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启年 » 第九十九章 微服出行

第九十九章 微服出行

    时间过得很快。

    似乎在人们不经意间,京城里堆了一冬的雪早已悄然融化成了一股股的水流,渗进了休眠整整一个冬天的土地。

    春天来了。

    北方的土地从来不会辜负大明的农民。在这里或许种不活水稻和桑树,但是地里种的高粱和小麦也足够让大部分孩子不多的家庭混个水饱;

    至于那些家里有六七个孩子的农户,恐怕就得借些钱来才能度过这阵子饥荒。

    虽说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只能吃上能照出人影的米粥和吃着有些粗砺的高粱馍馍,但是好歹能将就着活人嘛!

    农民们从古到今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的。若是年景好了赶上盛世,兴许还能在自家的粗瓷海碗上盖上两片大肥肉。

    当然,这两片大肥肉是一贯的许看不许吃,和自家房梁上挂着的那条每年都要上一次桌的咸鱼一个样子,都是“看菜”!

    不过今年的年景和以往的每一年都是不同的。

    自泰昌皇帝宾天,天启皇帝登基之后,今年加在大明百姓身上的徭役比往常轻了很多,所以家家户户的男人几乎都能去打打短工贴补家用,半年下来好歹也算是给家里攒下了半年的粮食。

    江浙的河工被当地的壮劳力一肩挑了,皇城宫殿的修建也被体恤民生的皇帝停了下来,除了自家老爹的陵墓修建没停;当然,直接把为万历皇帝修皇陵的工匠拉过去就是,也不必再征发徭役。

    所以,当官府的差役到附近的村庄里分发一种怪模怪样的叫做“土豆”的种子之时,各村的族长乡绅也一点儿都不反对。

    在他们眼中,这或许和剿奴捐一样,是天启皇帝的一个新玩意儿。而大明的百姓们十分愿意陪着他们的皇帝做实验。

    虽然太祖成祖两朝已经将孟子的学说删改了不少,但是有些话还是已经深入人心的,这便是微言大义。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句话放在百姓身上亦是可用。

    去年皇庄中收获的几万斤土豆都度过了休眠期。被切成四到六块的土豆块茎像是一场春雨一般被韩爌他们洒在了北京城周围的几个州府。

    百姓们不知道,这些怪模怪样、黄澄澄圆滚滚的东西会给大明带来怎样的改变,但是他们还是把土豆种在了自己的地里,有些已经播种的人家甚至为了土豆去铲除了自家的种苗。

    一方面是朱由校自身在大明百姓心中的号召力已经很强,本朝皇帝无一能出其右,几乎可以与赵宋朝的仁宗相比。

    钱财虽然买不来人心,但是好歹也能换来百姓们的好感。事实上,朱由校今年花在民生上的银子竟有五六百万两之多,足足顶的上招募十四营戚家军新兵的两倍花费;

    另一方面便是这位年轻皇帝给百姓们带来的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名为“希望”的东西。

    百姓们是淳朴的,他们不知道所谓的好皇帝、坏皇帝如何区分。所以有的时候他们看起来甚至会有些愚昧;

    但他们知道是谁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毫无疑问,登基以来不征发徭役反而还给百姓们减轻赋税的朱由校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君主!

    事实上,正是有了土豆的存在使得土地的价值被大大削减,大明才得以摆脱缠绕在自商周以来的所有王朝身上的困境——土地兼并。以至于后世的史官在写到这里之时心中激荡,以至于连饮三坛烈酒而醉倒于桌前,在其初稿上留下了好大的一滩淋漓墨迹。

    而那个姓齐的史官也因此得了个雅号叫做齐醉翁,经他手中所出的那卷被称为《土豆集》的文选一时间竟是购者云集,洛阳纸贵。

    ……

    永定河旁有个左家庄子,这三十年来出了三个进士,因此左家庄子的族长也在考虑着要不要将左家庄子的名号改一改,改成“三左庄”,也叫族里的娃娃们沾沾文曲星君的文气!

    今天左家庄子来了七八个不速之客。为首的一个富家公子模样,穿着一身儿青色短襟的箭袖,腰间挂着一面看似普通的同心玉佩,脚下是京城名家“马家老号”的马靴,一双便要八两银子。

    他身后的那七八条鹰视狼顾的大汉也不是好相与的,各个腰间都是鼓鼓囊囊的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东西。

    也就是他身旁的那个面白无须的青年看起来比较好欺负,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一路上碰到的那些往田里去的百姓不禁对他们侧目而视,纷纷和这几个看起来就不好惹的家伙拉开了距离。

    朱由校正牵着那匹通体紫色全无半点杂毛的“紫电”,见一路上的人都对自己避之不及的样子,不禁摸了摸鼻子。

    再一看身后跟的几个看上去就凶神恶煞的锦衣卫,他不禁有些怨念。

    自己只不过是想微服私访,结果一带上这几个家伙就马上变成了恶少出行!他不禁训斥起了那几个锦衣卫来;

    不过锦衣卫们倒也委屈得紧。自己这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才练出的一身肌肉总不能装到褡裢儿里去!

    一旁的林礼面上若无其事,不过心里早已笑开了花:看来自己这一身平平无奇的装扮还是不错的。

    若是他知道了百姓们将他视作一只弱不禁风的瘦鸡,也不知会作何感想。

    日头还挂在西边的天空上不忍离去。虽然天色已经变成了一片橙红,但田地里的百姓还是操持着手里的活计不愿回家。

    现在多干些,秋天就多收些!

    不过在田里帮忙拔草的孩子们已经挡不住腹中的饥饿,纷纷沿着那条小路往已经有炊烟冉冉升起的村子里跑去。

    朱由校一行人已经在村里转了两圈。见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坐着个看起来颇为精神的老者,他便停下了脚步,将手中的缰绳递给了林礼,站在半人高的胸墙外笑容可掬地说道:“老丈,可否行个方便?”

    那个正抽着水烟袋的老者瞅了朱由校一眼,看他这浑身的装扮也不像个坏人,这才走过来打开了院门。