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参加完葬礼后我成了大明星 » 章一百六十八、试镜

章一百六十八、试镜

    当然,且先不说之前塑造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贸贸然改变不可取,剧本里面的人设肯定也是延续这个风格,所以外形像倒是还在其次,关键是有没有那种儒雅的气质。

    王宽这个角色,很符合古典文学中“君子”的定义,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说话不紧不慢、有条有理,同时双商极高,聪明又不自负,温柔却又有主见。

    再搭配上小景那个“女鹅”角色,难怪会成为那么多观众们心目中的“完美女婿”。

    李程浩的气质,按说是有点不相符的,但这个一来可以通过妆造来改变,二来还可以演出来。

    “第一部你看过没?”这是导演的提问,既然是原班人马,当然连剧组人员也都尽量沿用原来的。

    扮相既然没大问题了,那自然就要考验演技了。

    如果演技能够弥补气质上的这一点差异,那这个角色就可以直接定下来了。

    其实三人心里面都已经对李程浩满意、定下他了,当然理由各不相同,接下来只是希望能看到更多更好的方面,同时也看看李程浩对这个角色是否有认真对待。

    如果态度不端正,那他们还是得考虑一下,毕竟万一之后破坏了剧组的化学反应,那就得不偿失了。

    李程浩点了点头,老实说道:“看了一些,没看全。”

    “那你应该知道,王宽大致是个什么性格吧?试着表演一段,你觉得能够体现出他性格的情境?”

    这就是让李程浩自由发挥,这样他们做决定的自由度也就大一点了。

    对于李程浩来说还好的是,他有现成的前例可以参考,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剧组倒没什么,只要模仿的好一样不影响这个换角,但对他个人来说就biu一定是个好事情了。

    关键还在于李程浩能否抓住精髓,那样不用刻意的模仿,其实也可以达到角色那样的效果。

    这也可以体现他的演技和可塑性,那样到时候导演在片场的调教也可以轻松许多。

    当然了,用这个“考题”的用意还有就是,他们心里此时其实已经做了决定,那就无所谓李程浩怎么表演都会决定是他。

    但也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由头,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好。

    也不能让李程浩自己觉得这个角色得来太容易,谁知道这年轻人会不会志得意满?

    李程浩倒是没想那么多,其实他前段时间都在用心为“城市英雄”的角色做准备,那个有完整的剧本,是杨青打磨了很久的。

    当然他说从李程浩跟奕星身上得到灵感也不算骗人,这个李程浩看剧本就能看出来,应该是故事定好之后后来加的“亿点细节”当中的部分了。

    这个角色大体上对李程浩的难度其实不算很大,所谓的扮丑一方面和他以前素人时候有贴合,再化一下妆就差不多,而生活状态他以前一度与其类似,可以说很好带入。

    最大的难点一个是方言,一个就是跑酷的动作了。

    动作部分就不说了,大部分会由专业的跑酷人员承包,演员只要做到一些简单动作就好,而且李程浩虽然运动天赋一般,但之前练舞吃的苦头,现在总算是派上用场了。

    虽然他身高腿长注定不好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而且也不好找替身,到时候估计得用上威亚,实在不行只能用蒙太奇手法来糊弄过去了。

    所以最大的难关竟然是语言关,因为李程浩的语言天赋很一般,当年学普通话都带了很久的口音,现在新学一门方言,自然也免不了怎么听起来都怪怪的感觉。

    为了避免到时候被人说是“塑料”,李程浩现在日常生活中都直接用方言来代替了,搞得小文有时候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要求。

    而真正转移注意力到这边来,还是这次试镜确定之后,也就是前天,而实际上的准备也就是昨天才开始的。

    当然,这又得提到之前的培训了,舞蹈训练,尤其是古典舞、民族舞的训练,对于古装表演来说,简直就是最大的利器,因为古人注重仪态、礼节,而这些都能在这些舞蹈动作中有迹可循。

    那些礼节动作现场都可以交可以学,但有基础才能学的更好、做得更好,不会最后弄成四不像,比如说吊个威亚变成天蓬元帅而不是天神下凡。

    所以李程浩在这方面不用担心,更注重在角色个人的人设上。

    其实以他现在的咖位,番位不会比新成差多少,只是因为这是续集,他顶的又本来就是男二的角色,才成了配角。

    如果不是苏小景的关系,李程浩也不会来趟这趟浑水,毕竟这本身可能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也就是他这样的,不至于被这样一个角色的失利所影响,又有些想要挑战自己。

    相比只是演一个平平无奇的主角,这种有优秀前辈对比的角色反倒更让他有挑战感。

    而要怎么在演出角色人设的精髓的同时,却又不会被认为只是模仿,李程浩觉得自己暂时可能还不好做到,那就干脆先从模仿开始。

    而模仿也不是模仿一举一动,那样很可能成为四不像,而是表演的方式。

    比如说前辈在表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仪态方面自然不用说,台词也是不紧不慢,而且脸上始终很平和,显得胸有成竹。

    他按照的应该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少年君子的方向去演的,那李程浩也照着这个方向去演就好了。

    所以此时在三个试镜的“考官”们面前,李程浩一手背身,一手托在胸前,似乎在捧着一本书,看了两眼,然后一个轻巧的转身,慢慢抬起头来,吟诵了一首诗。

    不急不缓、落落大方,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此时的他身上好像播撒了圣光,所有美好的赞誉都可以放到他的头上。

    导演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发现是自己的错觉,但是心里却是忍不住的称赞。

    李程浩抓住了一个特点,那就是王宽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还有什么比读书的时候呈现出来的那种书卷气,更能体现他的气质的?

    莫非,这就是他的理解?

    是,王宽是一个君子,这是他的行事风格,而这个其实主要还应该是他的待人接物、情节的发展中体现出来,不可能就说几句台词你就说这人是君子吧。

    君子看的是作为,而不是说了什么。

    而王宽本来的身份,却还是一个太学学子,而且还是要参加科举的,只是阴差阳错跟主角团混在了一起而已。

    而已经看过还没有定稿的剧本的导演,也知道在第二部中,有涉及到王宽科考的剧情,所以李程浩这一下,也算是误打误撞。

    但是李程浩的表演还没有结束,既然是自由表演,他们不喊停,李程浩自己也不好结束,所以继续走了几步,然后突然再次转身,露出了一个笑容,“你们怎么来了?”

    从表情和语气中,都能感受到他的喜悦,那是一种阔别重逢的欣喜,让人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他却没有其他动作,因为他是一个很克制的人。

    这个处理又是让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