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老庄说刘邦 » 第09回 忽悠个老婆回家

第09回 忽悠个老婆回家

    刘邦曾经到咸阳去办差,正赶上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

    刘邦看到秦始皇的威仪,羡慕得哈喇子流出半尺长,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啊!”(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

    刘邦和项羽见到秦始皇时都长叹一声,说出一句话。

    项羽说的是“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这句话是说要取代秦始皇的地位,并未表示认同秦始皇。所以项羽推翻秦王朝后,改变了秦始皇的封建中央集权制,恢复了周朝分封诸侯的制度。

    刘邦说的是“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啊!”这句话既表示羡慕秦始皇的地位,又认同秦始皇的做法,所以刘邦取得天下后,一生都在削减诸侯实现秦始皇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太史公司马迁的作品,很多话中都隐含着深刻的含义。

    再说刘邦去首都出了趟差,看到了秦始皇的威仪,心潮狠狠地澎湃了一把,回到沛县后,久久不能平静。

    此时刘邦的地位跟秦始皇比,那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刘邦惦记秦始皇的位子,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都算不上,顶多是土狗想吃月亮。

    日子还得继续过,刘邦压下那澎湃的心潮,生活又步入了以前的状态。

    这一日沛县县令那里来客人了,谁呢?单父(读shànfǔ,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人吕公,县令的好朋友,是个大财主。在老家那边得罪人了,为避免仇人骚扰,投奔到县令这里,在沛县安了家。(注:吕公的名字已不可考,至于野史、杂记中的吕文、吕叔平等名字本书一概不采信)

    县长家来贵客了,当地的豪杰、官吏们都得去露个脸儿,否则以后还混不混了?当然县长不稀罕看他们那一张张大脸,主要想看他们手里提的东西,所以礼物是必备的。

    人家提着礼物上门了,县长你架子再大也得招呼人家吃顿饭吧,这是咱中国人的礼仪。酒席摆了上来,来的人太多,大堂里已经坐不下了,就在堂下又开了几桌。萧何是县里的主吏,相当于现在的县办公室主任,主持操办这事。

    萧何见客人太多,就对宾客们说:“送礼不足千金的坐在堂下。”那时候的人说话就这么直白,搁现在估计一大半客人会拂袖而去。但那时的人认这个理,算计一下自己送的礼,发现不足千金,就主动从大堂退出来,在堂下找地儿坐下。

    别人认这个理,我们的刘邦同学可不认。他在名帖上写着“贺钱一万”递进去,吕公一看这是来了个大财主啊,别人送礼一千就能坐大堂内,人家送来一万,那不得亲自迎接啊?其实刘邦就是开了张空头支票,一分钱也没送。

    吕公亲自出来把刘邦迎进大堂,见刘邦相貌堂堂,一下就看对眼了(别误会,人家吕公不搞基,人家是给女儿物色郎君)。

    再看刘邦的气度、举止,吕公更加满意,直接拉刘邦坐首位。

    刘邦毫无愧色地在首位坐下,让吕公在心里又暗暗佩服不已。刘邦同学能把吃白食吃到这个境界,不佩服也不行啊。

    连萧何都看不下去了,对吕公说:“刘季(刘邦)一向满口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

    刘邦心里纳闷儿,我这还没开口呢,怎么就成满口大话了?转头白了萧何一眼。在吕公眼里,连白萧何的这一眼都是那么有范儿。

    萧何和刘邦有仇?没有,相反关系很好。前阵子刘邦去首都出差,别人都送三百行脚钱,只萧何一人送了五百。

    今天刘邦得瑟大发了,萧何想出出他的丑,当然了,这里没有恶意,就如同损友间玩的恶做剧。

    这顿酒席刘邦吃得很尽兴,席间充分发挥了大忽悠的特长,口若悬河,从天上讲到地下,从南朝讲到北国,反正是没有他不明白的事儿。听得吕公两眼直冒小星星,心说我这女婿(吕公一厢情愿,刘邦现在还没认)太有才了。

    等酒席快散了,吕公向刘邦递眼色让刘邦留下。刘邦看得一愣,心说这老头儿向我抛媚眼儿是咋个意思?

    这女婿笨得,没看明白?吕公又歪歪嘴,嘴角儿使劲往地面上指,意思是说我让你席后留下来。

    刘邦心里犯嘀咕,这老头儿不会是喝中风了吧?口歪眼邪的。不好!要是摊上个糊涂的法官,同席的都得受牵连。

    笨女婿,真没辙。吕公也不怕别人看到,直接用口形外加上两手比划,刘邦总算明白了,是让我席后留下啊。听说这老头儿有钱,不会是想送我点吧?

    宾客都散了,只剩下刘邦和吕公两个。刘邦满怀期望地盯着吕公,仿佛在看一只闪着金光的大元宝。

    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相面的人多了去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的面相,希望你能好自珍爱。”

    刘邦心说,赶紧点儿说钱的事儿,别扯这些没用的。

    吕公接着说:“我有一个女儿,愿意许配给你,当妻当妾随你的意。”

    啥?刘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本指望吕公能赏俩儿小钱儿花花,没想到人家送你一张长期饭票。

    早上出门儿时没踩到狗屎啊,怎么就撞狗屎运了?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刘邦兴奋得就差当场管吕公叫爹了。

    按《史记》的说法,吕公擅长相面,看到刘邦的长相,就知道刘邦前途无量,因而决定把女儿嫁给他。封建迷信这套说辞,老庄向来不信,若不是怕司马迁的棺材板儿按不住,真想全部推翻了重写。

    所有人都走了,吕老太太出来找吕公麻烦,她说:“你老糊涂了?怎么把女儿许配给这么个无赖!你不是说要把女儿许配给贵人吗?怎么转眼就忘了!人家县令跟你关系那么铁,想要女儿做儿媳妇,你硬嫌人家不是贵人,那刘邦就是贵人了?”

    吕公眼皮一抬,去去去!你一老娘们儿家懂个屁,你哪里识得什么是贵人!

    最终吕公将女儿嫁给了刘邦。这位吕公的女儿就是后来的吕后,名唤吕雉,字娥姁(xū,读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