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飞将吕布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科举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科举

    兵书上常说,攻城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实际上也只是针对特殊情况而言,如果攻城之道全都采用攻心,那还要攻城擂车干嘛?要箭塔干嘛?要云梯干嘛?就比如眼下的情况,河东之地对于整个董卓势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河东之地西连长安,东接洛阳的河南尹,顺着南方的小路可以派遣奇兵偷袭洛阳,简直就是兵家重地,岂能轻易交给吕布?

    毫不夸张的说,这面张济敢偷袭吕布,那面洛阳的董卓就敢把张济的一家老小统统拉出去砍头,诛灭九族!为了全家安危,就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张济樊稠也没有投降的道路!

    张济的负隅顽抗,所付出的代价,自然就是这些守城将士的无辜性命,从正午到玉兔西坠,死去的冤魂成百上千。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吕布,却披着一身锦袍,悠闲地躺在青铜战车内部的软塌上,张济?樊稠?不不不,这二人不是他所畏惧的,唯一能让吕布担心的,就是正在与董卓作战那两个人。

    就在吕布思绪翻飞之际,车窗外有亲卫低声禀报道,“主公,外面的陈登与卫觊请求拜见。”

    “哦,让他们进来吧。”吕布从容站起,车厢内的宽阔空间足够他站立且不撞倒天棚,旁边的几个身材婀娜的侍女毕恭毕敬地为吕布穿戴玄服诸侯冠,并且细致地为吕布打理衣衫上的褶皱,一种犹如古代地主般的奢华感油然而生。

    不光如此,吕布出行时,都会主薄跟随,将吕布的行为举止,言语评论一一记录在案,这是规矩,也是吕布身为当今大汉正宗列候所具备的权力,其实不光吕布,就连吕布的长子吕贤,长女吕玲绮都随时有主薄跟随,并且会将吕贤的一应行为举止以及身份信息记录在案,送往洛阳,由相关部门进行整理总结,最后会在史记中留下‘温候吕布之子,性情纯良,有乃父之风’的类似评语。

    当然,之后的诸侯比如曹操,孙坚,袁绍,袁术等人都会有相同的待遇,只是本质上不同,就像刘协作为汉帝,虽然是董卓擅行废立之事,但人家是正宗,就像袁绍商议将刘虞立为汉帝的那种,就肯定不是正统。

    不过说到底,谁拳头大,谁才是正确的,而如今的吕布,拳头还是不算小的。

    亲卫掀开布帘,吕布看着外面一群将军府幕僚,营中将官弓着腰,垂着头,连头都不敢抬的谦卑模样,忽然感觉到了权力带给人的满足感。

    难怪无数人为了权力二字拼死拼活,甚至手足相残,这权力二字,真是妙绝啊。

    玉狮盘顶六马车撵外,吕布微眯双眸,看向紧紧侍立的两位文臣,为官数月,陈登却一改往昔,浑身散发着沉凝的气场,一股身居高位的威仪,只是与吕布相比显得相形见绌,倒也颇具高官的威仪,旁边的卫觊亦是一派雍容,眉眼带笑,他身材高大,书生气十足,有一股文学大家的风采,两人见了吕布,立即敛容行礼,口称主公。

    “免礼吧,你二人不在河东主持大局,来此作何?”吕布面容上不见喜怒,淡淡地开口问道。

    “回主公,我等为主公大军运输粮草至此,特来拜见主公。”陈登开口,不卑不亢道。

    旁边的卫觊抿嘴不语,他知道,以他的官阶,尚且不配在吕布面前有发言权。

    “听闻你在河东这些年励精图治,鼓励农桑,颇有成效,不错,不错。”吕布语气中带着赞赏的意味说了两句。

    “谢主公夸赞。”饶是以陈登的城府,脸上也立即浮现了喜色,内心有点激动,被这种主公认同的感觉,虽然陈登不想承认,但确实很舒服!

    但这种激动只是片刻的,下一秒,陈登的内心就恢复了平静,他此来这里,当然不只是单纯拜见吕布,陈登的战略目光很准,他隐隐觉得,主公此番出兵的目的,不在洛阳,而是在…长安!

    至于为何,那倒是显而易见,如果主公真的有心与董卓作对到底,那为何不在董卓根基未立之时率大军突入洛阳,一举剿灭董卓军?当时董卓也只有数万兵马而已,以吕布并州军的战斗力,消灭个董卓还是有把握的。

    但是主公却放过了董卓一马,此番虽然出兵,却并未采取以往的雷霆之势,反而步步为营,将河东境内的城邑,甚至连周边的村庄都一一收编,安排新的人手取缔原本的县官郡吏。

    这意味着什么已经显而易见……

    “主公,陈某不才,愿替主公收复河东诸县,将安邑城变成一座孤城,断绝洛阳的援军,切断安邑城兵马的退路!”陈登敛容正色,拱手请命。

    “哦?”吕布目光斜了眼陈登,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道,“那你要哪支兵马,哪员大将供你差遣?”

    “有戏!”陈登闻言内心大喜,忙躬身回应道,“愿听主公安排!”

    “好,那就予你史涣,赵云两员大将为正副先锋,穆顺,张希,白饶,于毒,郭太,韩暹并所属麾下将校,率领两万八旗营,收复河东其余所有县城村庄,不得有误。”吕布顿了顿,忽然展颜笑道,“城邑攻下后,本将所带的官吏储备也确实不足,就由陈元龙负责新一轮的察举制,需要个人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经由三老推荐保举,举孝廉,举茂才,随后统一送往晋阳,由荀彧统一进行考核,只要合格,就予以走马上任,从小吏做起。”

    此时,郭嘉也从点将台上走下,来到了吕布车撵附近,听闻吕布如此说辞,脸色微微有些难看,眉眼尽是幽怨,张了张嘴,但最终没有说什么。

    有人忧愁就有人欢喜,卫觊和陈登先是一愣,互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欢喜,他们之所以如此努力,为了什么?不就是能够让自家门第能够发扬光大,长存于世吗?

    卫觊倒也还算镇定,只是看向吕布的眼中充满了敬意与认同,这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如果不出意外,此次回家后,卫觊就会举卫家之力,倾尽全力为吕布世代效忠。

    陈登这里,几乎是乐开了花,有种喜极而泣的感觉,他在并州熬了多少年?两年?三年?不就是为了等这一句话?只有吕布的认可,他陈家才能在并州扎根!而他陈登,才能不负老父所寄托的厚望!

    这么多年的努力,在一朝得到了回报!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陈登欢喜?

    “对了,趁着诸位都在,有件事要宣布一下。”吕布挥了挥手,招出两人。

    一人正是吕布的儿时旧识,如今官居校尉的并州第二关系户,李肃。李肃一本正经地领着一位身材消瘦的文士,走到了众人面前。

    “末将董相国府中长史韩风,拜见温候,见过诸位同僚。”韩风谦逊有礼的行了个圈礼。

    一时间,在场一众文武都带着诧异的目光看向韩风。

    在场的,除了张辽因地位较高未曾出战以及指挥兵马的郭嘉外,几乎都外出攻城未归。因张辽地位最高,又深得吕布喜爱,也就仗着胆子问道,“主公,这是…?”

    “董仲颖畏惧本将兵锋,遣人请和尔。”吕布淡淡的说道。

    “主公,我军已然出兵,岂有回师一说?末将斗胆请主公斩了此人狗头,正好祭旗!”张辽听了,当时就稳不住性子,冷眼看向韩风,浑身弥漫着杀气,吓得这个文弱士子浑身发抖。

    “哈哈。”吕布忽而一笑,摆了摆手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军何必如此野蛮?韩风,本将前番与董胖子传递了书信,不知董胖子看后有何反应?”

    “回温候。”虽然吕布言语中大是不敬,但奈何此人却是有说这话的底气,他小小一个长史,也就是相国府一个跑腿的,哪里敢跟吕布摆脸色?当下充耳不闻,恭敬回道,“我主听后,特意派遣数百士子,连夜抄写,近日已全部抄写完毕,由下官送给温候,以表我主诚意。”

    “嗯,董胖子还不错。”吕布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们言语中所提及的,正是洛阳的书籍库,这种书籍库是属于汉家之物,自汉光武帝刘秀时期起,就一直收录各方珍贵书籍,大到人尽皆知的学庸论孟,小到民间流传的各家不知名兵法,再到历代朝廷里学识渊博的士子所写书籍,大大小小,足有近十万本以上!

    十万本,这是什么概念?

    这里的知识如果都在一个人身上,足以将这个人打造成不弱于诸葛孔明,刘伯温那种妖孽级名臣!甚至,犹有过之!

    而这,也就关系到吕布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开书院,让寒门学子也有书读,建立科举制!

    说实话,对于曹操所用的招贤令,吕布一直嗤之以鼻,只用其才,不需其德,如此建立的官吏体系固然能够在短期间内成型,也适合当时的乱世,但,这是建立在曹操当时的政治环境上。

    曹操当时杀了兖州最大的世家代表边让,导致世家强烈反弹,由陈宫作为代表应纳吕布入兖州,直接把濮阳给端了,但是曹操当时为什么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他所带来的人太纷杂了,有颍川的士族荀家,有寒门谋士郭嘉,程昱…更可气的是曹操还打算大量任用曹氏和夏侯氏的人,这已经不是抢食了,这简直就是把兖州士族的鞋穿了让兖州士族无路可走,更牛的是曹老板眼里容不得沙子,不光把兖州士族活活饿死还要来个坟头蹦迪,毅然决然地杀了边让,打算来个杀鸡儆猴,结果鸡就反抗了。

    汉末以来,世家与寒门都鱼跃而出,比如孙权,他任用东吴的世家,却也在培养着江淮一带的寒门,比如袁绍,他就是任用冀州的士子与渤海的士子,两者相互制衡,构建出完美的文武班子体系,就算是刘备,在占据了益州之后也是用荆州士族和益州本土士族对抗,还重用了寒门中的佼佼者法正来牵制诸葛亮的影响力。

    吕布的想法也很简单,把科举制的制度推下去,士族和寒门公平竞争,谁有本事他用谁。其实汉末的士族在德行方面确实没得说,可能让他们出谋划策、指挥兵马战阵有些强人所难,但是作为一方父母官确实是物尽其用。

    “奉孝。”吕布轻轻唤了一声。

    “啊?”郭嘉一脸茫然的看向吕布。

    “指挥的瘾你也过足了,给你分配个新活,从即刻起,传我政令,凡归我管辖的县城,不管县城规模大小,一律安排官吏负责教书育人之事,将这十万册书卷尽数抄录成多份,分配到各县,建立地方学院,筛选学员的准则以品德为主,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忠孝廉义耻之人才能录用。另外,建立科举制,无论是世家学子,或是寒门学子,只要在学院肄业,就能参与考试。主考的人员,教导学生的老师都由你来全权负责筛选,此后就交由荀彧来负责。”

    此言一出,在场的一应人士统统被震撼住了,目光惊诧地看向吕布,也不知是在诧异吕布怎能想出这种制度,亦或是疑惑吕布为何推出这种制度。

    这种科举制的建立,无疑为整个并州,幽州二郡,乃至河东郡城的士子学士提供莫大便利!整整十万卷书籍统统广泛流传,就单是这个大手笔,就足以令所有人的大脑短暂死机。

    这其中,郭嘉最先反应过来,也是最为激动,他垂在袖下的白皙双手攥得很紧,指甲都嵌入了肉中,却浑然不知。世人皆知郭嘉乃不世鬼才,阴谋阳略,排兵布阵,有堪比张良之才,可谁又知道,为了今日这满腹经纶,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世家垄断书籍,兵法、百家章论,名著批注,都成为了千金难买的宝贝,寒门子弟想要看上一本,那都是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