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做药二十年 » 第363章 并购公立医院

第363章 并购公立医院

    这一切的一切,只有后续等待公安部门,乃至国安部门的进一步努力,但对于萧建军而言,这事就算结束了。

    只是他心里明白:

    诺西耳生物所从事的事业,现在不仅仅是生物制药、经济领域那么简单,可能涉及国防科技,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关注。

    玛的,这不是什么好事啊!

    如果真是基因病毒实施的谋杀,那么在境内或巴京辖区内就有一个基因实验室,专门收集基因数据资料,进行解密和培育变种病毒。

    它们有更深度的政治、军事、经济目的,动机不详。

    可怕的是,诺西耳生物牵涉其中,这让萧建军心里十分的忐忑不安。

    他想着准备的猜测报告给国安部门,但转眼一想,自己幼稚了,这些也许国安部门早就注意并瞄上了。

    现在自己装傻充愣最好,别自作聪明的节外生枝,该开嘛干嘛去。

    宁小芹本人由其家人领回,她像傻子一样需要有人服侍,诺西耳生物出于人道主义考量,给了她一笔补偿金,这事就算划上句号。

    宁小芹事件,在诺西耳公司、乃至整个开发区产生不小的心灵波动,萧建军要求大家静下心来继续工作,这事封存起来,不准有人再提及。

    接下来,萧建军和他的团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那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别的什么。

    除了刘汉云团队的基因1、2、3号出厂,相继投放临床测试,研究和生产部门,市场部门的注意力都投向跟踪测试结果。

    而证监会这边传来消息说,贝恩美上市敲钟已进入具体日程中…

    正是久渴逢甘露,雪里送炭,萧建军和他的整个团队,太需要这个喜讯了。

    就在萧建军他们焦头烂额,在经历过山车这样场景的时候,程有福和张佳丽他们俩,则忙于第二季的并购扩张事业。

    程有福把天邦制药的投资事业部,设在了香海浦东、国际金融大厦的二十八层。

    投资事业部由钱茂青任总监,直接对张佳丽负责。

    这天,在投资事业部的小会客室里,程有福与张佳丽、钱茂青,以及事业部二位高级投资分析师,一共五人正品着顶级咖啡,轻松交流。

    “兄弟姐妹们,第二季的并购目标,我已经决定是医院,当前国有体制进行改革,国退民进的最佳时期,许多国有企业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社会资本,甚至于被贱卖。”

    “而公立医院是目前仅存的优质国有资产,公立医院这些年国家投了许多钱,现在和今后还要再投,但实际医院很赚钱,无论是药品、医疗器械还是其他诊疗收入,每年都很丰厚,问题在于现在医院的体制,人浮于事,分配不公。”

    “众观国外,都是私立医院为主,名气大、医疗条件好的恰恰都是私立医院,我的目标是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肿瘤专科医院,妇产科或儿童医院等等专科医院。”

    程有福笑哈哈地说道,显得意气风发,他对这方面他调研了很久,对当前的国家政策了如指掌,显得胸有成竹。

    “是呀,像全国二三级城市的许多医院,都处在改革浪潮的温饱线上煎熬,长期依靠政府拨款维护,当地政府不堪重负,都急于将其变卖。”钱茂青附和道。

    “我的手上已经有一家三甲肿瘤医院,二家二甲医院了,你们投资部要尽快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意想的目标医院谈判,我的想法第一批有十家左右。”程有福下达了具体的指标。

    “明白了老板。”二位分析师一面在电脑上做着笔记,一面点头哈腰。

    “投资分析的目光要紧盯大环境局势,以及当前热门行业,前些日子你们提交的,浙省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的尽职调查报告,被董事长给否了,应当说当前生物制药不很成熟。”

    张佳丽的这番补充发言,实际是对投资事业部,前些日子工作重心的一个批评。

    “张总说得很对,生物制药虽说是个新兴科技,国外发展势头很强,但对于原研药物我们必须持谨慎态度,一个投资数亿美元,长达五年,甚至于十年,达成率只有10%的项目,恐怕只有像葛兰素,辉瑞,默沙东等市值数百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才做得到。”

    “我们的身边就有一个例子,就是萧英雄萧建军,他的诺西耳前后投入了四十六个亿,过去三年了,连个泡都没冒一下,产品要做大量的临床测试,而且是甲级大比例测试,这风险相当大啊。”

    程有福补充说道,他像是一名博士生导师在对弟子们做辅导课。

    “哎…听说萧建军的贝恩美要上市了。”钱茂青伸过头来低声说道。

    贝恩美负责南方区的销售副总李明,他的南方大本营就在香海,跟钱茂青来往密切。

    钱茂青是个百搭,他跟着程有福的同时,还保持着跟萧建军,及其他属下的良好关系,左右逢源。

    “哼…他的狗屎运就是好,在诺西耳陷入财经险境之时,贝恩美上市实际是雪中送炭,否则,他下一步就得抛售天邦股票啰。”张佳丽似乎很不服气。

    “都是曾经的同事,但愿他能搞得好,不过待贝恩美上市,我倒想看看他搞上市公司的手段如何?”程有福还是有些酸溜溜。

    “咱们还是闲话少说,重点讨论一下公立医院收购事宜。”张佳丽话峰一转,有意避开萧建军这个冤家,免得坏了气氛。

    “好的,各位领导,下面就有我来做在个筒报。”一名分析师站起来说道,同时,他打开了袖珍投影机。

    “……”

    ……

    话说王兵,最近一年他热衷于全国药品招投标的平台建设。

    经过八年的药品招投标工作,一个获得国药准字批文的药品,想要进入某一座城市销售,谈何容易,要经过一道道的关卡,名符其实的过关斩将。

    首先,药品要在全国基本药物目录中,还要进入全国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该目录每二年增补一次。

    其次,药品还要进入该城市的地方医保目录中,才有参加每年药品招投标的资格。

    再其次,就是每年的药品招投标。

    说起招投标是每个药企最头疼的事,分品类的药品招投标是五花八门,每个品种都有一正数副的纸质投标书,一份电子标书。

    一个药企在一座城池里投一次标,投标资料可以堆积半个屋子,那全国各地若干个城市得需要多少人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