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暗香盈袖之我与卫芹之爱 » 接受被爱,敢麻烦别人,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接受被爱,敢麻烦别人,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最美的时光,最真的陪伴。这篇文章很多观点都转自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的观点。运用了科学的心理分析法进行解剖。

    我是幸运的,能够阅读到武志红老师的科学佳作,我在结合自己的内心所想、所悟、所决整理成文,志在向被爱着的,最爱的她诉说。

    ——引言

    电影《灿烂人生》中,我对马里奥这个角色,尤其难忘。

    他内心想融入家庭,但又很抗拒家人的关心;他内心很渴望被爱,但又用混蛋的错误逼走了深爱着的的女生。

    如是如我,曾几何时我也是混蛋之人,让我深爱着,她爱着我的女神失望透顶,相较而言马里奥我幸运的是我最后得以醒悟,更明白自己现在的目标和信念——我必须为了她而改变,未来我不会令她再失望!因为在时间长河中她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我这一生的爱也许再难给除了她的另一人,也不会有另一人了。

    电影中马里奥久而久之,一个人活成一座孤岛。最终,相较于其乐融融的家人,孤立无望的他,选择在阳台一跃而下,死在了新年之夜。

    正如影评所言:

    马里奥内心渴望爱又害怕爱的性格,注定了他悲剧的一生。

    武老师说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被爱恐惧”:

    渴望被爱,但得到爱时又充满恐惧,甚至,根本没能力去接住别人的爱。

    以至于,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没人爱”的境地。不是没人爱,只是在爱与被爱中情绪不稳而已。

    武老师说:“这听起来玄乎,但在现实生活中的“马里奥”,并不少见。自己对爱人犯了错,爱人伤心失望,又在过去的感情中或者婚姻中受到沉重的伤害,于是她就变得踌躇不前。然而,有句话说的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如果一个人真的深爱着另一人,那这个人他就会改变自己,用行动,踏实真诚的为爱着的那个她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因为他这个时候想的只是想对她好,照顾好她,让她的生活越来越好的向前,无关其它。而被爱着的那个她,就应该勇敢的接受这份爱。这个现实的社会,真的找到一个可以全心全意付出的对自己好的人太难。只要他真正的爱着自己,积极向上为了双方明天努力,就勇敢的爱吧!”

    武老师例举了案例。他的朋友小妍。

    她的朋友因为生病必须静养,请了一个月长假回家休息。回到家后,父母对她特别好。每天嘘寒问暖,顿顿做滋补食物,什么家务活都不用她做。

    小妍饿了吃,吃了玩,累了睡……每天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按理说,这种状态应该是非常放松舒服的。但在家待得越久,她就感到越惶恐:

    “他们每天上班也很辛苦,还要分出精力照顾我,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终于,在家待了两星期后,小妍实在无法忍受这种不安,决定提前结束假期,申请回公司上班。

    并且在离家前,她还咬咬牙给了父母一大笔钱,作为对他们这段时间的补偿。

    可以发现,在小妍身上,存在一股很明显的矛盾感——

    一方面,因为生病,她内心无比渴望得到家人的关爱;

    但另一方面,当家人关爱她时,她又感到不安,想拼命回报他们。

    还是小妍。小妍在上一段感情中被伤得彻底,以至于她找到武老师做心理治疗。小妍说,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个对她特别好的男生,那个男生让她感受到了爱,但是她很矛盾,不知道怎么办?

    武老师评价这样的心理,其实就是一种“被爱恐惧”:

    明明有爱和关怀,却无法吸收;明明有关系,却过得孤独无比。

    但对于正在生病的小妍来说,回报的力度,已经远超于她的能力范围,使她不堪重负。对于男生的爱,她担心最后又被伤害……

    而这,也是很多“被爱恐惧”的人,感到痛苦无助的地方:

    有多渴望被爱,就有多害怕被爱;

    一旦被爱,也没有能力坦然接住,而是条件反射般想着去“逃离”,活得拧巴且累。

    就像小妍,她回到公司后,又感到非常委屈:

    “我都已经生病了,为什么还是不能安心休息?”

    “为了看病,我已经花很多钱了,为什么还要给他们那么多钱?”

    她越想越崩溃,身体又开始变差,找不到工作状态。

    那么,为什么他们没能力接住别人的爱呢?

    在了解了小妍的成长经历后,我才终于明白个中缘由。

    小妍的“被爱恐惧”,源于成长过程中“被爱体验的分裂”。归根结底就是不知道如何接受,其实啊,被爱着就要坦然的面对和接受,爱就是爱,勇敢的爱。因为人这一生对自己全心全意的人难再出第二个。

    对于小妍的案例具体而言,会有两种表现方式。

    1.一旦被爱,会变得非常恐惧不安。

    在演讲《克服对爱的恐惧》中,心理咨询师TrillionSmall讲过这样一句话:

    你拒绝一件东西,往往是因为,过去的经历告诉你,这个东西是不好的。

    因此,当这个东西降临到自己身上时,人最大的感受,往往是恐惧和不安。

    就好像小妍。因为在过往的被爱体验中,总会伴着伤害,所以在面对其他人的爱时,她也会害怕这些爱是不真实的,一定也会伴随着不好的东西。

    异性向她表达好感,她会很有压力,觉得对方一定是不真实的。

    总之,在别人对自己好时,小妍总是很难做到心安理得去接受。

    2.只付出,难索取。

    因为过去有被爱需求时总是得不到,所以很多“被爱恐惧”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不匹配”在作祟:

    原本的我,是不配被爱的;我要为对方付出很多,才能勉强被爱。

    于是,在关系里,他们总是习惯为别人付出。而对于真正为自己付出的人却又感觉不真实和不可思议。

    但是真正爱自己的人,本来就是只求付出,只求对她好,只求照顾好她,无关其它。

    也许,你也曾像小妍一样,被爱时总伴随着指责、攻击、不理解、不被支持,导致现在的自己不敢被爱。

    在此,我想先对你说一声:这些年,确实辛苦你了。

    我能感受到你的恐惧,害怕会受伤,而不敢被爱;

    我也能感受到你的坚强,可以孤身一人扛下一切。

    但与此同时,我也想和你一起,进行一些自我疗愈,去获得“被爱”的能力。坦然接受这份爱,因为在我心里我是真的爱你深入骨髓,甚至超出自己的生命。

    武老师说:总结下来,有三步。

    第一步,哀悼过去。

    如果,我们因为过往的体验而成长为一个害怕被爱的人,那么,要想慢慢溶解这些恐惧,我们可以试着:

    哀悼过去那个“不被爱”的自己。

    我过去被爱的体验,确实是分裂的,并没有被好好爱着。

    这都是“非常惨”的事实。而且,这些事实一旦发生,就永远不可能更改了。那么,我接受这些事情的发生,承认它们让我痛苦了。然后允许自己为此悲伤、愤怒,甚至是号啕大哭。接着,去理解现在这个“惧怕被爱”的自己。

    告诉自己,现在的远离被爱,其实是对过去没被好好爱过的的一种逃避。但是现在,我不再是那个缺爱的人了,我已经可以去接受别人的爱,有力量去承接新生活了。

    如果一直纠结过去,就会被它裹挟,成为我现实的困境;如果接受它已经发生,无法改变,我才会有破局的可能。

    第二步,觉察自身。

    我究竟在害怕些什么?为什么不勇敢的爱着呢?是怕自己受伤害,还是想一个毫无逻辑的问题——自己就根本不配爱吗?可是每个人都配拥有爱。每个人的幸福,只是自己的感受,不应该被人左右。曾经不好的,只要真心改过,只要对自己全心全意就好了。

    其实一切,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其实,我们是可以更坦然地去被爱的。

    第三步,去检验对方的真实感受。

    当我们在关系中体验被爱时,可以去思考问题:

    如果我接受他们的爱,对方会成为怎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有“被需要”的需求。

    所以,在爱我们的过程中,别人或许也能从中获得幸福感。什么压力,什么辛苦,那些都不重要,因为真正的爱就是在这样那样的压力和辛苦中得到升华,在爱中这些都是源源不断的动力。

    所以很多时候,接受对方的爱,让自己可以幸福的生活。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在《真实的幸福》中写道:

    与爱一样,被爱同样是一种能力,但我们常常只关注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一个惧怕被爱的人,总会认为只要我足够独立,就不再需要被爱。但现实往往是,这样的人,会活得像马里奥一样,孤独且无望。渴望被爱,本身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请相信,一定有人是真正爱你的。

    我现在正在爱着你,我未来一直爱着你!

    在那些时刻,请不要怀疑和害怕,因为,你本来就很值得好好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