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北荒第一族 » 第四章其乐融融

第四章其乐融融

    “他们吃的饱吗?”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骆寒枝还是抱着一丝希望问出了这个问题。

    老管家这次没有立刻给出回答,但他那因震惊而颤抖的瞳孔,仿佛却在说:家主,您的失魂症难道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吗?

    这已经不是常识性问题,而是整个大苍,除了那些大型城池中的居民外,什么地方的百姓,敢说“吃饱”二字。

    好一会儿。

    老管家才蠕动嘴唇,踌躇一下语言道:“现在是大暑时季,镇上的百姓活着还是没问题的。至于到了大寒季,按照往年的情况,每户人家也最多冻死一人而已。”

    老管家没有直接回答骆寒枝的话,但他轻描淡写给出的答案,却更加让骆寒枝心寒。

    北地之人习惯将寒、夏两季,称为大寒、大暑。

    因为整个大苍境内,北地这边的寒夏季温度变化最为剧烈,尤其是边荒地带,一旦进入大寒季,日常零下十度基本为寻常。

    这等温度下,粮食不足,且每户人家连棉衣都未必有一件的骆家小镇,能保持每户只冻死一人,真的已经算是奇迹。

    两人说说走走,很快就来到骆家田垄附近。

    作为家主,偶尔出来巡视地产,同时向佃户竖立威严,也算是职责之一。

    田垄里种植的作物主要为麦谷,此时太阳已经渐渐下落,不再像之前那般毒辣,田垄边的佃户也开始重新下地,弯腰在地里,细细拔除杂草。

    边荒的热风吹过,田里稀稀疏疏的麦谷,就像是而立男人的头发,看似还行,可却总能从中找到大片透光的空隙。

    “一亩地能有多少收成?”骆寒枝道。

    “差不多能有一石到一石半。”老管家回道。

    按照这个世界的计量方式,一石约有一百斤多一点。这样的收成若是和骆寒枝原来的世界相比,自然是不值一提。但在这个世界,这种收成已经勉强达到了良田的标准。

    毕竟北地边荒本就相对贫瘠,若是在中州那边,一般良田收成大约为每亩地一石半到两石。

    而超过两石,则是肥田。

    骆寒枝平静的点点头。因为之前所见景象,已经让他心里有了预估,所以此时倒也没有太过惊讶。

    将整个小镇转了一圈后,骆寒枝对于骆家如今拥有的财产,也算是有了底。

    同时,他也总算明白,为何当初在骆和身故,骆寒枝失踪的绝佳条件下。骆家的大房与二房,都没有丝毫争夺家主之位的意愿。

    实在是没有必要。

    骆家支脉共有三房,其中三房就是骆寒枝这一脉,而大房与二房则分别是骆寒枝爷爷的两个兄弟。

    如今也就是骆寒枝的大爷和二爷。

    大爷有两个儿子,四个孙辈。

    其中大儿子在前几年成功考取功名,如今正在百里城内当个县官。而二儿子则是在外地经商,一年也回不来几次。

    至于四个孙辈,要么已经嫁人,要么则是同样在外地求学。

    二爷则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女,一个孙子。

    二爷的儿子倒是没有出去,但此时亦在家中埋头苦读,走着求仕之路。

    至于两个孙辈同样在外地求学。唯有最小的孙女雪儿,因为年岁不够,此时还待在家中。

    反倒是骆寒枝这一脉。

    因为受困于家主职责,无论是骆和还是骆寒枝的爷爷,一辈子都没怎么走出过骆家小镇。

    可以这样说,就算现在骆寒枝想把家主之位让出去,估计都没人愿意接。在这样一个完全看不见前景的边荒小镇,骆家家主之位早已不是什么权利荣耀,反而成为了一种束缚。

    ·······

    晚食期间。

    骆家人围坐在餐桌前,骆家大爷、二爷分坐两侧首位。其后则分别是骆寒枝的二婶母,三叔,三婶母,末座则是年龄最小的雪儿。

    餐桌上的氛围很融洽,骆寒枝的二婶母与三婶母低声说着悄悄话,三叔手拿一卷书埋头苦读,雪儿则是绕到二爷身边,跟两位老人家调皮捣蛋,不时引起老人家一阵哈哈大笑······

    骆寒枝端坐主位,望着眼前这幅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神色略显古怪,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不一会儿。

    晚食上桌,和以往差别不大,主食依旧是去壳麦谷磨粉,然后制成的黄面馍馍,吃起来有一股相当重的酸涩味。

    配菜则有一只肥鸡,配几个简单小炒。边荒贫瘠,这样的菜色,已经相当不错。

    当然,作为整个骆家小镇的主人,晚食上自然也少不了那份最珍贵的食物——膏玉。

    俗称:肥肉。

    一块四四方方的肥肉,用开水煮熟后,通体散发着油腻光泽,又简单撒了几粒色泽不纯的盐巴,便成为了当下身份的象征,也是骆家家主专享的美食。

    以前的骆寒枝很喜欢这份食物,经常从骆和那里讨要,然而现在的骆寒枝,对这玩意儿可没有一点兴趣。

    “不必了,拿给雪儿吧!”

    骆寒枝挥挥手,依旧如同前几日,将这份‘膏玉’送给了正眼巴巴望着自己的骆雪儿。

    骆雪儿甜甜一笑,对于骆寒枝道了句:“谢谢家主哥哥。”然后便如同小母猪拱食般,吧唧吧唧吃了起来。

    骆二爷满脸慈蔼,抚须欣慰道:“家主终于长大了,若三弟泉下有知,想必如今也该瞑目了。”

    一顿饭在和睦融洽的气氛中结束。

    ······

    第二天。

    天色刚刚拂晓。

    骆寒枝便已经起床,自从脑子里长出那玩意儿后,他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推开房门,还没来得及洗漱,就见老管家驼着背匆匆走来,手里还拿着一本崭新的蓝皮册子:“家主,您要的医家武学,已经找到了。”

    “这么快?”骆寒枝面露诧异。

    老管家道:“刚好李医师手上就有一本医家武学,这是从他那里买来的。”

    “是吗!”

    骆寒枝有些意外,但又没有那么意外。虽说武学一道很注重传承,但医家武学显然不是医家传承的核心。

    骆寒枝估摸着,要是他想从李医师手上学那套‘银针之术’,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