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墨姝传 » 第九十三章八卦

第九十三章八卦

    “两情相悦?”武妈妈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随即乐不可支地笑了起来,“这个人还真是够多情的!”

    脸上透着毫不掩饰地讥讽。

    只当他是嫌弃幽梦出身低贱,配不上他那个新进的一甲进士的身份。却不想,他对他的结发妻子,平信侯的女儿,清阳郡主,也是一样的薄情。

    “人都是这样。没有出头的时候,想着方儿要出头。出头了以后,又不想一直这样被人压着。”

    “总要想方设法做点什么,才能弥补上心里的那点小小的缺憾不是?”黄姓妇人像是看出了武妈妈的想法,淡笑着说道。

    武妈妈讥讽道:“嗯,是够惊天动地。”语气一转,鄙夷地说道,“不过,也就这么点儿胆子,只敢偷偷摸摸地养个外室而已。”

    “不是外室,是要接近府里的。”黄姓妇人借着整理衣衫的动作,凑到武妈妈的跟前,低声说道。

    “什么?!”武妈妈真的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这一个一个的惊雷,炸得她脑子都糊涂了,“竟然敢将人弄到府里去?!难不成那清阳郡主是吃素的?”

    清阳郡主的母亲是在太后本家嫡支的一个姑娘,深受太后的喜爱,经常就倒宫里去陪她老人家说话、解闷儿。

    有一次宴会上,遇到相貌堂堂的平信侯府世子,两人一见钟情,便求得太后赐婚。

    太后对平信侯府世子还是有些印象的,又多方打听、试探过后,便同意了这门婚事。

    两人婚后举案齐眉,琴瑟和鸣,过得也算是幸福。

    可惜,好景不长,平信侯夫人生下女儿后,身子一直都不好。虽然百般调理,又有宫中的太医住在府上,随侍左右。还是在女儿三岁的时候,撒手人寰了。

    太后很伤心,又怜惜那个早早失去了母亲的小女孩儿,向皇上请旨,封其为清阳郡主。以宫中寂寞为由,将人接进了宫里。

    直到清阳郡主满十岁以后,太后的精力渐渐地有些不济了,才将人送回府中。

    但也隔三差五的将人接进宫里,住上几晚,足见恩宠。

    有了太后娘娘的庇护,别说是府里面的奴才,就是平信侯这个做父亲的,都不敢随意斥责于她。

    长此以往,便养成了清阳郡主飞扬跋扈,说一不二的性格。

    如若不然,也不会有榜下捉婿这一出。就算有,也不会轮到陈译的。

    要知道,他和幽梦夫人当年的事情,虽然没有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可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若是想查,就没有查不到的。

    据说,当年的平信侯是不同意这门婚事的,可架不住清阳郡主的哭闹,再加上有太后的支持,不得已才点头的。

    “不过,倒也不奇怪。”武妈妈嗤笑一声,“当年,他进京时,幽梦在姓陈的身上付出了多少,我们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谁也没有想到,有了那富家小姐后,一转身,就把以前的感情否的一干二净。而眼下,又来了这样一出。倒是他那种凉薄之人可以做得出来的。”

    “可是,这清阳郡主可不是当年的幽梦,任由着姓陈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为所欲为的。他如何将人收进府内呢?”

    武妈妈搅动着碗里的馄饨,讶异地看过去。

    黄姓妇人笑吟吟地说道:“老姐姐可知道,有人将幽梦馆里的紫雪、紫鸢这对姐妹花儿,送到了东宫太子那里?”

    “这个,我倒是有所耳闻的。不过,据说当初没有送进东宫,只是送到了太子的别苑里。”武妈妈点头说道。

    黄姓妇人笑着继续说道:“看来姐姐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太子妃贤惠,已经将人收进了东宫。如今已经成为太子的良媛了。”

    “这与那个有什么关系?”武妈妈拧着眉头,用下巴点了点不远处的小院子。这两项根本不搭边好吧?

    “唉······”黄姓妇人刚要说话,便有人喊她过去结账,她答应一声,便起身离开。

    武妈妈舀起一个馄饨,咬上一口,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半天,她才咋么出味儿来,居然是这样?!

    还真亏得那姓陈的想的出来?!

    若是小院儿里的女子成了幽梦馆的人,然后再编造一个别人送给他的,他也无法推脱之由。岂不是,就可以将人光明正大地领回府去了?!

    那清阳郡主就是一百个不愿意,她也不好说什么的。至少明面上,她是不敢闹的。

    有太子妃的贤名在先,若是她闹个天翻地覆的话,岂不是在说太子妃无能?

    说不定,还会被人将脏水泼到驾鹤仙去的太后娘娘的身上。说她老人家不会调教人,竟然教出了一个妒妇来?!

    总之,无论这次清阳郡主有多少的委屈,有多少的苦水,她都必须咬着牙,统统咽到肚子里去。

    不但如此,还得乐乐呵呵地接过来新人茶,替自己的夫君纳妾。

    有一必会有二,有二就有三。只要开了先例,这人便会陆陆续续地进门。

    陈家的后院里,再也不是清阳郡主一人独大喽!

    武妈妈不厚道地想着,他们家后院儿必然会整天鸡飞狗跳,鸡犬不宁的。

    黄姓妇人收拾好碗筷以后,坐过来时,看到武妈妈幸灾乐祸的样子,随口问道:“想明白这其中的关窍了吧?!”

    “嗯。”武妈妈点点头,将另外一半儿馄饨送进嘴里以后,有些含糊不清地说道,“我刚才听你的意思,那个人是平民家的女子,应该是个好人家的姑娘吧?!”

    “那是自然的啦。”黄姓妇人点头说道。

    “那为何,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有成亲呢?”

    “哎哟,你又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咱们大魏朝中,一般不都是二十岁至二十四五岁成亲的吗?”

    “你的意思是说,那个姑娘居然还不到二十五岁?”武妈妈惊讶地嘴里的馄饨都忘记嚼了。

    黄姓妇人丢了个“你以为呢?”的眼神过去,我无意间看到过一次,“也就是二十二、三岁的样子。”

    “可那姓陈的,眼下已经四十多岁了吧?!”都可以当那个女孩子的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