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安生寻梦录 » 第七章 神霄宗

第七章 神霄宗

    晨起,火灿灿的朝霞与蓝天紧紧相连,莫约再过半刻,太阳就要冒出头来了。

    李灵济方才清晰地感受到从脊背处传来的温热,他只当是孩子梦到些伤心事了,就没有去打扰叫醒。

    此时李灵济和唐荣俊两人就围坐在一个石桌子上。

    后者的头上冒着热气,显然是平时太少运动造成的,以至于现在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

    唐荣俊能感受到对方投来的视线,他心里苦,心想这上山的路是认真的吗?自己可是走了整整两个时辰!

    若非自己练的是以耐力著称的横练功夫,恐怕就上不来了,倘若换做普通人,就更不可能。

    唐荣俊长吁短吁一阵子后,望向眼前一脸平静的少年疑惑问道:“李兄弟,你们平时都是这么上下的吗?”

    “筑这么长的阶梯,走着不累吗?”

    李灵济闻言淡然道:“自然是不累的。”

    唐荣俊静候下文。

    李灵济又道:“有心人想上来,自然要慢些,辛苦些,是循环渐进道真心。”

    “有缘人上来,就像我背上的孩童一般,困倦中梦醒就到了,是缘分。”

    唐荣俊点了点头,这就对上了,早些时候自己尝试过提气强行赶路过,却发现自己竟然使不上劲,只能是一步一台阶。

    想来自己终究不是那有缘人,他用手敲打了一下自己发酸的大腿,忽然想起了什么,他有些吃惊地望向少年。

    “难道你们早就……上来了?”

    少年刚要答复,唐荣俊立即摆了摆手阻止,示意算了。

    有些事情,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若是真如自己所想,那先前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少年,又是何人?

    想到这里,唐荣俊暗自伤感起来,这种时候,有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郁闷呢?

    结果却是已经没有了。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直到安生醒来。

    李灵济将背后的孩童放下,站起身朝着一大一小两人行礼道:“好了两位,在下的任务已经完成,就不多陪了。”

    唐荣俊感激道:“多谢李兄弟。”

    李灵济点头,又看向正在揉眼睛的孩童道:“不用谢了,快些上去吧,有人在上面等着你。”

    说完他就转身离去,直直进入了那神霄宗内,不见了踪影。

    钱安生听完神情漠然,并无作答,他还没有从梦中境遇里完全走出来,此时心里还余着一种奇怪的感觉。

    这种恍惚感他还暂时没适应过来,这让他的脸面上看起来病殃殃的。

    唐荣俊担忧,复而又看向那上书为道观的高耸大门处,他向前去牵起了还孩童的手,轻叹道:“我们也走吧,去看看茄子怎么样了。”

    钱安生这才回应道:“好。”

    唐荣俊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开始审视起了这座天下九洲中位列宗门榜首的神霄宗。

    门匾上书:道观,左右楹联分别为:

    上联: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下联:地法天法道法自然。

    字体流光写意又随意,有为又无为。

    唐荣俊这才明白先前台阶处看到的光景不过是雾里看花,看的冰山一角。

    到这半山腰处,才能直观的感受到这种大宗门的气度。

    周围峰峦叠翠,青山四合,气势磅礴又清雅,规模宏大不失精巧。

    唐荣俊抬头再望远些,却又云雾缭绕,如真似幻,扑朔迷离。

    他暗叹:“不愧是大宗,不愧是道人家。”

    大门虚镇空掩,并无门坊门阶,任凭风吹雨打进。

    道观之下只站有两名黄衣小童,年龄看起来和安生一般大,长得唇红齿白,甚是惹人爱。

    两人走至门前,唐荣俊朝着小童作礼,后者点头道:“快进去吧,我家师傅早已等待多时了。”

    钱安生也作了一礼,问道:“茄子现在怎么样了?”

    两名黄衣小童怔了怔,复而想起刚才的白衣少年,道:“那个少年啊,也就是你说的茄子,现在应该在凌霄峰上。”

    钱安生道谢。

    两人这才走过黄衣小童撇开的道路,穿过大门。

    眼前一幕,把唐荣俊看呆了。

    一条青石台阶沿着周边松柏一路扶摇直上,插入云霄,他心生不妙,连忙转过头笑问道:“不知两位名讳,怎么称呼?”

    两人异口同声道:“我叫灵慧,我叫灵宝。”

    唐荣俊吞了口唾沫,瞧着其中看起来稍微年长一点的灵宝道童问道:“灵宝兄弟,不知灵慧兄弟口中所说凌霄峰落在何处?”

    又追问道:“不会是在那最高处吧?”

    唐荣俊用手指了指那云中,一脸苦相。

    两个道童相视笑了笑,灵宝道童这才解释道:“我们神霄宗共计三十六峰,只有前十二峰没入云端,而幽深静谧,是以修心之所,后二十四峰则是沿着那青石台阶向上前行,各有岔路。”

    唐荣俊回忆过去,想起那雷厉风行的黄衣少年,就是他带走了茄子,以他的心性而言的话。

    ……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已经露出的大脚趾,心想这条老腿怕是要舍了。

    灵慧道童见状笑道:“你放心,紫清师兄虽然在十二峰内,但那白衣少年却没有和他一起,是被我凌霄峰的师傅接走了。”

    “凌霄峰离这里没多远,是你的话,估计一时半会儿就到了。”

    唐荣俊眼睛一亮,笑道:“多谢解惑,多谢解惑。”

    眼看安生已经走上了青石台阶,唐荣俊赶紧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他指了指灵宝他们身后不远处的一堆物件道:“我看那些东西都是些衣食住行的凡俗物件,却是为何?”

    灵宝回道:“没错,是些凡俗物件,可你不知道,从这里走向各峰所需要的时间不一,就那十二峰中的第一的踏云峰来说,从这里赶路便要三日,自然少不了在路上夜宿,冷热寒风时,肯定用得着那些物件,我们这才在这儿摆弄这些物件卖给有需要的人。

    灵慧又道:“这也是宗门的收入来源之一。”

    唐荣俊的一张嘴巴现在能装下一个完整的苹果,听完这些语句此心中寒气自生。

    真够黑的。

    他试探问道:“我从这里去凌霄峰,需要买那些东西吗?”

    两个道童思肘片刻,灵慧道童诚恳道:“我建议你换双鞋子。”

    唐荣俊面如死灰。

    太阳却已经日上三竿了,唐荣俊还在埋头沿阶直上,心里有苦自知。

    转而望向自己新穿上的黑布鞋,他弯腰除去了鞋上附着的灰渍,使劲蹬了蹬地板之后,继续前行。

    这双花了他半年积蓄买来的布靴,足足二两银子,自然要好好珍惜。

    一路上安生就在他眼前慢慢的走着,两人之间也没有任何言语,毕竟眼前人究竟是不是本人,还尚未可知。

    就这么走着,途中倒是也遇到过几个岔路口,岔路口上自然有牌坊提示,可惜都不是他的目的地。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一个人实在闷得无聊,想找安生搭搭话,想问候一下对方是否累着,却都没有得到回应。

    他的心里了然。

    殊不知眼前人就是眼前人,钱安生只是一直徘徊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无法自拔,以至于走了多久的路,累是不累,都没有太大的感觉。

    内心世界中,还是一片漆黑空荡的光景,只有他手里拿着的两颗金色果子像引路灯一样,在他周围作了个光圈,褪去了些许黑暗,供他前行。

    夕阳下,天空中的云不知道怎么就变红了,像是火烧过得。

    钱安生不知不觉间已经看到了一座道场,道场门前站着个年轻道人,那人似乎早就料到他此时会来。

    钱安生疑惑这里是哪里,随即背后就传来了唐大哥的惊呼声:“你妈妈的个吻,终于是到了!”

    钱安生回过头,只见一双欣喜的眼睛也正看着他,唐荣俊释然道:“不管你是不是安生,总之我们到了!”

    安生没有多想,点了点头,他终于可以见到茄子了。

    快步走向前去,那年轻的身影也越来越近,然后碰面。

    他是一个穿着紫色道袍的中年男子,鼻下留着两撇浅浅的八字胡,手中拿着一个木棍,上面还挂着一戳白毛。

    钱安生来到跟前,礼问道:“这位叔叔,茄子是不是你这里啊?”

    那紫衣道士神色自若,摸着下巴还没长出的胡须,回道:“若是没在我这儿呢?”

    唐荣俊愣住了。

    钱安生弯腰行了个礼,转身就要走。

    “哎哎哎,别走啊,我刚才是骗你的。”紫衣道人赶紧伸手拉住孩童,然后左右手交替了一下,那撮白毛也就飘了过去,说道:“你们随我来吧。”

    钱安生将信将疑,唐荣俊却拉着他的手跟了上去,笑道:“这些道人家爱开些玩笑正常,这正巧说明人好相处嘛。”

    两人这才跟了上去,只见前面那人脚步轻浮,并不时地抖擞着肩膀,像是在笑。

    这下唐荣俊也拿不准那道人的习性,只得安慰道:“安生你看,那摆来摆去的拂尘,像不像欢快时候的狗尾巴?”

    钱安生点了点头,确实像,想到这里,他心中的忧愁便又淡了些。

    唐荣俊又僵硬地调侃了一番眼前那紫衣道人,逗得安生眉开眼笑,见那道人没作反应,心想不愧是大宗门,一点都不计较这些小事。

    三人行至一个院门,紫衣道人先行停下来了脚步,后两人方才窃窃私语,哄笑不断,见状也停了下来。

    紫衣道人瞧着两人并无觉得事有蹊跷,他扬了扬眉笑道:“两位,那少年的居所就是这里了,我就不进去了,二位请。”

    道人缓缓推开门,礼让两人进去后,又关上了门。

    门外,见四下无人,他伸手抹去了自己的胡子,笑道:“大功告成,想来我也是有真人风范了!”

    正当他悻悻然哼着小曲溜达时,一声巨喊震天响彻凌霄峰山间,惊起鸟雀无数。

    “灵玉!”

    唐荣俊和钱安生两人也是一惊,却看见院内的大门忽然打开,赤脚跑出了一个身穿白色中衣的老头,蓬头垢面地和着院内两人六目相对。

    他这才正了正身子,咳嗽道:“你们来了啊?快进来快进来。”

    门外响起动静,安生都听得出是有人跑路了。

    老人歉意道:“让你们笑话了,刚才那人便是我这里最顽皮的弟子,名字叫李灵玉,要是刚才做得有唐突的地方,为师的替他赔个不是。”

    钱安生一脸认真道:“没有没有。”

    唐荣俊附和摇头。

    老人突然嘶的一声,开始打量起眼前的孩童来,旋即摇头叹息,背手转身道:“跟我来吧。”

    钱安生快步跑去,唐荣俊则是慢慢跟上,四处打量着院落。

    这里古朴得紧,既没有金麟修饰,也没有高檐厚顶,就是几座寻常瓦土墙房,园中没有盛香火鼎,也没有道箓符画,倒像是个寻常人家,药篓晒谷,院中栽菜,也有鸡犬的身影。

    可偏偏顶上写着上清宫三个大字,让人捉摸不透。

    打开屋舍房门,安生一溜烟就跑了进去,屋内昏暗,可他一眼就能看到那个躺在床上的白衣少年。

    老人见状抚须笑道:“云起处云生,牵挂人牵挂,找不见晚不见,甚是想念。”

    “故园找……”

    唐荣俊先是点头,后又感觉被这道人的打油诗闷到了,打断施法道:“老道长,这白衣少年怎么样了?”

    老道人一下子噎住了,再想自己刚才所想,却忘了大半,叹气道:“这个少年筋脉易位,元气逆流,本来没几日可活了。”

    “可是……”

    唐荣俊焦急道:“可是什么?”

    老者没有回答,而是走向了水缸,用木勺打起了半勺水,抬手一饮而尽,又瞧了张折脚的椅子坐下后,才朝着唐荣俊道:“说来话长,且听我徐徐道来。”

    唐荣俊点头,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竖耳听着。

    老人道:“可是他遇到了我,我不仅能够保他性命,还能助他进入修行之道。”

    “人有十二经脉,更有奇经八脉,而人生元气尚由脉生,只要一气尚存性命自然无忧。”

    “当然,我们多数人并不能自主掌控周身的气,所以才会有了修行,说来道去就是修气,精化气,气化神,才有了精气神。”

    “一般练家子练的就是一口气,所以武道换气,提气讲究的是一气呵成,不畅便会有那气急攻心之痛,气又分为内外用,主外用则称罡气,主内则称功,气功就是练的内气,又有阴阳之属。”

    “而如何运用就是看在个人修行,才会有那高低之分。”

    唐荣俊似乎有所感悟,他的一身横练功夫,便是罡气,阳罡之气,又称童子功。

    “而我们道家修的先天一气,气之道,也叫胎息,玄关破,而非玄窍生气者,不可入道,你既没有生玄窍,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唐荣俊点头,这里确实云里雾里的,他问道:“那少年是怎样?”

    老人继续道:“那少年不知何时,早已玄窍生气,自行引入日精月华,应该是有秘要辅之……这里还是不多赘述了。”

    老人问道:“你可知那少年伤是何来?”

    唐荣俊道:“刀伤。”

    老人点头,说道:“那刀伤虽不致命,静静调养却也要些时日,若这时强行动气,就会折损己身。”

    “那少年便是玄窍动气,强行扭转伤势,已达到回光返照的目的,以至于经气逆流,十二经脉尽数周旋错位,奇经八脉更是受损,自玄窍游龙始终,最后落了个活死人的下场。”

    “但你放心,我已经压住了他的气脉,再辅以药物,不多时就会恢复了。”

    唐荣俊汗颜,他倒是没有担心,如果连这种大宗都救不了,就真没希望了。

    介于前车之鉴,他小心翼翼道:“不多时是多久?”

    老人道:“三年。”

    果然。

    唐荣俊面如死灰。

    老者起身,笑道:“岁岁年年,年年岁岁,入我道门者,多是度日如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