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凡武之兴 » 第四章 淮阳城

第四章 淮阳城

    解决完一切后杨大夫就回到山脚下,让小凡把婴儿装进竹篓里,用草药盖住,爷孙两慢悠悠的往家里走去,小凡也秉承着一贯的乖宝宝形象,向着路边的各个商贩打着招呼,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到了家里。

    “娘,我回来了。”

    小凡快步走进小院,看着里面的妇人,跑了过去,撒娇起来。“娘,孩儿今天挖了好多草药,还帮爷爷找到了何首乌,好累呀。”

    妇人摸着小凡的头,温柔的看着小凡脏兮兮的小脸,一阵的心疼。

    “冰兰啊,放心吧,全胳膊全腿,没有少一块肉。”杨大夫见冰兰的模样不由得说道。

    “爹,我当然放心了,只是觉得小凡不一样了,以前吊儿郎当的,现在感觉有点...”冰兰欣慰的说着,“有点...长大了,成男子汉了。”

    “那当然了,凡儿本来就是男子汉。”小凡在一旁附和着。“以后就让孩儿照顾娘亲。”

    冰兰听着满脸的笑容,幸福至极。

    小凡调皮了一会就收起嬉皮笑脸,正经起来,对冰兰说到:“娘亲,你看我有妹妹了。”说着就抱起了竹篓里的小婴儿让娘亲看。

    冰兰有些惊讶的看着小婴儿,这时,一旁的杨大夫补充着说:“山脚下捡来的,怕被豺狼吃掉,就让小凡抱回来,做个妹妹吧”。

    “娘,我想有个妹妹,我们就收养她,好不好呀。”说着就抱起冰兰的手摇起来撒娇到。

    冰兰看着眼前的小婴儿,这时的婴儿的脸蛋已经被小凡擦的干干净净,就像个瓷娃娃,着实可爱,小女孩也笑呵呵的看着眼前的妇人,天真无邪,冰兰也不忍心放任不管,就答应了下来。

    “耶耶耶,娘亲真好。”说着,小凡蹦起来亲了母亲一下。

    冰兰擦了擦脸上留下的口水印,笑着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多个小孩子罢了,对外就说是远方逃难来的亲戚家的遗孀,等勇哥回来,我再给他解释。”

    说完转身去厨房烧起了热水,端出了早已做好的晚饭,招呼着杨大夫和小凡吃晚饭。

    小凡大口的吃着娘做的饭菜,嘴里嚷嚷着好吃,待几人吃完晚饭,杨大夫起身告辞,对小凡说,“从明天起,你还是一早来我药铺学习吧,这几天的药草今天也摘够了。”

    说完就背起背篓回药铺去,小凡也满口答应下来。

    冰兰送走杨大夫,回来抱起小婴儿去洗澡,小凡看到闹着跟了上去,说要帮忙,冰兰也随着他来。

    冰兰一边给小婴儿洗澡,一边让小凡把襁褓拿去洗了,小凡听话的接过襁褓,正要去洗,只听一声脆响,捡起一看是个簪子,便递给了冰兰,冰兰接过簪子,掂量了一下,材质难得,看了下簪子的做功,上面刻着一只白凤凰,绝不是平常百姓家能用得起的,怕惹出麻烦,便告诉小凡:“小凡啊,这个簪子的事绝不要告诉任何人,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

    小凡听后乖乖的说道:“娘,我保证不告诉任何人。”说着就捂起嘴巴来。

    冰兰看着小凡的模样,拍了拍他的头,“快去洗吧。”小凡一听一溜烟的跑了,待小凡走后,冰兰拿出块锦缎将凤凰簪子包起来放了进去。

    半夜,小凡冰兰二人看着眼前刚刚吃饱的小婴儿,在床上熟睡着,脸蛋粉嘟嘟的,可爱极了。

    “娘,她还没有取名字呢?我们给她取一个吧。”小凡看着熟睡的婴儿,小声的说道。

    冰兰听后看着院子里盛开的桃花,略一思索道:“不如就叫杨桃吧,粉粉的像桃花一样。”

    “杨桃、小杨桃,真好听。”小凡也对这名字赞不绝口,不停的念着,这时小家伙也在睡梦里开心的笑了,似是知道自己有名字了。

    说着说着,小凡在杨桃的身边睡着了,看来是累了一天。

    冰兰看着熟睡的子女,抱起杨凡回到了自己的床上,然后整理着家务,收拾着房子。

    第二天清晨,杨凡早早的起床看了看小杨桃,就跑去药堂。

    药堂里马三正在清点着各种药材,看到杨凡进来,“小少爷,老爷在内堂等你。”

    “谢谢了,马三哥。”说着就跑向内堂里。

    杨大夫也早早的等着杨凡,看到杨凡来了,递给杨凡一本书《黄帝内经》,对着杨凡说:“这几天的学习就是把这本书看完,记住。“

    小凡自信的说到:“没问题。”

    于是,杨凡就坐在药铺的小桌上念着《黄帝内经》,杨大夫在一旁欣慰的点着头,喝着茶水。

    另一边,在赶了一天一夜的路的杨勇,来到了这里唯一的城市,淮阳城。

    淮阳城里热闹非凡,各路的商人都会来这里进购一些特产,运到主城和皇城里去倒卖。而杨勇做的也是最简单的,把村里的土产拉上来卖了,换一些米面钱财回去。

    淮阳城的门口站着两名士兵,检查着过往车辆,城墙上站着一排排青铜盔甲的士兵,手持钢枪,注视着下方的一举一动。

    待小兵检查完马车,杨勇进入城里。

    走进淮阳城内,就是一条宽阔的马路,道路两旁都是附近的商贩,还有一些走南闯北的江湖人士和大大小小的货商。

    一路上,有些商贩问着杨勇的货匹,杨勇笑着婉拒,轻车熟路的驾着马车来到了水间杂货铺门前,刚一进门,就听到了一句招呼声“杨老弟,这次带了些什么好东西过来?”

    一位矮矮胖胖、大腹便便的人影从柜台里穿了出来。杨勇见到正是苏矮子,此处的掌柜,也不多说,直接拿出手里的纸张,递给了他,说:“这次带的可都是好东西,你可要实在点啊。”

    “放心放心,老杨,这么多年,我有让你吃亏吗?”苏矮子嘴上说着,手里的算盘打的砰砰响,没一会就算了出来,一共300两,老杨心里盘算了一下,还算厚道,不算太亏,便点头同意。

    苏矮子也是一乐,就吩咐下人出去点货。“老杨,喝点?”

    “走着。”说罢,苏矮子带着杨勇进了后院。

    苏矮子吩咐妻子拿出酒水和老杨喝了起来,说:“老杨啊,考虑的怎么样了?我们这么久的交道了,你有本事,我们一起干,把你婆娘孩子接上来,早就发财了,何必就做这些小买卖呢?”

    杨勇端起酒碗,大口喝着。“好酒。送我几坛如何?”

    苏矮子见状,不乐道:“老杨你又跟我打哈哈吧,每次都这样。”

    杨勇见苏矮子不乐,连忙道:“老苏啊,不是老哥不想在城里,实在是家有良妻,还有几亩良田,上城里不习惯啊。”

    “这话就不对了,老杨,你看这城里,谁不是穿的暖,吃的饱,屋檐下连个乞丐都没有,岂会饿着你。”苏矮子继续劝说着,“只要你来,我们就能把生意做到主城里,岂不是更好。”

    杨勇哈哈一笑,又喝了几大碗酒,抹了抹嘴巴,摇着头说道:“多谢款待,家中妻儿还在等着我回家。”说罢摆摆手出去了。

    这时,一旁的妻子抱怨的说着:“老爷,每次都这样,咱们何必求他?”

    苏矮子听着妻子的抱怨,生气的说道:“你懂什么,妇人之见,这人和我们做生意十年了吧,路上的盗贼换了一拨又一拨,而他还在这条路上运着这么大的一批货物,风雨无阻,准时准点,岂是无能之辈。”

    杨勇出了杂货铺,赶着马车,前往米市,买下十石大米,又去织布坊给冰兰买了几匹布绸,还帮着父亲进购了一批药材,最后把乡亲们需要的东西采购好。做好这些事后,哼着小曲赶着马车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