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怪奇探案 » 6.认识

6.认识

    陆铭听完年轻病友的话,愈发同情起精神疾患患者来,他在之前展开调查前系统学习了下精神类书籍后,意识到。

    一:当前精神疾患发病很具隐蔽性,当出现异常情况,比如伤人、自残、睡眠障碍、心情极度沮丧,已经是罹患心理疾病的中期或晚期。这时候想要快速治愈不能光凭药物或电休克治疗,最直接的方法还是需解决内心问题,内心出现问题不解决,内心矛盾心结不消除,于事无补。

    二:目前精神卫生中心有存续建立,但真正的关键所在是心理医生,中国缺乏心理医生,存在巨大缺口,讽刺的是精神卫生中心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与仪器治疗,恰恰缺乏纯粹的心理医生心理谈话治疗。

    三:精神疾病的认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去调试缓解,如果得不到好的释放和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当事人往往又不觉得自己心理出现了问题,能拖则拖,能忍则忍,直到后来出现爆发事件,伤人自残自杀,晾成惨剧。

    四:精神疾患的反复性,即使精神疾患在发病后,出现了遏制与控制住当事人,但只是暂时性的下压平息,内心的问题却依然存在,并未解决。好比内心的恶魔没有驱散,在下一次某一个刺激点来临后,也会再度爆发,所以精神疾患具有反复性。简单的天气变幻,温度降低,都能引发精神疾患再度发病,最后造成自杀悲剧,草草收场。

    五:精神疾患的内心世界,精神疾患患者的内心世界与常人略有不同,内心较为灰暗,在长年累月的不良诱因刺激下,内心早已千疮百孔,有的是创伤过多,得不到好的缓解,有的是人际关系糟糕,得不到朋友亲人的关怀,长此以往渐渐感觉世界冷漠,没有温情,便会对自己周遭的世界产生灰暗的看法,认为人活着没有意义,在一个灰暗的世界,感受不到人情的温暖与关怀。

    须知世界的形成,是需要自己去摸索与践行,他的认知是构成世界的主要因素,如果在童年与幼年得不到基本的情感温情滋养,反而受到创伤与人际关系的冷漠打压,一旦世界观形成,难以再去矫正引导。

    六:高功能反社会人格与精神疾患的区别。精神疾患在忍受过创伤与伤害后,渐渐内心患病,无比难受与煎熬,他们害怕再次去感受冷漠,又没有更好的排除内心痛苦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无法去适应内心灰暗世界,内心的世界让他们无比煎熬,他们想要回到之前快乐的内心世界,结束掉内心苦痛。

    而高功能反社会人格,内心世界本就异常,不需要去获得来自情感世界的温暖与关怀,内心极度自我,即使受到更重的创伤和人际关系打击,依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和感受,内心根本不需要去获得任何情感慰藉。无精神疾患的问题,无出格异常举止,无情绪激动病态,能够维系日常生活行为照常开展。无幻觉显现,睡眠无异常障碍,内心愉悦有自己的快乐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冷漠的世界才是自己喜爱和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