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石香记 »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一章

    其实,这份差事与账房先生类似,事务稍显繁杂却十分专职,又算不得很累,又因其事涉文

    飒飒,飒飒……

    荒凉的草原上,狂风呼啸而过,席卷着天地。

    夜色笼罩下,一望无垠的荒原上,只一个模糊的影子,在地平线的另一端,渐渐显形。

    前方,唯一光亮的来源,是正庆祝胜利的草原部族。

    他们正围绕着火堆载歌载舞,炙烤着不久前抢来的牛羊与马匹。

    食物的香气,足以引来草原上最狡猾的豺狼群。

    可部族的强悍,却让这些天生的猎手都望而却步。只能蛰伏在草甸深处,等待着能偶尔靠近的机会,偷走被啃完丢弃的食物残渣。

    ————

    这样的独角戏本是无聊至极,哪里能与有曲子,有口技的唱作相比?

    况且,说书的又是一其貌不扬的中年大叔,更没有前一位女子的美貌可以欣赏。

    人们虽在表演开始后,用眼神阻止了搅局的闲汉们。

    但在安静下来听书之时,在最初的最初,就已难以控制的忍不住频频打哈气。

    但奇怪的是,随着说书人的讲述,他们竟慢慢能闻到青草与狂风带起的沙土味儿。

    而在听到“火堆”时,有些人甚至惊恐的四下望了望,他们确信自己闻到了篝火燃烧时的烟气!

    紧接着,随着故事的进行,一种肉香,以及被炭火烘烤后才能出现的油脂的味道也飘入了鼻腔。

    这样奇妙的体验,让茶客们在最初的躁动后,都忍不住聚精会神的投入到了故事里。

    他们想再看看,在之后的故事里,相关的情景与味道,他们是否还能体会。

    而这样的认真聆听,在短短的几息后,当他们真的沉浸在故事之中后,竟都忘了最初的单纯猎奇,而是被故事本身的魅力深深吸引。

    食客中的大部分,都忍不住闭上了眼,自动的让自身更深的沉浸在了故事中。

    他们甚至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只恍惚正身临其境的,与故事的主角一同经历着波澜壮阔的命运。

    伴随着故事的进行,一抹灵活娇俏的身影,依次在云来茶楼一二三层忽隐忽现。

    但这一幕,不仅

    ——————————————

    苏汐月打量一眼后,略点头示意,就带着紧张到浑身僵硬的顾北亭,跟着茶楼伙计去了给他们准备的隔间。

    进入内室后,苏汐月明显感到顾北亭停滞的呼吸正常起来,又暗中大大的呼了一口气。

    她心中暗自摇头,却只转头对茶楼伙计道:“敢问,咱们这里以前可有过香婆?”

    伙计原本交代过掌柜的安排后,正准备离开,闻言就顿住了脚步。

    他想了片刻后,才挠着后脑勺点头道:“好似有过吧,我来这里当差不久,知道的不清楚。不过,我是本地人,小时候和家里人来吃早茶,似是见过。”

    苏汐月记得儿时听祖父提过一嘴,说是家乡的香,传承已算悠久。就是各大有年岁的茶楼里,香婆的手艺也足够出类拔萃,就是上京在司香局供事也绰绰有余。

    所以,她猜测早已传承三代的云来茶楼,定是也有过香婆出没。

    也因此,得到肯定回答后,苏汐月并没耽搁,只迅速又道:“那好,劳烦你帮我一个忙……”

    交代好一应琐事后,苏汐月给了伙计半角银子,就将人打发走了。

    可转头间,却见顾北亭竟缩在角落里,

    这日一早,顾北亭就坐立不安的来找苏汐月,希望能早些赶到云来茶楼准备。

    谁知,对方一句,“顾先生还没吃早饭吧?”直接就将他留下,直耗到日上三竿,才与他一起乘车离开苏家所在的梧桐巷。

    顾北亭在忐忑了一路后,到底在马车抵达云来茶楼,并被领入门后忍不住低声对苏汐月道:“苏小姐莫怪,我这心里还是不甚踏实。你说能助我夺魁,可又不说具体。这马上就要动真格,苏小姐是不是?”

    苏汐月对此,也算早有预料。

    别说如今顾北亭名声不显,心里本就发虚。也许这是其本身性格所致,就是待他日后成名时,都常有上台前,因恐惧人多,或故事不好,或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而拖延上场的情况。

    因此她也不多劝慰,只笑对顾北亭道:“先生此刻有闲心想这些,不如多回顾两遍你准备的本子,也许还能临时有什么灵感,不是?”

    提到话本,顾北亭立刻转移了注意,将担忧都放在了他自己的老本行上。

    “也是,也是!我这话本子,还有几处不甚满意,是该再好好想想,有没有什么补救之法。哎,时间也太紧了,我真没想过还有这样一日……”

    其实,此刻顾北亭的心情除了担忧和恐惧外,也有一小半的兴奋期待。

    有这么多人来听他说书,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说实在的,他醉心于话本,只是觉得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精彩,应该生生不息的流传下去。

    也是因为这想法——将这份感动与感受传播给更多人知晓,所以他才能一直坚持着,在没有人的台前说书。

    而突然面对这么多人展示他的故事,即使不受也会得到更多的反馈与

    就在顾北亭絮絮叨叨,有些前言不搭后语的,喃喃出声缓解着紧张与兴奋时,他和苏汐月已被领到了茶楼大堂后屏风遮掩的一处厢房。

    也是因为这想法——将这份感动与感受传播给更多人知晓,所以他才能一直坚持着,在没有人的台前说书。

    而突然面对这么多人展示他的故事,即使不受也会得到更多的反馈与

    就在顾北亭絮絮叨叨,有些前言不搭后语的,喃喃出声缓解着紧张与兴奋时,他和苏汐月已被领到了茶楼大堂后屏风遮掩的一处厢房。

    也是因为这想法——将这份感动与感受传播给更多人知晓,所以他才能一直坚持着,在没有人的台前说书。

    而突然面对这么多人展示他的故事,即使不受也会得到更多的反馈与

    就在顾北亭絮絮叨叨,有些前言不搭后语的,喃喃出声缓解着紧张与兴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