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中原二十年 » 第十三章 江南不似北方

第十三章 江南不似北方

    现在客栈里正是忙碌,卢铁辑对王三吩咐了几句,便和袁雄直上二楼,入了青帘雅间。

    孟榆林和庄栩早在里面作好等待,一见二人就拱手相敬。

    “‘孤山射红梅,白雪不落地’,卢前辈的大名,我二人仰慕许久了。”

    卢铁辑拱手回敬:“不敢、不敢,往日虚名罢了。”

    “卢前辈过谦了。”

    再看向袁雄,孟榆林又拱手:“这位前辈如此体魄,想必就是小罗汉袁雄、袁大侠了!”

    袁雄哈哈一笑:“大侠不敢当,大厨倒是一位。”

    复而见孟榆林两人如此年轻,有些惊异:“还没问二位小哥的名号。”

    庄栩忽而笑道:“他就是王八蛋。”

    袁雄一愣:“王什么?”

    “骑马的王八蛋。”

    孟榆林很是无奈:“袁前辈内力惊人,我们在楼上都听到了。”

    袁雄明白过来,挠挠头有些窘迫:“我这人口无遮拦,还望小哥莫怪。”

    三言两语介绍完,几人入座,畅饮几杯,孟榆林也不废话,直接扯开话题,把来意说了个明白。

    听他一番叙述,袁雄先道:“那朝廷这意思是全面放手,以后者江湖上的事都归中原名捕来管?”

    孟榆林点点头:“确实如此。”

    袁雄又皱眉:“可这些事错综复杂,朝廷管了十多年都管不明白,即便郭大人担当指挥,想成此事恐怕也难。”

    名捕初立,万事不备,应天总部附近都难以平定,更莫说这浩大中原。

    “所以特奉郭大人之令奔赴镇江,寻求二位前辈的协助。”

    袁雄正想接话,卢铁辑忽然提声:“我等往日并非朝廷之人,算不得你的前辈,此一番是报答郭大人的恩情,若郭大人有令定不推辞。”

    郭大人有令定不推辞,那我们这些名捕的要求呢?

    孟榆林沉默片刻,才道:“这个自然。”

    卢铁辑微微点头:“先前,郭大人到应天担任名捕总指挥,我便有所察觉,所以这一年里多有留意,收集了不少游侠帮派的消息。”

    “那卢前......卢掌柜有什么收获?”

    “收获自然是有,但镇江一家独大,些许贼寇翻不起什么波浪。”

    庄栩问道:“刚才在街上,曾看到有人在店铺里收租,不知道他们又是那儿的?”

    “除了西门,谁还有胆子在镇江收租。”

    “莫不是那西门家族,西门射虎和西门擎苍两个兄弟?”

    卢铁辑点头:“不错,自从西门兄弟上位家主,便开始收房收地,不过店铺仍给商贾打理,只是每月按租与钱。”

    “到了现在,大半个镇江都是西门家的产业了。”

    初闻西门之事,庄栩很是疑惑:“那有这种道理,不买给他们便是了。”

    袁雄摇头大笑:“你说不卖就不卖?刀板面送到面前你卖不卖?”

    “若是些地痞流氓,与些钱财倒也罢了,但西门家上上下下沟通的紧,这东大街上曾有十多户老板联名报官,却都无济于事,只平白多了一顿好打。”

    孟榆林陷入沉默,他本道这次来镇江,或许也能拉拢西门家,一起对付贼寇,不想这些人却是如此的面貌。

    “地不归国治,税不入国库,民亦不知国法。”

    不知怎得,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词:“国盗”。

    “看来要执法镇江,这西门家才是首要之重!”

    袁雄道:“但西门乃本地传世的家族,并非普通的帮派,这也要算在名捕的管辖内?”

    孟榆林奋声道:“镇江官府不管,自然由我们名捕来管!”

    袁雄耸耸肩,只能说名捕对江湖武林的定义,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那这番如何来管?”

    孟榆林拱手朝天,振振道:“我等有圣上亲谕,此番代天子行事,掌武林司法,圣谕所至,不从者立斩!”

    袁雄摇头:“天子亲谕,好大一面旗帜,只怕到了地方可不太好使。”

    “既是好大旗帜,纵无刀剑之快,也当有一面赫赫威风。”

    袁雄无言,卢铁辑淡淡道:“那扶大旗者都有何人?”

    “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都有中坚力量分职过来,各地提刑按察使司也多有经验捕头推举。”

    “锦衣卫那边可有人来?”

    孟榆林尴尬笑笑:“本该是有,但奈何朝中另有安排......”

    “那应天总部现在有多少人手?”

    “大大小小,现已有一百余人。”

    卢、袁二人忽而沉默,孟榆林看出了他们的意思,接着道:“现在除了我一行,其余各府地也有人手安排,待得日后站住脚跟,拉拢人马,实力自然壮大!”

    卢铁辑道:“此皆后话,自当另说,且这镇江一府,现在能分得多少人手。”

    “实不相瞒,算上我两个,只有四个人将要到镇江上任。”

    袁雄诧异:“一府之地,四个人来管,这未免......”

    孟榆林面露无奈:“袁大哥莫怪,名捕初立,人员属实紧迫,不过我们等上任时,会往各地府官派发出行令,想来也能和本地的捕快互相作辅。”

    “出行令?和本地的捕快互相作辅?”

    卢铁辑和袁雄听了这话,皆是摇头发笑,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好一个互相作辅,又不知孟小爷将作何手段。”

    孟榆林道:“对于西门一家,若是能仰仗圣谕,以理降服自然最好,不然免不了大动干戈。”

    卢、袁二人又相望一眼,瞳中尽是异色。

    孟榆林有些疑惑,往日在大理寺办案都是如此,难道自己说的有问题吗。

    “二位有话要说?”

    卢铁辑点头:“西门一家传世百年,在镇江根基深厚,就连本地的官府也受其牵制。”

    “名捕要对付他们,有理由吗?有证据吗?”

    庄栩道:“西门家画地自治,占据一府之力,这还不算证据吗?日后再细心调查,自然......”

    “好,如果镇江官府作阻该如何?镇江百姓受威胁不愿配合又该如何?”

    “这......”

    袁雄喝下一杯酒,也道:“就算抓住了他们的把柄,再算上我们俩,六个人直接和西门家开战,怕是鸡蛋碰上大石头,我几个卵都要碰碎了。”

    卢铁辑表示赞同:“不错,现在发展实力才是关键,再有能力、或者有确凿证据前,都不要对西门家有任何想法。”

    沉默,沉默是今天的大波客栈。

    菜已经发凉了,炸花生也少了点刚出锅的脆劲。

    四人都放下了杯筷,孟榆林低着头,拿着一个小瓷杯捏来捏去,庄栩则看着窗外出神。

    天色有些发暗,空气也很沉闷,夜里面似乎有一场大雨。

    卢铁辑饮下一杯茶水:“帮派家族的祸患日积月累,名捕想要彻底根除,应该是一番长久功夫。”

    “既是长久功夫,自当从长计议,孟小爷万不可冒失。”

    世间之事,向来是说着容易,做着困难。

    琢磨着卢铁辑的话,孟榆林也觉得自己太想当然了,往日的经验并不适用于江南一带。

    再者,若西门家真有如此权势,连镇江府官都受其钳制,那等到名捕正式上任,出行令派往各府地,行踪目的岂不是完全暴露?

    就算府官肯调派本地的捕快兵役协助,那么这些人又是敌是友?

    到了那个时候,对西门家的调查怕更是难上加难。

    这些事,回到应天后,还得和郭大人好好禀报一下。

    “孟小爷。”

    闻声抬头,卢铁辑与袁雄都站起了身。

    “天色已晚,两位就先在店里歇下,还有什么事也等明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