出现了这样的大问题。

    上次出现这种问题,还是和茄子争执时,上上次也是。

    玉漱似乎看出了他在犯难,没来由皱起了眉头。

    玉漱问道:“安生,你是有什么话想说吗?”

    钱安生点了点头,却没说话。

    玉漱没有再问,反而是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一口饮尽。

    没有人注意到她握杯子的手,竟然在微微颤抖着。

    玉漱起身走到门前,望向这片竹林,某一处的一根竹子似乎老了,树叶竟然开始发黄,她悄然抬起一根手指,后者疏疏落地。

    钱安生自然看不见也想不到。

    他此时正沉浸在昨日下定了的决心里,在思考为何仅仅是一个问题便难道他。

    “安生,我给你说一个故事,或许可以解开你心里的迷惑。”

    钱安生抬头,正是那背对着自己的师傅所说。

    钱安生回道:“师傅要说,徒弟愿意听。”

    玉漱闭上了眼,回忆道:“在你来之前,也就是七年前,你现在所居住的那间屋子里,住着和一个和你极其相似的人,他来的时候也还是个孩子。”

    “说和你相似,只不过是我对你们两人都说过一句相同的话,其实,他的性格和你的性格完全不同,你们就像是两个极端。”

    “他就像是冬日的寒风,对待万事万物都始终如一,处处无情,所以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记住他,却都是记住他的冷。”

    “那时的他还是个孩子,无朋无友无亲无靠,这些事让他变得没有任何情感,可谓绝情,所以他一直只身一人。”

    “所以我找到了他,他也成为了我的弟子,住在了我的身边。”

    “可是事与愿违,这样的一个人,最终还是倒在了情字上,他最后一次出行后,再也没有回来,我找到他时,他的人已经变成了骨骸。”

    玉漱回过身看着眼前的孩童,她问道:“你知道他为什么而死吗?”

    又自答道:“因为有一个人忽略了他的冷,闯入了少年的心,所以那个人一走,他的心也空了。”

    “一个人没了心,就不能称为人,所以他死了,死在了冬天。”

    “这个故事讲完了。”

    钱安生抬头看着她,看着她那完全没有情绪变化的脸,问道:“师兄他葬在哪里?”

    玉漱道:“他已经不再是我的弟子,也不是你的师兄。”

    此话一出,钱安生的心中突然浮起了一片阴郁,伤感道:“那师傅你这些年应该很想念她吧。”

    “如果我是师傅的话…”钱安生想了想,然后指向她身后的竹林,“我会把她留在自己身边,葬在这片竹林中。”

    玉漱没有回话,而是随着孩童的视线过去,看着那竹林。

    钱安生看着眼前一幕,鼓起勇气问道:“师傅,徒弟我需要做些什么呢?”

    玉漱回道:“你不需要做些什么。”

    说完她就从袖中拿出了一个竹册,扔给了孩童,她继续道:“我们之见名为师徒,实际上也是道友。”

    “我不会教你什么,也不会告诉你该如何去做,这本竹册是我们这一脉单传的传承之法,你虽然没有开窍,但他既然已死,自然就传给你。”

    钱安生只是盯着,不敢伸手拿,问道:“师傅,这册子太贵重,我记忆力好,可不可以看完之后,在还给你?”

    玉漱道:“可以。”

    钱安生这才松了口气,拿起来看了一眼,竹册被一缕白绸捆绑着,白绸上赫然写着〈忘情册〉三个字,不过他并没有打开,而是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中。

    钱安生又问道:“师傅,如果我不问这些,这册子还会给我吗?”

    玉漱道:“自然不会。”

    “人之所思,各有所为,师傅没有权利去干涉你的选择,你问我答,这才是是师傅会做的事。”

    钱安生思肘片刻后,似乎得出了答案,用手拍了拍脑门道:“多谢师傅,安生明白了。”

    孩童放下手中册子,提起水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也没忘记给师傅倒了一杯,杯口相撞,发出砰的一声,孩童一饮而尽。

    虽然师傅并没有接下自己递过去的杯子,但好歹是碰上了,他只觉得浑身通透,活像个茄子所说故事中的那些豪杰大汉,率性逍遥。

    孩童拿起册子一溜烟就跑出去了,出了屋子,本性这才暴露出来,只见钱安生突然板着一张脸起来,一手负后,一手拿起竹册,竟摇头晃脑了起来。

    他嘴巴念叨着自己记忆里的那些东西,“气经脉络,百骸流之,流于五府,雷霆生之……”

    诵读之间,孩童自觉有那读书人半点风采了。

    待到孩童走后,一个杯子缓缓被提起,片刻后又落下。

    玉漱峰山下,凌霄峰。

    唐荣俊起了个大早,浅浅吃了些早食之后,他便去到了上清宫中,找到了老人家。

    不曾想今日的上清宫内十分热闹,莫约来了十余人,半数黄衣半数赤衣,这些大多数都是少年,还有一位是身穿紫色道袍的中年人,正在和老者坐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之所以都是些少年,唐荣俊猜想这肯定都是先同龄人中的翘楚之辈,因为他看到了那晚的两个年轻人也在其中。

    唐荣俊慢步穿越人群,这种场合,显然不太适合他。

    一双手突然搭在了他的左肩上,唐荣俊本能反应的迅速斜肩,并且伸出右手狠狠地向后掌去。

    下一刻,一个身影突然飚飞出去,砰的一声重响在后方,唐荣俊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失态了。

    众人的目光皆随着声响而来,看到的是一个沉着脸的绿衫男人,还有倒在地上哎呦不断的黄衣少年。

    李灵济哈哈笑道:“灵玉师弟,平日里调皮惯了,吃苦头了吧!”

    其余人众人也笑了,笑得真真切切,这让沉着脸的唐荣俊觉得自己的身形有些恍惚。

    李灵济朝着绿衫男人伸出了大拇指,赞叹道:“唐大哥好功夫!”

    “是啊,好功夫!”有人也随声道。

    李灵玉踉踉跄跄从地上爬起来,一手扶着腰部慢慢走向前来,也笑道:“唐大哥这反应,不愧是练家子。”

    唐荣俊心想,惹了谁也不能招惹这来人,歉意道:“抱歉灵玉兄弟,刚才确实来不及,所以没收住了手,只收了五分力,实在不好意思。”

    李灵玉走到前来,刚想要伸手搭住绿衫男子,一声呵斥就从不远处传来,正坐在那儿穿着紫衣的老者,他的师傅。

    “灵玉,不得无礼!”

    众人闻言噤若寒蝉。

    李灵玉这才收了手,笑道:“师傅,开个玩笑,开个玩笑!”

    李灵济连忙过来拉开场子,朝着黄衣少年道:“灵玉师弟,紫清师兄今日没来,却是叫我告知你一声,他在踏云峰等你许久了。”

    李灵玉礼道:“多谢灵济师兄带话,灵玉不日便去拜访,今日就不去了。”

    李灵济点头,又朝着绿衫男子笑道:“灵玉师弟速来调皮,还望唐大哥见谅个。”

    唐荣俊回道:“没有的事,我还正要找灵玉兄弟呢,感谢他前些日还送我下山,方才又是我先动的手,不怪他的。”

    李灵玉闻言,将手轻轻搭在了唐荣俊身上,笑道:“我两个关系好着呢,你们可不要误会了。”

    气氛这才缓和了下来。

    唐荣俊和李灵济寒暄几句之后,走向了那老者,他朝着坐下两人行了个礼,这才问道:“老人家,还请告知那六岁孩童的去向,这些时日我不见他,实在是有些担心。”

    老者笑着抚须,倒是旁边的中年男子说话了,“这位道友无需担心,那孩童已经拜了玉漱真人为师,自有他师傅料看,安稳生活。”

    唐荣俊恍然,敢情是拜师了,难怪不下来。

    那老人笑道:“玉漱真人对人不好,但对徒弟嘛,却是世间难见的个师傅。”

    中年男子点头,朝着唐荣俊道:“老真人所言非虚,你就放心吧。”

    话都说到这了,唐荣俊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但他此次来还有一事。

    唐荣俊道:“老人家,能不能请教您件事。”

    老者点头,“但说无妨。”

    唐荣俊道:“我有一个朋友,就埋在那青城山石碑杯不远处,我想这是贵宗的山门,可否允许我就将他葬于那儿?”

    “当然,只要老人家不嫌弃,我在宗内帮忙些时日,打杂也是可以的,还请老人家指教。”

    老者笑道:“我也听灵济说过了,既然已经引度了,自然是可以的。”

    “人皆有命数,这也说明他于我神霄宗有缘,就安葬在那里吧。”

    中年男人道:“你一个人未免会多操劳些,我叫李灵玉和你一同打点。”

    “况且山中繁琐俗事大多也是他接手,事后之事,他也会一并安排了。”

    唐荣俊道:“多谢二位真人,唐某不胜感激。”

    唐荣俊走开,走远了过后,有些苦闷道:“李兄弟,咱俩还真有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