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未来战警之崛起 » 第2章 社会的毒瘤

第2章 社会的毒瘤

    “社会的发展与人类自我的生存息息相关,有时候看似只是一小步,也可能是人类的一大步。

    例如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从手工业、农业为主的社会走向了以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社会。这很大程度上解决人口日益增长与资源供应不足所带来的矛盾。

    而区域性的生产力不平均产生了人类内部的剥削,殖民以至于战争……”

    每天下午5点钟起,类似这样的播报会从一个个类似于鸭嘴的喇叭里面,传达到整个黄安市区。

    里面内容来自于一份采访,来自机械专家顾儿的采访。内容大体都是吹捧机械的,比如,机械如何改变了社会?如何改变了人的生存等等。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城市里,这样的喇叭很多,大概每隔4公里就会有一个,相比于街道上人流量,喇叭显得更密集了些。

    “直至第9次机械智能化革命,人类才迈步走向了一个新的纪元。这是一个极具智能化的社会,这集中表现于生产力的平均。个人效率最大化已经无法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的运转。”

    “这最后一句话并非危言耸听。有时候,区域或者是全国首富的选择是会影响其他人的选择的。比如一百个世纪以前,一部分人带动了另一部分人炒作加密货币。如今看来,这显然是一场骗局。至少当时是这样!”

    换而言之,一万年后的今天,这个世界是没有首富的。

    高空中,不时有信息收集机伴随着呼呼的声音一闪而过。

    它们很小,不及五十公分,但飞行速度极快,噪音也很小。

    当它们落地的时候,机身腹部会伸出两条细长的机械腿来,以支撑它们可以行走于地面。

    当它们飞行在空中的时候,机械腿会蜷缩回机身腹部。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机械腿会化身为子弹导轨,按照命令下地面射击。

    当然,视频录制,上传等等,这些都是基本功能。

    它们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无人飞机,也常被人称之为机器人。

    这类机器人,以两个或四个为一个整体。大概每隔4个小时,就能听到他们呼呼飞过去的声音。

    “

    信息收集机可以监控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记录我们的位置,并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一定的提醒。如果您需要查看相关信息,只需要前往最近的屏幕,就可以看到你所需要的内容,但我们不推荐广场的生活大屏,那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信息收集机,也可以作为侦察机使用。它可以观察我们周边的环境,记录其中的变化。要知道,像我们这样的人类在丛林之中是很难生存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丛林之中的空气中含有毒气,那些恐怖的生物才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请放心的将这些隐患交给未来战警,他们是处理这方面问题最专业的专家。

    ……

    “由设计者组成的机械核心以及未来战警总部构造的生物核心共同谋划和执行的《废料回收计划》,已经执行了三十多年。其主要的内容便是是回收金属,回收各种各样的金属。您可以将自己家中的金属物品拿去窗口兑换,当然您必须保证那些金属物品且不应当是公共产品且属于您……

    塑料,曾经公认为是危害全人类生存的污染物,如今却已经变成了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材料,如同我们昔日的金属一样。比如煮菜,做饭,我们可以用塑料制品,一点都不会比金属制成的锅差!甚至一些照明设备也都已经塑化……”

    塑制灯并不是什么昂贵的技术,早在几十个世纪以前就有了应用。如今已经变得相当普及。相比金属制灯,寿命依旧会短一些,但如果维护得当,保人一生有无忧。

    夜色降临,循环播放的广播声,也逐渐到了尾声。

    借着些许月光,依稀可以看到有一个人影在破败的建筑群之间移动。

    那人影速度极慢,像极了一只行走在陆地上王八。他半趴在地,让自己不小的脑袋基金可能地贴近地面,那状态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视角放远,模糊能看到一些乌黑的破败的楼房。楼房并非本身便是黑色,这是因为长久没有人居住,也没有人搭理,楼房外层被毒素侵染,逐渐变成了黑色。当然这黑色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它们破败的原因,也是如此。

    这些楼房不怎么高,三层接近10米的高度。如果时间放在21世纪,那这些楼房就是标准的别墅。只是现在,越是远离城市,越是人迹罕至。

    距离那黑影最近的一栋楼,位于黑影北面,近乎完全坍塌,独留着南面的墙壁苦苦支撑。

    按照《废料回收计划》,日常可以见到的金属,如不锈钢、铁、金、银、等都可以兑换到一些生活物资。

    由于自然环境被毒污染,粮食产量不足,如果人没有额外的购买能力,那吃不饱将是人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粮食产量不足并非是土地不足,现实往往与之相反。土地有的是,但能种出优质的、无害的粮食的土地,已经被人类严密的保护了起来。这并非普通人就可以触及到的。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公平,绝对的公平!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金属就等于是粮食,是生存的必需品。

    像这种从废弃的建筑群或者一些老旧的小区里拣取废料金属的人,有一个总结性的众所周知的名字,拾荒者。

    眼前的这个人影就是一位拾荒者。

    他身形消瘦,匹夫黝黑,像是有几年没吃过一顿饱饭,有几年没睡过一次好觉。

    借助月光,可以明显的从那人脸上看出由颧骨支撑的轮廓,那轮廓外的脸庞竟却不带一丝丝血色。

    他呼吸缓慢,脚步沉重,一副怏怏的样子,这说明他已经饿了很久很久了。

    他还没有饿死,只是因为他还是一个学生。

    按照《公民法》规定,学生每日可以在固定窗口领取一人份的饮食。有牛奶,面包,偶尔还会有牛肉或者猪肉。

    如此来看,他断然是饿不死的,但他的情况很是特殊。他能坚持到现在,说是生命的奇迹,一点都不为过。

    他有一个妹妹,病重。患有一种很严重的基因性遗传病。按照医生的说法,他妹妹已经没有了被抢救的价值。而这直接导致,他的妹妹丢失了学生的身份,丢失了那每日可以分到的面包和牛奶。

    面包是他的,那就是他妹妹的。牛奶是他的,也会是他妹妹的。两个人,却只有一人份的饮食,这哪够?

    整整三年时间,他从一个还算健康的美少年,变成了一个黑瘦黑瘦的拾荒者。

    拾荒成为了他生存的希望,而他的妹妹只是他不得不活下去的勇气。

    夜色总会让大部分金属失去被察觉的可能,但借着月光,偶尔还是能发现一些反光的螺丝钉。

    从这点来看,他还是很聪明的。很对得起他那大头。

    黑夜的僻静之地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危险的。

    脚边的草丛里,十步之外的灌木丛中,以及肉眼看不见的远处的丛林之中往往隐藏着一些夺命的杀机。

    更何况,犹豫长时间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营养,使得他的眼睛在黑夜之中犹如一个瞎子,只剩下了些许光感。

    他半趴着行走就是为了尽可能接着月光,觉察到什么反光的东西。

    说是看到,总有点高看了他那双眼。

    从这点来看,他又足够蠢,总是在做一些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他情绪有些低落,相当的低沉,像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人生过山车。

    今天白天有一场考试,那是决定他人生命运的一场考试。一向品学兼优的他自然认为自己不会有任何问题。但事与愿违,门门功课成绩优秀的他照样是被刷了下来,原因竟是身体素质太差。

    机械与数学原理:优;

    机械与试验设备:优

    机械作品:优

    生物演化论:优

    ……

    学校:黄安高校

    名字:厉加仑

    厉加仑觉得这事情很不公平,于是就找了学校的领导反映,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还没有走到校长门口,就被一群人拉出了学校。校长还给了他一次警告:

    如有下次,逐出学校,丢失学生资格!

    这警告仿佛就是戳中了他的要害。厉加仑自认为是有这个骨气的,但却没有这个勇气。没了学生的身份,就意味着他和他的妹妹都会饿死。

    心有不甘,好学生那种对成绩单的信仰也在那一刻彻底崩塌。

    厉加仑,这名字很奇怪,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告诉他,加仑曾经是一个体积单位。体积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就是指胸怀,指容纳的能力。可能他的父亲是在告诉他,要有度量,要学会宽容。

    可这些道理,厉加仑都懂,但依旧过的不好!

    他的妹妹叫历嘉嘉,三年前因为厉加仑的疏于照顾,导致她昏迷不醒。虽然厉嘉嘉的主要病因是基因性遗传病,但一切起因都在厉加仑。

    所以厉加仑对此颇为自责,久而久之,这份自责就变成厉加仑心里的一个心结。

    三年前的厉加仑也还是个快乐的骚年,之后他的父母在工作中出了意外,妹妹也不幸陷入昏迷。这让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于是他成了妹妹能够活下去的唯一的依靠,他妹妹成为了他不得不坚持的勇气。在他眼里,这是没有退路的。

    他在心里始终坚信他的妹妹厉嘉嘉一定会醒来。

    疾病,并非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或者名字,而是一种特定存在的事务。它在微观层面表现为:细菌、病毒、RNA、DNA……。它与人类属于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像极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人类存世越久,治愈疾病的能力也就越高,这几乎是个铁律。除却人本身的自我抵抗、进化,还需再加上生物学的发展。

    可以说,这一万年的积累,让人类的医疗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癌症,艾滋,白血病等一系列往时的不治之症都已经被功破。

    但疾病从未因此消失,反而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不可捉摸。很多生物学家认为,现如今很多的不治之症都是上帝与人类开的玩笑,在基因层面的玩笑。

    人类可以摸索出基因的表达规律,但突变的存在不得不让我们推翻那些已经发现的规律,重新来过。

    现如今,基因病也并非没有发展,只是厉嘉嘉的基因病属于全体系的基因崩溃症,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基因更换、切换就能够解决。

    深入的对这个疾病进行研究或许能带来一些意外的结果,也有可能让她苏醒,但一定是天价成本。

    资源有限,没有多少人会为了一个人而去做一个耗尽半生才能完成的研究。

    既然是绝对的公平,那就不存在绝对的特殊。

    今天,厉加仑的运气不错。抹黑爬行了一夜,不仅没有遇到什么危险,还真找到了几颗锈迹斑斑螺丝钉。

    在夜里,触觉往往比视觉更有效。至少,这一点,厉加仑深有体会。

    “少是少了点,但蚊子再小,也是有肉的。”他无声自语道。

    这是厉加仑从历史书上读到的一句谚语,但在如今这个世道却不怎么好用。那是因为现在的蚊子,个头可都不小。

    生物学的发展必然是来自于自然界的动植物之间的交互对抗。这对抗,可以是宏观尺度上的物竞天择,也可是在微观尺度上的基因遗传。

    不同物种之间多是物竞天择,这是因为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自从这个世界出现了“毒”,在人类未作出反应之前,自然界的动植物已经被其感染。因此人类不得不保护起那为数不多的主粮,以及一些鸡鸭鱼等牲畜。

    因为如果不加以防治,让“毒”继续扩散,那人类一定会因为“毒”,而消失在地球上,或者以另外一种形态出现在地球上(具有抗毒性的人类)。

    厉加仑拿着“战利品”,在固定窗口兑换了两千克的大米以及一部分新鲜蔬菜。

    时间已然到了凌晨,安全还是第一位的。

    他已经离开了破败的别墅,自然不会担心突然冒出一只恐怖的生物。他担心的是一些人类,是那些混混,混迹在城市中的人渣。

    他们会抢那些过路人的口粮,一次也不会很多,就为了当下的肚子。虽然那些混混很容易就能城市中的警察找到,但到那时,口粮已经到了人家肚子里。

    正义来了,也没有办法。

    犯罪是需要成本的,同样的,打压犯罪也是需要成本。当后者的成本远大于前者时,一些简单的、不怎么重要的罪行就会被整个社会所忽略。

    这是人,才能做出的事情。

    混混常常混迹于人或多但绝不能少的地方,厉加仑曾不止一次看到过他们的声影。他们常常以暴力自居,却只会欺压那些不敢反抗的人,比如厉加仑这种瘦瘦弱弱的年轻人。

    好在厉加仑头大,够聪明。避开了所有可能遇到危险的路口,绕了远路回到了家。

    他站在家门口,将皱巴巴成绩单折叠好塞进自己的口袋。脸上也换了一副表情,尽可能的表现的很开心,很喜悦。

    “我回来了!”

    厉加仑推开房门,静等了一会儿,却只听到了自己的回音。他没有觉得失落,三年的时间已经让他习惯了自己的回音,但他真的不想继续习惯下去。

    刚进门,就是一个两米长的走廊,走廊左侧是一排衣物,主要都是厉加仑自己的。大多是校服。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不需要任何成本,且非常耐用。

    除了这个衣柜之外,其他的家具,摆件等各种东西早已被厉加仑拿去换了口粮。他要保证自己饿不死,妹妹才能吃饱。

    厉加仑来到妹妹的床边,看到了一袋子蔬菜。那是楼下的阿姨给厉加仑准备的。

    生活有些艰难,大家总会互相帮助。

    在这个城市的中央,有着一座巨大的石碑,石碑的最顶上有一个巨大的屏幕。

    上面显示:

    “

    地球已经岌岌可危,人类灭绝倒计时:

    地球可容纳的人类数量:1298645700人

    现有人类:1960005400人

    这似乎是在告诫那些活着的人好好珍惜现在,不要作死。同样也是在告诉他们:有些人注定会被淘汰的7亿多人。

    地球可容纳的人类数量是一个粗略的估算值,依据有很多,比如粮食产量、环境恶化程度等等。

    但现有人类总数却十分精确。

    那些4个小时就出现一次的信息收集机就是为了收集这些信息。每一个信息都来自于人类体内被植入了一些微小的精密的装备。人从出生开始就被植入了这个设备。

    这屏幕、这信息收集机,显然不是人能干出的来事。在它背后是一颗强大的机械核心。

    所有人都知道人类种植的农作物早晚会被污染,地球可容纳的人类数量只会越来越少。但人只会关注自己现在是否还活着。

    在幸存者眼里,那些吃不饱还有分食给其他人的人、那些城市中游荡的饥肠辘辘的混子、那些被社会价值所淘汰无法继续生存的人都是毒瘤。

    是整个社会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