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指月忘情 » 二十一、忘川

二十一、忘川

    听金员外所说,略一沉思,发现此件并不简单,似还有某种隐秘,怨不得引得江湖争抢。

    原来按金员外所说,此剑于两百年前突然流传江湖,引起一股江湖厮杀,血雨腥风。

    传闻忘川剑为一代奇人猿公所用,其中事迹大多已不可考,有说猿公俗家姓刘,因获仙缘得道飞升,也有说其乃白猿成精,修炼成道,众说纷纭,江湖中人都称其为猿公,忘川剑是其飞升成仙后所遗,世传其中藏着成仙飞升的功法。

    此剑于江湖中流传百年,但无人得窥其法。后流传于一破落武林家族之中,被其所当,后为金员外父亲所得,见其寒光四溢是把宝剑,遂收藏于家中,从此再无现世过。

    金员外语焉不详,也只能讲个大概,但柳浮生却知道,此件确有异常,也许真有秘密也说不定,如是真像传说所说事关成仙问道之法,柳浮生还是很有兴趣一探究竟的。

    自从柳浮生得到此剑,不过两日,除幻境之中外,竟从未真正使用过,柳浮生准备得闲之时好好研究一番此剑奥秘。

    柳浮生从沉思中回过神了,对金员外说道:“金小姐身体已恢复正常,只要多加修养,应再无大碍,此事已毕,柳某也不再打扰,就此告辞了。”

    金员外闻此急忙说道:“柳公子何必如此着急,公子对小女有救命之恩,又不图报答,有侠士风范,哪有小女刚好,就送走恩人的道理,还请多留几日,让老夫一尽地主之宜,以表歉意。”

    金员外一家三口,都急忙站了起来,殷勤相劝。

    柳浮生见此甚为无奈,三人太过热情,柳浮生于世间沉浮十五年,受尽白眼冷漠,从未有过如此待遇,一时竟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虽不知这其中热情有几分真几分假,但柳浮生也是初遭此景,也不想去分辨。

    事后柳浮生就想自己对别人的热情,不知该如何回应,甚为不适,别人的热情总让自己有一种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之感。

    虽然金员外三口极力挽留,但柳浮生还是拒绝了:“多谢员外好意,柳某一向闲云野鹤,为世间漂泊之人,于此并不方便久留,缘起缘灭,终有散时,柳某心意已定,三位就不要挽留了。”

    金员外闻言又说了几句,见柳浮生心意已定,也就不再挽留,随即说快到中午,大家一起吃个饭吧!母女二人闻言也连声称是。

    柳浮生见此,实在推迟不了,也就作罢。

    四人又闲叙了一会儿,管家前来通知饭菜已准备好,四人起身前往旁边厅中用膳。

    四人落座,一张硕大圆桌之上,琳琅满目,各种山珍海味,珍禽异兽,匆匆看去,竟有二十四道之多,香味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柳浮生从未见过这如此美味,虽如今有餐霞吸露,食气辟谷之能,见此也不免食欲大振。

    四人推杯换盏,气氛和谐,酒足饭饱之后,柳浮生起身告辞。

    金员外见如此,也无有他法,三人起身相送,一直送到大门之外。

    柳浮生转身拱手道:“三位不必再送,柳某这就告辞了,望三位多加保重。”

    说完柳浮生也不在停留,缓缓转身离去。

    刚走到拐角处要出胡同之时,身后传来一声呼喊。

    转身望去,竟是金巧儿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

    柳浮生见此心中略有疑惑道:“金小姐追赶柳某,可还有事?”

    金巧儿走上前来,欲言又止,低着头沉默不语。

    柳浮生见金巧儿如此,若有所思也不催促。

    等了一会儿,金巧儿突然抬头道:“一真现在何方?结局如何?”

    柳浮生闻言,仔细看了看金巧儿,心知金巧儿既已问出此话,那就是已明了此中因果,柳浮生对此也有所预料。

    【二神同化法】虽已残缺不全,多是一真和尚自己所悟。但三魂七魄相互替换,雁过留声,总会留有影响,应是金巧儿与绿入魂魄互换之时,两者同在一体,共享情绪记忆,所以才知道一真与绿如之间所发生的事。

    之前柳浮生隐晦问过此事,但金巧儿矢口否认,只字不提。

    此时问出,看来还是有所执念。

    “金小姐既已醒来,之前种种都如梦幻泡影,如云烟消散,小姐不是绿如,不应受此烦扰,你还有自己的人生,又何必执着于此?”柳浮生看着金巧儿,缓缓说道。

    “多谢恩公教诲,巧儿知道自己不是绿如,只是当时昏迷之时如梦如幻,沉浸其中,为二人之深情所感动,纠结良久,还是追了出来,想问个究竟!”金巧儿一脸黯然,眼神略有期盼,深深一礼。

    久久无声,再抬头时,柳浮生早已远去,只留下一道浅浅身影,那身影负剑而动,衣袂飞舞,大袖飘飘,如上九天,突然一道悠扬的歌声缓缓传来,歌声婉转多情,意味深长:

    “情深一系白玉僧,

    为问槐花香几许。

    何日流水东复来,

    物换星移春风生。”

    金巧儿闻此歌声,一时呆立,心中若有所思,回过神来,竟已是泪流满面,自己却茫然未觉……

    柳浮生大步流星,出了天阳城,就往东走去。

    阳光明媚,天朗气清,大路迢迢,山高海阔,一时间豪情四起,竟有天下何处不可去之感。

    柳浮生如今气息悠长,耐力充足,运气轻身之法,看似闲庭漫步,潇洒不凡,速度确是不慢,健步如飞,风驰电掣,竟一刻不停,转眼间已消失不见。

    天色将暗之时,柳浮生停下脚步,找了一处山洞栖身。

    荒郊野外,山林之中,野兽出没,妖魔众多,即使柳浮生身为修仙问道之士,但如今修为浅薄,也不敢在夜晚之中,横冲直撞。

    黑夜之中,皓月高悬,月光照彻天地,月上中天之时,柳浮生照例修炼【采药归炉三光法】,采集皓月精华炼精化气。

    如今修炼观想明月照耀,已可见道道光华落在自己身上,柳浮生盘膝而坐,身披淡淡月华,面容平静,如仙如圣。

    连续采集九次之后,全身精气蒸腾,周天通畅,才缓缓收功,吐气出声,竟见一道耀眼白芒射出一丈开外,又如风卷残云一般缓缓收回。

    静坐片刻,柳浮生拿起放在身边的忘川剑,缓缓拔出。

    “锵!”

    只听一声轻微剑吟传来,周围顿时萦绕一股萧瑟肃杀之气,剑刃犹如一汪秋水,清澈见人,柳浮生盯着此剑仔细打量起来,随后眼神落至剑身所刻的两句诗上,“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心中反复默念。

    突然,柳浮生手持忘川剑飞身跃起,一剑挥出,顿时寒芒四起,如影如幻。

    月光之下,柳浮生衣衫飘袂,拔剑飞舞,身姿飘逸,混元九剑之下,剑光飘洒,如月华凝聚,如诗如画。

    忘川剑随着柳浮生不断运转,月光披洒,剑身渐渐虚无,柳浮生收剑回身,仔细望去,剑身真如一汪秋水,无边无际。

    柳浮生站立不动,横剑在前,心神渐渐沉入一汪秋水之中,突然无边秋水之中就像滴入一滴墨汁,在水中渐渐晕开,化为一幅苍山水墨图,图中有一座大山,雾气环绕,云卷云舒,晴岚凝黛,天边几只大雁南飞,叫声不绝,直让人如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突然只听见一道无边剑吟之声传来,声音渐至高昂,萦绕耳中,久久不绝。

    还未回过神来,就见云雾散开,那座险峻大山之中,一道惊天剑光斩出,还未及身,就感到浑身僵硬,寒意萦绕。

    周边剑吟不绝,寒意刺骨,剑光直射入柳浮生双眼之中。

    柳浮生猛然惊醒,大口喘息,浑身冷汗淋漓。

    惊魂未定之际,忘川剑渐渐暗淡,柳浮生仔细查看自身并未受到伤害,但灵台之中却有一种莫名感应,像是有一个地方吸引着自己。

    柳浮生眉头一皱,沉思片刻,心中猜想也许这就是忘川剑所藏的秘密,柳浮生所遇异像之后,灵台莫名所生的感应,应该就是当年猿公所留的灵引,指引有缘之人前往。

    柳浮生在如此猜想,心中一定,看来自己无意间引动忘川剑,得此缘法,虽然心中还有些疑惑,但记得此灵引,反正自己也要游历天下,不知去往何处,既有此缘法,总要去查看一番才好。

    柳浮生收剑回鞘,调息片刻,因出了一身冷汗,就在周边找了一条溪水,洗漱了一下,就回洞休息了。

    月光皎洁,一夜无事。

    第二天,天刚一亮,柳浮生一样运转【采药归炉三光法】采集朝阳之精,月华乃太阴之气所化,日精乃太阳之气所化,一者冰凉如水,一者温暖如火,星光同聚太阴太阳之气,能协调二者,事半功倍。

    同样采集九次朝阳之精,才缓缓收功,吐出一道如火精芒,柳浮生勤修苦练,每日不停,向道之心可见一斑。

    柳浮生看着东方金阳升起,霞光满天,山川若隐若现,连绵不绝,心中有无限感慨。

    柳浮生想起昨晚忘川剑之异像,心中一动,运起灵台中所得之灵引,感应方位。

    片刻之后,柳浮生感觉到缘法正在东方,也许是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具体在何处却不得而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吧。

    既已感觉到方位,柳浮生也不纠结,遂朝东方继续赶路。

    日升日落,柳浮生连续走了八九天,中间也只碰上几次野兽袭扰,一路走来却没有遇见任何人烟,此处早已脱离官道大路,人烟稀少。

    这日,日落西山,晚霞渐没,天光将暗,柳浮生还要寻找一处夜晚栖息之地。

    山林之中,树木丛生,藤蔓遍地,其实柳浮生有修为在身,也是行走艰难,不比大路之上。

    天光暗淡,月色朦胧,树影环绕之间,前方有一团巨大黑影若隐若现。

    柳浮生见此,屏住呼吸,脚步渐渐轻盈,缓缓进前查看。

    片刻之后,拨开树叶藤蔓,仔细看去,前方那一团巨大黑影,竟是一座残缺破败的山神庙。

    此庙缺墙少角,匾额斜挂,看来早已山神不显,没了香火供奉。

    柳浮生走进山神庙,环视四周。此庙并不大,五丈方圆。庙中梁倒柱歪,鼠蚁遍地,蛛网密布,庙中供奉着一座山神像,此像残破不堪,大半截身子踏在一蛤蟆身上,手臂头颅滚作在地,山神像前有一座香炉歪倒,锈迹斑斑,隐约可见兽纹雕花。

    柳浮生见此,稍微打扫了一下蛛网灰尘,又把此山神像的断臂头颅还原归位,虽还有残缺破损,但已隐约可见一嘴角含笑,面容清秀,手拿卷轴的男子模样,心中甚是诧异。

    片刻之后,山神庙已稍作整洁,勉强入眼。柳浮生出外捡回一堆干柴,堆在一起,升起了一个火堆,柳浮生盘腿在一个破旧蒲团之上,稍作调息。

    大约半刻钟之后,柳浮生突然听见一道脚步声,紧接着传来一道苍老低沉的声音:“夜深露重,荒野山林,行路之人见此火光,想暂寻一处栖息之所,多有打扰,还望主人行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